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他只活了52歲,他的名字是戰爭史上被人提及次數最多的名字之一。他戎馬生涯34載,其中有整整六年在戰場上渡過。他是希特勒的愛將,也是納粹德國最年輕的陸軍元帥。他的赫赫威名一半來自在戰場上的拼殺,另一半則恐怕要歸功於戈培爾的刻意營造。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最後,他別無選擇地服下希特勒命人送來的氰化鉀,先於他的元首抵達地獄。聲名鵲起於希特勒的擢拔,也命喪黃泉於希特勒的毒手,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便是含冤身死的「沙漠之狐」隆美爾。


做為二戰最聲威煊赫的名將,隆美爾這個名字,即使在中國軍人面前提起,也是會馬上令人肅然的,如果這些軍人稍微知道點二戰史的話。比這個名字更為人熟知的,是隆美爾的綽號—「沙漠之狐」。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這般效應究竟是由於此人在北非沙漠中的確創造了戰史奇蹟,還是由於納粹德國強大宣傳機器製造的神話影響?至今估計很難有人掂量得清。由此可知,後世人所面對的任何「歷史」,都可能「早就」被前人的宣傳扭曲過。如此,何以為信史?這一點在對隆美爾的評價上尤甚。


毫無疑問,隆美爾聰敏過人。一個能把背誦枯燥的對數表當成樂事,其熟稔程度幾乎可以跟一流的數學家媲美的人,你不必懷疑他的智商。而一個善於從一次戰鬥中發現88毫米高射炮可以用來平射摧毀馬蒂爾式坦克,並在其後的戰場上把這一發現發揮到極致的人,你也不必懷疑他的戰場創造力。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此外,隆美爾也算得上勇敢過人。他強調戰場指揮官在戰鬥中必須靠前指揮,並身體力行地在每次戰鬥中,都腰板挺直地站在坦克上大聲招呼士兵們跟隨他前進,所到之處,大檐帽上那隻碩大的風鏡,也就成了他獨特的激勵士氣的標誌。

更可稱道的,是他在作戰中確實膽識過人。戰爭之初,德軍的閃電戰橫掃法國。在突破「小馬其諾防線」時,為達成戰鬥的突然性,尚未被人稱為「沙漠之狐」的隆美爾,這時即已顯示出超人的「狐」性。他命令他的裝甲部隊的全體乘員,除駕駛員外,全都坐到坦克上,手搖白旗,狂呼亂叫,從法軍陣地旁呼嘯而過。坐在其中一輛坦克上的,就有隆美爾本人。而目瞪口呆的法軍,居然沒放一槍一炮,就放過了這支如同歡度狂歡節似的奇怪大軍。結果可想而知,法軍自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就這樣被隆美爾拿下了。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至於他率領「非洲軍」僅有的兩個裝甲師和十多萬義大利「熊兵」,在人員、裝備、補給都遠不及英軍的情勢下,從的黎波里到蘇伊士運河,從哈勒法亞隘口到托卜魯克,驅兵數千公里,一路殺將過去,打得英軍潰不成軍,三度換將。從韋維爾,到奧金萊克,最後直到換上蒙哥馬利,才總算遏制住隆美爾看上去不可戰勝的勢頭。



二戰「縱火犯」——隆美爾


當丘吉爾大肆稱讚蒙哥馬利的不世之功時,只有蒙哥馬利心裡明白,他的勝利起碼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奧金萊克雖未能擊敗隆美爾,但他已成功的消耗了隆美爾;二是隆美爾的消耗再沒能像英軍那樣獲得迅速補充。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人可以打勝沒有後勤保障的戰爭,隆美爾也不能。如果他能獲得與蒙哥馬利相似的後勤支援,北非之戰鹿死誰手,就很難定論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吹面不寒楊柳風 的精彩文章:

「黃色方案」進攻西歐——德國出擊
一戰傷疤未好,二戰再次爆發掀起戰爭的緣何是德意日
波蘭——閃電戰的祭品

TAG:吹面不寒楊柳風 |

您可能感興趣

二戰美軍戰無不勝?「二戰縱火犯」教美國大兵「做人」!
二戰最悲慘戰列艦:被前盟友擊沉的義大利「羅馬」號
「沙漠之狐」「二戰縱火犯」 結局最悲慘的德軍元帥
切爾卡瑟鋼鐵合圍戰:二戰德軍最悲壯慘烈的突圍戰!
二戰戰役:美軍慘遭德軍屠殺
「攻克柏林」德國戰敗 二戰勝利的曙光
二戰德軍三大名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誰更強?
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二戰德軍三大名將,誰更強?
二戰阿登戰役:美軍慘遭德軍屠殺
二戰德五大「黑科技」美將其發揚光大
二戰中殘酷的蘇德東線戰場
二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軍 「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
二戰打虎利器,謝爾曼「螢火蟲」中型坦克模型拼裝
二戰德軍最悲壯慘烈的突圍戰:切爾卡瑟戰役 蘇聯元帥下令厚葬敵人
二戰中的美國哈雷摩托車
二戰德國閃擊波蘭 鋼甲無情屠忠骨,馬革裹屍愴英魂
隕落:二戰,隆美爾統帥的德國非洲軍團
二戰中隆美爾和古德里安的這次爭吵,直接葬送了西線德軍的命運
《閃電戰》眾神之錘:二戰德軍「卡爾」超重型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