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孕媽補充DHA需適量 補過了危害太大

孕媽補充DHA需適量 補過了危害太大

在這個全民皆補的時代,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很多准媽媽就開始補充各種營養了,這其中就少不了近年來大熱的DHA,尤其是許多想要二胎的女性,更是提前為將要到來的新寶寶而大補特補。然而,在經歷過「全民補鈣」、「全民補腎」之類的「瞎補」風潮後, DHA真的是孕婦必需品嗎?孕婦和寶寶應該怎樣補充DHA才更科學合理?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記者採訪時建議,我國已經專門推出了一部《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DHA的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跟著「共識」走,母嬰才最安全。


DHA對孕婦和嬰幼兒不可或缺,完全可以「媽媽吃寶寶補」

DHA學名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種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DHA是大腦皮質、中樞神經系統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其在體內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腦細胞的增殖、神經傳導、突觸的生長和發育,對於人體來說不可缺少。


李海鷹介紹,如果孕婦在懷孕時缺乏DHA,將影響胎兒腦細胞成長和視網膜發育,可能會導致反應遲鈍,產生弱智、弱視、失明;胎兒無法正常進行自身中樞系統控制的代謝,可能引起畸形、胎死腹中,導致早產、流產等;會影響胎兒大腦及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


李海鷹指出,如果嬰幼兒在成長階段缺乏DHA,會導致嬰幼兒和視網膜發育過程遲緩或受阻,造成智力低下,視力障礙;兒童的學習能力下降,同時患神經系統疾病的概率也較高。多項研究顯示,從孕中晚期到寶寶2歲期間,寶寶腦組織里的DHA濃度呈線性增加,而這也是寶寶「長腦子」的關鍵期,中樞神經快速發育,這都提示DHA對神經功能發育有重要意義。此外,DHA與寶寶的視覺發育、免疫功能、睡眠也都有聯繫,所以在「共識」里也提到,對於孕期和哺乳期婦女而言,DHA亦可視為條件「必需脂肪酸」,適當補充是有益處的。


南京兒童醫院的兒童營養專家劉長偉則提醒,雖然在人體內DHA可通過亞麻酸合成,但轉化率很低,因此人體所需DHA主要還是通過膳食攝取;而在日常飲食中DHA 的來源並不難得,其主要來源為富脂魚類和蛋黃,還包括母乳、海藻等。

有研究顯示,孕期適當補充DHA可延長胎齡,降低早期早產風險,並適度促進胎兒生長。另外,還有學者分析了海產品攝入量、母乳DHA含量與產後抑鬱的相關性,發現海產品攝入量不足、母乳DHA水平偏低,可能是媽媽發生產後抑鬱的危險因素之一。


那麼,該如何給寶寶補充DHA 呢?李海鷹建議,許多家長首先會想到各種各樣的嬰幼兒產品,其實不然。DHA的補充完全可以實現「媽媽吃,寶寶補」,母乳就是嬰兒DHA營養的最主要來源,而只要媽媽攝入足夠,那麼母乳餵養的足月寶寶根本不需要另外補充DHA。


DHA還應盡量「食補」,過多服用DHA補充劑或有害


美國醫學研究所推薦,各人群DHA每日適宜攝入量分別是:4歲~18歲每天90毫克~160毫克,成年人每天160毫克,孕婦每天200毫克。中國營養學會也建議,孕婦和乳母應該保證每日攝入DHA不少於200mg,而小寶寶一般每日DHA攝入量宜達到100mg。


對於孕婦和新媽媽們來說,只要多吃魚,就不難達到這個要求。劉長偉說,「此前國內有調查顯示,母乳中每100g脂肪酸DHA含量按沿海、河湖、內陸地區分別為0.47g、0.41g和0.24g。媽媽們只要每周吃2-3餐魚,且1餐以上為富脂海產魚,另外每天吃一個雞蛋,就能滿足中國營養學會有關DHA的要求了。」

解放軍第117醫院營養科主任尤祥妹介紹,DHA含量高的魚類有鮪魚、沙丁魚、金槍魚、黃花魚、秋刀魚、鱔魚、帶魚、花鯽魚等,每100克海魚中DHA含量可達1000毫克以上。


不過,現在有些媽媽擔心海魚會受到汞、鉛等重金屬或砷等有害物的污染,所以不敢吃海魚,更不敢給寶寶吃。對此,劉長偉認為,有科學家專門做了研究,發現適量進食海魚仍舊是利大於弊,所以推薦孕婦每周可以進食340克左右的海魚,「也可以搭配著淡水魚吃。」


至於6個月以後的寶寶,家長則可以嘗試做一些魚類的輔食。只要寶寶不過敏,就可以做一些魚肉泥、魚肉粥,對寶寶來說就很「補」了。


「DHA雖然很重要,但我們仍然建議要從食物中攝入,過量補充DHA也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李海鷹強調,因為DHA並不穩定,在體內容易氧化,如果過量攝入DHA會在體內氧化為自由基,反而損害人體的健康。所以補充DHA盡量還應「食補」,甚至嬰兒奶粉中的DHA添加也有標準,並不允許過多加入,否則可能適得其反。所以家長也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宣稱「大量添加DHA」的產品。


孕婦和嬰幼兒補充DHA,首選吃海魚和母乳或配方奶

補充DHA有間接獲取和直接獲取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吃魚或魚類脂肪,另一種是吃魚油類產品。究竟哪種方法更好?


尤祥妹介紹,DHA製品目前市場上有兩種:一種是從深海魚油中提取,另一種是從藻類中提取。魚油中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太高,使DHA所佔比例過低,與母乳相差較大,並不十分符合嬰幼兒的要求。相比而言,DHA藻油是從人工培育的海洋微藻中提取,未經食物鏈傳遞,比較純凈、安全;且其DHA濃度遠高於魚油提取物,純度高,穩定性強、不易被氧化,且無臭、無味,特別適合用於胎兒、嬰幼兒。但是,有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傾向者並不適合食用魚油或魚油類產品。


李海鷹則對孕婦和寶寶們如何科學補充DHA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准媽媽如何補充DHA?1.孕中、晚期每周至少進食2-3次魚類(每次100-150克),其中不少於1次的海魚。盡量選擇相對安全的海魚如三文魚、沙丁魚,謹慎選擇含汞風險高的旗魚、馬林魚、金槍魚等;也可進食適量的海藻類(如海帶、紫菜、裙帶菜等)。

2.選擇亞麻籽油、胡麻油、紫蘇籽油作為烹調油或烹調油的一部分(5-10克是適宜的),或者選擇亞麻籽、大麻子、南瓜子(或者混合核桃、黑芝麻粉碎)作為油脂來源的一部分。因為多攝入富含a-亞麻酸的物質,可以增加體內DHA和EPA的數量。


3.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攝入足夠的魚類或藻類,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DHA補充劑。


寶寶如何補充DHA?1.0-6月的寶寶應該堅持純母乳餵養,採取「媽媽吃寶寶補」。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寶寶應選擇含有DHA且能滿足寶寶需要的配方奶。


2.6個月以後的寶寶如果條件允許應繼續母乳,甚至可到2周歲。停止母乳餵養以後可以繼續進食配方奶至3周歲。


3.寶寶7~8 月後,可以試著嘗試添加魚類輔食(魚類可能導致部分寶寶過敏),以後逐步增加進食魚類的量;選擇亞麻籽油或紫蘇籽油作為食用油(5~10克)。但對於魚類過敏的寶寶,要迴避魚類等過早引入。


4.對於停止進食母乳、不進食魚類及對魚類過敏、存在DHA攝入不足的寶寶,需要在兒科醫師指導下合理補充含有DHA的強化食品。


5.早產兒的DHA需求要特別關注,應及時諮詢兒保科醫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貝網 的精彩文章:

細數生完孩子後身體驚人變化 你造嗎?
產後瑜伽好處多 帶新媽媽重塑魔鬼身材
孕媽冬季皮膚需保養 孕期護膚注意三方面
這些女性吃避孕藥等於自殺
剖宮產會增加後代肥胖風險

TAG:親貝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端午粽雖好,食用需適量
哪些含糖食物糖尿病病友可以放心吃,哪些需適量,哪些需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