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每個人


都具有創造的潛能

再小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


讓世界看見你


無限可能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創作者:古綉齋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以下為圖文


手藝門 &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

第一批入駐作品線上展


古綉齋,針尖上的舞者


蘇綉,作為中華民族傳統工藝,屬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古綉齋創始人王勤,一位傳奇的姑蘇女子,她痴迷各種民間工藝,尤其是蘇州的手工刺繡。拜訪各地藝術名家及蘇綉工藝大師,懷著對蘇綉藝術的敬畏之心,王勤籌建了古綉齋藝術工作室。


蘇綉藝術要有創造力,更要有耐心。想要成就這門藝術,刺繡藝人的心必須是安靜的,每一位真正優秀的綉娘,只要坐到綉綳前,便會習慣性的禁語,專註於一針一線之間,以最純粹的心,盡善盡美地完成作品。

當然除了心態,綉娘的技藝也是極為重要的,蘇綉精湛技藝的磨練沒有捷徑,需長時間的實踐積累練就。用蘇綉這種「以針為筆,走線為墨」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古畫,首要的是尊重原作,卻不是照搬原作,必須對原作品進行再創作。綉娘需在生活中觀察花鳥、動植物的姿態,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心有所悟,再將之蘊含於針腳,綉品便會多一絲靈動氣息,多一份文人韻味。


蘇綉是手工的,更是心靈的。蘇綉藝術者可以說是「針尖上的舞者」,將對每一針的理解與感悟自如地表達,這才是作品的靈魂所在,與觀者心靈相同。蘇綉藝術的探尋永無止境,古綉齋秉承傳統的精妙,在傳承與發展的路上殫精竭慮,且思且行。願這門古老的東方藝術得以更久遠的傳播,願更多的人們成為美的發現與追隨者。


膚如凝脂眉若遠黛」婷婷裊裊,美目盼兮,如何體現嬌柔的膚色體態以及內在的精神意蘊?


古人山水畫講究水墨,突出空靈的意境,如何用絲線來表現流水、雲煙、霧氣這類清淡、流動的景物?

作品名稱:《猴侍水星神圖》


作品類別:手工刺繡


作品尺寸:62 cm *32 cm


創作人:古綉齋藝術工作室


創作時間:2014年


創作地點:中國蘇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簡介


宋 張思恭,原作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水星即辰星,中國古代所尊崇的五行星之一。按照中國陰陽觀念,水與智為一類,同屬陰柔範疇,水星的形象多以女性身份加以表徵,作手執文筆欲書寫狀,頭戴猴形冠,以象徵水星。畫中這位體態豐滿、倚於榻上的美婦人,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星神。她右手執筆,左手握紙,正在凝神沉思。而在她身旁,一隻小猴子雙手高舉石硯,等待著婦人著墨。婦人神態淡定,小猴則機靈可愛,流露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神韻。


此件作品人物衣紋飄舉,運筆勁捷有力,富有極強的質量感,線條疏密聚散,節奏分明,具有韻律感。水星神人物採用細綉手法,有許多地方皆精意為之,比如衣袍下垂部分以及右膝下部分,由於是坐姿,作品以針代筆,多以短小而有力的短線條表現,變化豐富、繁密,和衣袖的長線披拂,形成有力的呼應。衣紋線條的密集,與作品臉部、頭髮及頭部裝飾等的疏筆表現手法相區分,使作品顯得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右下角綜色小猴,採用亂針綉法綉制,用線亦極輕細,細毛隨勢絲出,突出虛靈飄忽與調皮可愛,綉法與水星衣紋線綉法截然不同。整幅作品上下呼應,連貫一氣,造型準確,線條流暢自如,有意動韻飛之感。


局部欣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名稱:《吹簫仕女圖》


作品類別:手工刺繡


作品尺寸:38cm*60 cm


創作人:古綉齋藝術工作室


創作時間:2010年


創作地點:中國蘇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簡介


明代 唐寅原作現藏於南京博物院藏。


畫中女子美麗端莊雍容華貴,在全神貫注吹簫,但眉間微帶哀愁,似乎獨自一人,無助地在空曠中用簫聲傳達出她內心的哀怨。仕女精緻的面龐、絢麗的衣裝、以及佇立吹簫的形態,使作品本身具有精妙的獨立價值。


仕女的衣紋綉法突出吳道子的蘭葉描特點,一波三折,翻轉飄逸充滿內在的韻律。在仕女面部開相上,豐額細眉,眼小如線,髮絲的綉制烘染,都是一絲不苟,人物畫中將粗筆的寫意與工筆的鉤染相結合,在此幅絲綉藝術品中得到很好的呈現。仕女衣飾的精細富麗,與眼中流露的憂鬱形成強烈的反差,引發觀者遐思。


局部欣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名稱:《維摩演教圖 》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名稱:《臘梅山禽圖》


作品類別:手工刺繡


作品尺寸:82.8 cm*52.8 cm


創作人:古綉齋藝術工作室


創作時間:2008年


創作地點:中國蘇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簡介


宋 趙佶 原作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作品主體是一株臘梅枝幹略彎而勁挺往上,枝頭幾點黃梅開放,似有陣陣清香襲來。臘梅枝頭上的一對山雀(白頭翁)相互依偎向著左側,將觀者視線引向畫面之外。作品工藝細緻工整,富有生活情趣。臘梅枝幹以勁細黑絲線條勾勒,再淺色絲線渲染綉制;山雀、萱草均以淺絲綉制。花靚妝淡景,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左下有畫家以瘦金書的題詩一首:「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


作品無法表現 「鳥語」的聲音與內容,作品用「矜逸態」的詩句,將白頭翁自鳴得意的神態描繪出來,而下一句的「弄」字,則在臘梅綻放,粉蕊吐露的姿態裡帶來了「花香」。「白頭翁」在中國古語里有「白頭同所歸」,意指朋友、愛人間情誼堅貞,白頭不渝。借臘梅、白頭鳥、山花、蜜蜂等動植物來描寫情感和生命的關係,作品內心充滿了希望、理想、愛情與富貴,一種寧靜安閑的理想世界,在不經意間浮現在筆意之中。東方的絲綉藝術,再次在經典名畫的表達中展現光彩,真乃「絲鎖東風春枝斜,意落彈指針飛花」。


局部欣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名稱:《孟蜀宮妓圖》


作品類別:手工刺繡


作品尺寸:124.7cm*63.6cm


創作人:古綉齋藝術工作室


創作時間:2008年


創作地點:中國蘇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作品簡介


明代 唐寅 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孟蜀宮伎圖》取材於五代後蜀孟永的宮廷生活。畫中四個盛裝的宮伎,頭戴金銀荊釵、鮮花冠子,身穿華麗的長褂、修裙。她們正在忙碌著:一個在照鏡子,查看自己的打扮是否合適;一個手裡托著脂粉盤,由另一個替她檢點、修整;還有一個則在作指導似地比劃著。一個個是那樣認真,一絲不苟。圖中衣紋用鐵線描法綉出,細勁流暢,設色妍麗。畫中宮妓,穿著的顏色強烈對比,顏色亦濃、淡、冷、暖互相呼應或映襯,變化十分巧妙。仕女的臉部,柳眼櫻唇,下巴尖俏,仕女臉部、手部皮膚的處理,都逐層鋪底,層層細化的方法絲出,使肌膚質感潤潔細膩,突出後宮粉黛的秀麗嬌柔。


在表現這些盛裝宮伎時,我們全部採用細綉手法。線條細勁、流動,猶如春蠶吐絲。畫中幾個人物的服飾,色彩有濃重的,也有清淡的,變化十分豐富。,或呼應,或陪襯。宮伎的美艷秀麗,僅為討得君王歡顏,難免讓人惋惜同情,這也是作品所體現的主題視覺。


局部欣賞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在這裡看見好手藝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針尖上的舞者,蘇綉里的中國傳世名畫(一)



手藝門在致力於中國手工藝的傳承與產業化探索的同時


正積極努力的把中國傳統手工藝向世界傳播


https://www.google.com/culturalinstitute/beta/partner/soyim


手藝門掌門人私人微信


- END -


手藝門


google谷歌文化學院中國合作夥伴


2017雞年春節新年禮包帶「好」回家


妙手回春枱曆+對聯+門神+卡通紅包+十三姨紅包


點這兒,來手藝門造物館逛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藝門 的精彩文章:

把「雨水管」設計成這樣真是風騷!
迷戀棉麻的氣質
燃一爐沉香屑,絮叨下沉香的往事
10年前,這位女藝術家縫製布偶,為兒子創造了一個童話王國
油紙傘,訴說最美的情懷

TAG:手藝門 |

您可能感興趣

四大名綉,針尖上的中國風!
針尖上的中國風——中國四大名綉
刺繡 | 針尖上的中國風
刺繡-針尖上的中國風
針尖上的中國風,大寫的服!
刺繡,針尖上的中國風,令人驚嘆的美!
她在瑞士,演繹針尖上的中國
針尖上的國粹
刺繡,針尖上的中國風,美到窒息!
針尖上的中國風,美到窒息!
《創意@刺繡》針尖上的中國風,怎一個美字了得?
針尖上的中醫,健康中國行
針尖上的藝術
針尖上的中國風,怎一個美字了得?
盛開在針尖上的錦繡華年
針尖上的傳承:洛陽李氏中醫針灸傳承人李國旗
針尖上的致富產業:「綉娘」經濟
針尖上的蜂蜜
「針尖上的中醫 健康中國行」全國義診正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