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傳統和鄉村變成懷舊情緒,變成博物館裡的展覽,也變成瀧找工作的工具。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作者Lili


編輯Catherine

《你的名字》自11月上映以來,不但在日本創造了高票房,更在中國、台灣、香港、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獲得票房冠軍頭銜。截止12月6日,《你的名字》在日本本土票房已達200億日元(約12億人民幣),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的票房收入亞軍。在中國,從12月2日上映以來,僅6天票房就突破3億元,遠遠高於同期上映的其它電影。


除了表現上佳的票房,《你的名字》口碑也好到爆表。豆瓣評分高達8.7,紙媒、微博和朋友圈幾乎「零差評」。在對該片的評論中,屢次出現「美好」、「少男少女邂逅」、「純愛」、「感動」等字眼。


電影中故事發生在來自不同時空的瀧和三葉之間。三葉和妹妹、奶奶一起生活在小鎮的神社裡,瀧則生活在東京。有一天,瀧和三葉發現他們彼此能互換身體,但很快彗星災難毀滅了小鎮。為了拯救小鎮,拯救三葉,瀧通過神社的結繩和口嚼酒重新回到過去,成功救得三葉,並最終在東京街頭與三葉重逢。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圖為《你的名字》官方海報,圖片來源:網路


一、大都市的孤獨:很多的聯結,很少的交流


電影中的男女主人公瀧和三葉,一個來自大都市東京,一個來自鄉下小鎮,他們不斷尋找對方,試圖記住對方的名字,兜兜轉轉卻總是忘記。這種一直在尋找的狀態,描述的正是大都市裡個體的狀態。電影中多次出現瀧和三葉搭乘地鐵的場景,雖然地鐵里人那麼多,那麼擠,但大部分人都只盯著手機那一方小屏幕。在人群里,你的名字是什麼?我們生活在一個空間,但我們都是都市裡的匿名者。


瀧和他父親的關係正是一個例子。在電影中,瀧的父親只有三個鏡頭。第一次,瀧的父親西裝革履地吃早飯,囑咐穿越到瀧身體里的三葉吃飯後,就匆匆趕去上班;第二次他依然一身正裝地在吃飯;第三次,他還是在吃飯,穿著上班用的襯衫,和瀧坐著看電視直播彗星墜落。瀧和他的父親在整個電影里幾乎沒有任何交流,他父親總是身著正裝,一副馬上要去上班或剛下班回家的樣子。同樣瀧除了在學校和朋友吃便當,在咖啡館喝咖啡,在義大利餐廳打工,或偶爾出去約會一次,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家中。而即使在家裡,他也不過是呆在自己的房間。


手機成了電影中創造聯結和彌補時空距離的重要媒介。瀧和三葉雖然一個在東京,一個在鄉下小鎮,但兩人同樣使用代表高科技的iphone手機。當三葉穿越到瀧的身體,在東京生活時,手機告訴三葉所有關於瀧的生活的信息。手機的鬧鈴提醒三葉起床;通過手機里的地圖軟體,三葉順利到達瀧的學校;瀧的朋友司通過Line發訊息,提醒瀧上課;手機提醒在瀧身體里的三葉打工的時間;三葉通過手機軟體Diary里瀧記錄的所有日記,了解瀧在東京的生活。不僅如此,手機很快也成了瀧和三葉的交換信息的通道。在身體交換的時候,他們互相在日記里記錄兩地生活的日常,讓對方了解當天發生的事。比如三葉的日記,讓瀧了解和奧寺前輩約會的時間地點,三葉甚至為瀧的約會,在手機里準備了網路上提供的約會技巧。

手機把原本有時間和空間距離的瀧和三葉連接在一起,讓他們互相了解兩地生活。通過手機,他們一直「在線」,但他們還是無法交流。因為這個聯結創造的是一部iphone和另一部iphone的共享,而不是瀧和三葉之間的交流。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圖為電影截圖,男主正在使用手機,圖片來源:網路

由於手機無法彌補時空距離,無法帶來交流,導演選擇使用結繩聯結瀧和三葉,讓瀧和三葉在東京街頭再次相遇,給他們一波三折的愛情一個happy ending。也許是二人前面兜兜轉轉太多,最後的相遇讓觀眾感動並找到安慰。這樣的結局雖然賺了不少觀眾的眼淚,但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在電影最後,當瀧和三葉在東京一個樓梯相遇時,他們早已不是當初那兩個17歲高中生的模樣,他們都已各自長大成人。瀧正掙扎著在東京面試找工作,他穿著一身西裝,手提公文包,包里是他畫的被彗星砸毀的三葉的家鄉系守町。小鎮成了瀧筆下的風景畫,而這些原本是用來尋找三葉、拯救三葉的風景,現在變成找工作的工具。對三葉,我們則一無所知。再次與瀧相遇時,三葉已褪去學生制服,一副成熟打扮。系守町消失了,她「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東京街頭。


就像瀧和他爸爸,三葉和她的家庭一樣,二人相遇之後的生活是顯而易見的:瀧和三葉相遇後,決定結婚生子。瀧,像他的爸爸一樣,每天西裝革履,手提公文包,忙著工作;三葉則如她的奶奶一般,每天待在家裡結繩、做飯。在這樣以父權為主的家庭生活里,他們的相遇只是為了相遇而相遇。瀧現在只記得尋找工作,尋找的地方成為他筆下找工作的工具,尋找他也不知道的誰。甚至,瀧自己也忘記了他在尋找什麼,他在橋上等待奧寺時說,「我一直在尋找某個人、某個地方,還是說我只是在找工作,我自己也不清楚。」為了彌補這種迷失,導演給他一個成熟的三葉,讓瀧在工作壓力之外,得到安慰。


這樣的相遇有何美好、有何感動可言?《你的名字》試圖通過愛情來解決問題,但電影中的愛情保守又矛盾。由於手機和結繩都無法安慰我們,導演就創造愛情,試圖通過愛情超越城市生活的苦悶。但矛盾的是電影里描述的愛情之後是家庭,在這裡男女主角又面臨著再次陷入無交流生活的窘境。


不管你的名字是什麼,反正這部電影告訴你,你的名字不是愛情,而是複製以父親為主的家庭。


二、唯一的現代都市,被發明的傳統鄉村


《你的名字》的一大賣點是對鄉村小鎮傳統生活的懷念,但矛盾的是這個傳統只有形式而無內容。這一點三葉的奶奶說得非常清楚。奶奶在結繩時,告訴一旁的三葉及其妹妹四葉神社的故事。奶奶說,200多年前一場大火(隱喻日本現代化即將到來),即「繭五郎之大火」,燒毀了村子,神社和古籍也全都被燒毀。結果,「我們祭典的內涵也無從得知了,流傳下來的只有形式。但即使文字消失了,傳統不能消失。這就是我們宮水神社的重要使命。」 因而,可以說這是個沒有內容的傳統。


既然無內容,那奶奶在片中最大的作用就是傳遞代表傳統的形式。結繩和口嚼酒是片中最重要的兩個形式。為了彌補沒有過去的尷尬,結繩變成連接過去與現在的媒介。結繩在片中是時間流動的體現,它扭曲,纏繞,還原,斷裂,又再次聯結。它不僅接續神社的過去與現在,也把東京的瀧和小鎮的三葉連在一起。當瀧試圖拯救已經死去的三葉時,他通過手中的結繩,將三葉所代表的過去與他所代表的現代聯結起來。結繩從彗星墜落那一刻開始,一路回溯到在神社裡三葉與母親的臍帶。這樣,過去和現在也就成功串連成一條完整的線。


但通過口嚼酒這一儀式我們馬上意識到,傳統或過去並不存在。口嚼酒本是用來獻給神的,片中由三葉和四葉兩姐妹製作。她們身著傳統服飾,鄭重其事地在祭典上咀嚼並吐出口中之物,再存放於酒瓶中,最後獻給神所在之地。雖然有種種儀式,但不管是三葉、四葉,還是小鎮上的年輕人,他們對口嚼酒都沒有認同感。三葉的同學看到她用嘴製作酒,在台下嘲笑她;甚至四葉,也在祭典結束之後,對她的姐姐說,「乾脆多做一些口嚼酒,賣到東京怎麼樣?拍些實拍照,製作流程的視頻,冠上『巫女口嚼酒』的名頭,肯定能大賣。」 面對妹妹的提議,三葉腦海中出現的是艷俗而官能的廣告畫面。作為祭品的酒,變成利用傳統之名,賣給東京的商品。由此可見,不僅傳統沒有任何內容,甚至連傳統形式的意義都已不再跟傳統有關。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圖為電影截圖,女主眼中美好的東京,圖片來源:網路


在電影中,唯一存在的只有現代都市生活。三葉對日常生活的想像都是圍繞都市展開的。最有意思的是三葉和她兩個好朋友的對話。她們一起抱怨無聊的小鎮生活,一個說,「我真是受夠了這個小鎮。又小又擠,好想趕緊畢業去東京。」另一個說, 「我也是,這裡真的是什麼都沒有啊。電車兩小時只有一趟,便利店9點就關門。書店沒有,牙醫也沒有呢。然而小吃店卻有兩家。沒有兼職,沒有人願意嫁過來。」最後三葉爆發了,在結束口嚼酒祭典之後,她對著鄉村夜景大喊,「來世讓我做住在東京的帥哥!」


不僅想像圍繞著都市,就連小鎮的發展方向也與都市一致。三葉的父親原本在神社裡擔任神職,最後選擇離開神社,搞政治,成了小鎮鎮長。他第一次出場時,正身著西裝,拿著喇叭對居民宣傳「發展財政,進行城鎮建設」。三葉父親的鏡頭不多,但他是鎮長,是小鎮最有權力的人,他代表著小鎮的現代化。雖然神社在鎮上佔據最高最顯眼的位置,試圖繼承傳統,但實際上沒有權力也沒有影響力。傳統在這裡是徹頭徹尾的被發明的產物,現代都市才是唯一的存在。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圖為電影截圖,小鎮神社,圖片來源:網路


更有意思的是,在傳統小鎮被彗星砸毀之後,四葉、三葉和三葉的同學自然而然都到東京生活。東京變成所有人所在的地方。高中那段身體交換卻無法交流的日子,最後因長大後的瀧和三葉在東京的會面,升華成美好、完滿的結局,而三年前失去的鄉村不再重要。現在更重要的是東京的生活和工作。傳統和鄉村變成懷舊情緒,變成博物館裡的展覽,也變成瀧找工作的工具。


導演設定了現代/傳統和大城市/鄉村的雙重二元對立,但這樣的對立是單薄的。一方面三葉和她的朋友抱怨小鎮生活的無聊,嚮往東京生活,但另一方面她和東京的瀧都有一部iphone手機。導演試著通過創造神,利用代表神的結神,重新聯結過去和現代,重新創造連貫的歷史。所謂生活在傳統之中的人的想像都是圍繞著大都市,他們不喜歡在傳統的小鎮生活,甚至代表傳統的儀式都已沒有任何意義。傳統只存在於東京的想像中,是被都市所繪畫和展覽的懷舊風景。


你的名字是什麼?你的名字是東京,而不是傳統鄉村。


三、身體互換,換不了俗套的男女性別敘述


除了前面談的創造現代/傳統、都市/鄉村、神聖/世俗的對立,這部電影還著重表現了男女對立。電影中的「身體互換」曾經是非常有趣和大膽的設定,通過互換,挑戰了男人是男人,女人是女人的二元對立。身體互換讓我們意識到,男人有女性的一面,女人也有男性的一面。但非常不幸,新海誠又再次將這個設定淪為對保守的讚歌。


電影中瀧和三葉的父親自覺地代表了現代/都市,而三葉、奶奶和四葉代表著傳統/鄉村。三葉家中的三個女性看似住得高,卻沒有力量。力量和權力在代表現代和都市的男性手中。最明顯的例子是拯救系守町的力量來源。三葉永遠是被拯救的那個,為了拯救系守町,她不得不依賴她的父親,或者依賴瀧。


當瀧發現三葉在三年前已經死去之後,他依靠自己畫的風景,找到系守町,並憑藉結神和口嚼酒回到三年前的三葉的身體里,召集三葉的朋友敕使和早耶香,策劃拯救系守町大計。當他發現不得不通過三葉父親來實施拯救大計時,他重新回到神的地方。在黃昏時分,與在瀧身體里的三葉互換靈魂,這樣瀧變成了瀧,三葉變成三葉。他們互相在彼此手上寫下對方的名字,約定不忘記對方。瀧在三葉手上寫下了他的名字,而當三葉試圖在瀧手上寫下她的名字時,筆掉在地上。三葉,正如她所代表的傳統,永遠只能匿名,要麼不存在,要麼只存在於他的筆下。三葉握著寫著瀧名字的手,一路奔跑,想要說服作為鎮長的父親。筋疲力盡摔倒在地時,是看到手中瀧寫得「我喜歡你」(反過來讀是瀧的名字),才重新找到力量繼續奔跑,而不是依靠她自己的動力。而她奔跑的目的又是為了尋求更高權力的幫助,即父親的幫助。雖然作為傳統神社力量代表的奶奶也在場,但是是通過父親手中的權力和力量才得以拯救鎮上的居民。當系守町居民大部分得救後,電影最後一部分鏡頭裡出現的報道全是稱讚三葉的父親,對三葉的努力絕口不提。


不僅權力關係不對等,導演雖然讓瀧和三葉身體互換,卻換不了對男女性別的刻板敘述。三葉在瀧的身體里生活時,她的唯一作用是亂花錢和發揮「女子力」。她通過線,給奧寺前輩縫補衣服,博得奧寺的好感,並得意地在日記里說這就是「女子力」。而瀧在三葉身體里時,他發揮的作用是反抗。三葉在鄉村生活時常被父親訓斥,被同學嘲笑。比如,電影里三葉和父親第一次相遇時,父親呵斥三葉走路姿勢不好。但三葉從來不敢回嘴或反抗,總是默默地走開。而當瀧在三葉身體里遭遇同學嘲笑時,他一言不合就踢翻桌子。當瀧以三葉的身體,與三葉父親見面,想要三葉父親幫忙拯救居民時,三葉父親不僅讓瀧閉嘴,甚至認為他「腦子出問題」,要讓人開車把三葉送去醫院。要是三葉,她絕對不敢反抗。但因為此時三葉身體里是瀧,他便能毫不猶豫衝上去,抓住三葉父親的領帶,質問三葉父親「你當我是白痴嗎?」而當意識到自己超越了作為女性的行為規範時,三葉身體里的瀧慢慢鬆開手。由於三葉從不反抗自己的父親,所以當「三葉」反抗時,父親認不出他的女兒,因此反問,「你是誰?」

你的名字:結繩連不起城鄉,三葉到了東京又如何?



圖為電影截圖,踢翻桌子的「三葉」,圖片來源:網路


你是誰?三葉的父親提醒三葉,你是女人,你不敢也不能反抗你的父親。你的名字是什麼?你的名字是由虛擬世界聯結創造的。你的名字是什麼?你的名字是現代都市,傳統鄉村則是都市的發明。你的名字是什麼?你的名字是女人,你要嫁到東京;你的名字是男人,你要找兼職、找工作。


不得不問,為什麼只有在這麼保守的敘述中才我們才能找到安慰?為什麼這樣一鍋純情爛雞湯會給我們感動?


土逗



為熱點事件注入冷靜思考,


向思想先哲擷取智慧精華,


關注新書、新文化、新趨勢……


土逗思期待與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破土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以「交換樣式」看世界歷史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破土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羈絆的結繩,是你的名字
村民用草結繩,竟然搭建一座橫跨峽谷的橋,你敢走嗎!
記住你的名字全靠這條結繩
黃帝時代的歷史傳說:螺祖始蠶發明絲綢、倉頡造字結束結繩記事!
村民用草結繩,搭建一座橫跨峽谷的橋
在紙杯上挖出幾道凹槽,重現動漫中改變命運的結繩
預定量暴增 《你的名字。》結繩周邊發貨延期
妹子用結繩纏繞在頭髮上,走在街上吸引無數宅男視線
日本推出《你的名字。》手編結繩 售價很可觀
燧人氏:鑽木取火開創華夏文明,發明結繩記事,為百獸命名
山民結繩為記號搶黑豬肉 有的拉豬尾巴
靠結繩記事編織一直活到今天太平洋原始航海圖
【安全知識】八字結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