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唐辛子:校園欺凌,在日本最終也得靠孩子自己解決 | 大家

唐辛子:校園欺凌,在日本最終也得靠孩子自己解決 | 大家

摘要欺凌與被欺凌,是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這當中並不存在任何正義,也毫無真理可言。但它可以幫助孩子收穫寶貴的人生經驗。漫畫大師手塚治虫的故事值得與大家分享。



作者:唐辛子(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早起看微信,發生在北京中關村二小的欺凌事件,幾乎刷爆了我的朋友圈。這所學校一位剛滿十歲的四年級同學,在廁所如廁時,被兩名同學堵住廁所門,並被其中一名同學扔廁紙筐。「正砸在兒子的頭上,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了他一臉一身。那兩個男生見狀,哈哈哈一陣嘲笑跑走了,全程不到一分鐘。」被欺負同學的母親在網路撰文寫道。這位母親曾經寄希望於學校,希望學校處罰欺負人的兩位同學,校方最開始表示要認真對待此事,但最後這位母親得到的回復卻是「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這只是一個過分的玩笑嗎?我不清楚國內的學校是如何定義「欺凌」二字的。但日本文部省對「欺凌」二字的定義十分明確:「所謂欺凌,就是當事兒童在讀期間,與其有一定人際關係的其他兒童的言行舉止,帶給當事兒童心理上或是物理上的影響,並令當事兒童感覺到身心痛苦。」



唐辛子:校園欺凌,在日本最終也得靠孩子自己解決 | 大家



換言之,這件事如果發生在日本,顯而易見就是一起欺凌事件,而絕非什麼「過分的玩笑」。只要當事兒童感覺到了身心痛苦,無論程度大小如何,都可以視為欺凌。也因此日本的校園欺凌事件近年來顯得越來越多。因為無論是家庭還是校園,這個社會令人感覺身心痛苦的事,實在太多了。儘管日本政府為了預防校園欺凌,制定了例如「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等在內的各種制度與對策,包括充實兒童的道德教育、早期發現對策措施、設置校園心理諮詢……,等等。但這一切並無法根絕校園欺凌事件發生。

因為在欺凌這件事上,無論多麼好的社會環境,也無論多麼細緻詳盡的法規對策,都只能起到緩解作用。真正要從根本上消除欺凌與被欺凌的問題,還在於當事兒童本人。可以說,欺凌與被欺凌,是所有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這當中並不存在任何正義,也毫無真理可言。它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灰色地帶。這片灰色地帶,既可以拿來扼殺——像帶毒的霧霾一樣扼殺孩子的身心健康。但也可以拿來利用——利用它幫助孩子收穫寶貴的人生經驗,令他們懂得離開家和父母之後,如何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相處。這樣的人生經驗,將為他們在未來成長為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大人打下紮實的基礎。


例如日本的漫畫家手塚治虫,就是這樣一個在欺凌中成長起來的人。如果我說手塚治虫能成為日本戰後最具影響力的漫畫之神,與他童年時遭受欺凌有關,也許會令許多人大吃一驚。但事實的確如此。



唐辛子:校園欺凌,在日本最終也得靠孩子自己解決 | 大家


青年手塚治虫自畫像


小學時代的手塚治虫非常瘦小,頭髮有些天然卷,看起來亂鬨哄的,加上視力不好,從小就戴眼鏡——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帶眼鏡的孩子還非常少,大家對戴眼鏡的手塚治虫特別好奇,湊過來問「戴上眼鏡能看多遠?」手塚治虫自己其實也不是特別清楚,就胡亂回答說「只能看六十米遠。」於是大家一陣鬨笑,當即給手塚治虫取了個小名叫「六十米遠的眼鏡」,並且還特意編了個順口溜取笑他:


「亂鬨哄的腦袋甩一甩


今天又戴眼鏡上學來啦


看見啦看見啦看見啦


看見六十米遠的眼鏡啦」

每天早晨都有一夥同學故意等在學校門口等著手塚治虫現身,只要他的身影一出現在學校門口,就馬上起鬨唱這首順口溜。下課回家,這一伙人也會故意尾隨手塚治虫,等著和他乘坐同一節電車車廂,嘲笑他的「六十米遠的眼鏡」。甚至還曾被十多名同學圍堵,扒光衣服,被逼著玩「解剖遊戲」。學生時代的手塚治虫因此老是被同學們惹哭。在手塚治虫的回憶錄《我的漫畫人生》里,曾這樣寫到:


「每次回到家,等待著我的母親就會問:『今天在學校又被惹哭了多少次啊?』


於是我就扳著手指頭數:『一次二次三次……一共哭了八次』」。


而每次母親都簡短地回答我說:『要忍耐。』」。

「這就是我的日常。」回憶起童年,手塚治虫這樣寫道。


好在手塚治虫有一位特別要好的親友「石原君」——石原君是手塚治虫小學時代的同班同學,鐘錶店老闆的兒子,住在一座莊園式的大宅子里,離學校非常近。每次手冢一遇到堵在放學路上想欺負自己的同學,就飛快地逃到石原家的大宅子里去。手塚治虫為此因禍得福,石原君家裡像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庫,收藏了不少圖書。童年時代的手塚治虫在石原君家看了大量科學圖鑑。因為結識了石原君這樣的好朋友,手塚治虫除漫畫之外,還開始對天文學充滿了興趣,並熱衷於研究各種昆蟲——「手塚治虫」這個筆名,就是因為這樣的緣由而誕生的。


老是被人欺負的手塚治虫下決心要採取措施,來改變自己的處境。手塚治虫缺乏運動神經,論體力顯然不是那群頑皮孩子的對手,而至於會做數學題、成績比別人好之類,手塚治虫認為這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最好的辦法,是能會一樣別人不會、而只有自己特別拿手的絕活,那才能夠讓人心服口服、刮目相看。那樣的話,說不定就再也不會受人欺負了吧?


手塚治虫想來想去,覺得自己最拿得出手的「絕活」,就是畫漫畫——因為他不僅可以將看過的漫畫連著台詞一起,憑記憶毫無差錯地畫出來,還開始模仿著自己編漫畫故事了。手塚治虫本身就喜歡畫畫,加上決定要給欺負自己的同學一點「顏色」看看,因此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漫畫練習得非常努力,父母親買回家的漫畫書,他幾乎都臨摹了一遍。升學到五年級的時候,手塚治虫已經有了厚厚一本自己動手繪製的漫畫冊了。


這本自製的手繪漫畫冊,果然改變了手塚治虫老受欺凌的人生困境——漫畫冊在同學們之間互相傳閱,班級里的同學都對他刮目相看,連以前欺負他的那些同學們,果然也對他友好起來,不僅不在嘲笑他了,甚至還主動來跟他打招呼,撓著頭特別不好意思地問:「手冢君,什麼時候去你家看漫畫啊?」


手塚治虫用漫畫征服了欺凌他的同學。並在成年之後,用漫畫征服了整個日本。



唐辛子:校園欺凌,在日本最終也得靠孩子自己解決 | 大家


成為大師的手塚治虫



孩子受到欺凌時,該怎麼辦呢?


忍耐,肯定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以暴制暴,恐怕也並非最佳良策。因為對於孩子的精神健康和自信心培養並無幫助,且很可能培養出一名暴力愛好者——既然可以依賴暴力解決問題,就無須思想,也不必文明。


倒是像手塚治虫這樣的對應方式,我以為十分值得參考借鑒。


因為,基本上小時候在學校受欺凌的孩子,都相對力氣小、身體瘦弱。但通常這類孩子,一般也會具備其他方面的特長或潛質。避重就輕,依據孩子的潛質順勢而為,讓孩子擁有一項其他同齡孩子所不具備的特長與能力,可以令孩子在班級里獲得其他同學的敬意與關注,幫助孩子獲得友誼。只有當孩子在收穫到同齡夥伴的友情時,才會真正的開始強大——因為這意味著在父母視線無法所及的另一次元空間,孩子靠自己的能力獲得了一片天地。意味著孩子學會如何掙脫父母愛的庇護,靠自己的能力,開始獨立飛翔。這樣的孩子,沒有人敢再欺負他。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結語騰訊《大家》是一個互聯網原創專欄平台,致力於為讀者提供最有價值的內容和觀點。《大家》微信號:ipress,歡迎搜索收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野島剛:這部電影被1500多萬日本人熱追,原因只有一個
一個有三套房的人,還有資格呼籲公眾捐款嗎? | 大家
人生下半場該怎麼活,也輪到中國人考慮了
對私立教育進行簡單粗暴的限制,或許是一種倒退
閆紅:拿下潘金蓮的王婆,是黑道中的草根

TAG:騰訊《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唐辛子:校園欺凌,在日本最終也得靠孩子自己解決
梔子花葉子發黃的原因都在這裡了,不求人,自己也能解決
孩子肚痛?在家就能解決……
我們一輩子解決不了:世界是你的,還是你是世界的
君子蘭夾箭,不開花都是小事,1招解決,最怕就是君子蘭得這個病
古代軍隊里的士兵晚上想自家娘子了怎麼辦?原來他們都是這麼解決的,你肯定想不到
孩子在學校被打,媽媽採用這種解決方法,此後孩子再沒被欺負過
男人出差在外不在家,老婆用茄子解決了今晚的大事兒
你認為孩子做錯事,最大的責任在誰?聰明的家長都這樣解決?
君子蘭葉子長得歪歪的,朋友們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老人帶孩子的弊端,隔輩親,是可以解決的!
癌症家屬應該懂:治病不光是靠錢能解決,更多還要靠腦子
兩個熊孩子打架,日本父母是這麼解決的
這個國家兔子成災,不得已最後用戰鬥機來解決!
囚禁多年的男子在獄中經歷了什麼?老婆都不需要了偏要自己解決?
吃完美食肚子不舒服怎麼辦?這家日本拉麵店有解決問題的終極廁所
女兒在幼兒園被小朋友從鞦韆上推下來,聰明媽媽這麼做,教會女兒自己解決問題
一個杯子解決了孩子不愛喝水的毛病,它是怎麼做到的?
朋友送來一隻殺手解決家裡的鼠患問題,但大家都認為它是來賣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