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圖片來自網路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作者 | SME情報局菊長

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壹讀君偶然翻出一張逼格清奇的識字表:我們高中課本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壹讀君雖然已經離開校園青澀生活多年,但還是能夠哼上兩句。


不過講真,第一次看到元素周期表時,壹讀君還以為這是個生僻字大全表。當初能把裡面的字都念出來,已經可以打敗全國99%的用戶了。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銣鍶釔鋯鈮鉬鍀釕銠鈀銀鎘銦錫銻碲碘氙銫鋇鑭鉿鉭鎢錸鋨銥鉑金汞砣鉛鉍釙砹氡(不服你可以試試)


例如「氙」字,有不少人就不知道它的讀音其實是xiān。連日本人看到了中文版元素周期表也忍不住吐槽繁如天書,其實是他們文盲而已(往下看你就知道壹讀君為什麼會這麼說了)。


把好端端的一個元素周期表搞成那麼多生僻字是鬧哪樣?壹讀君在這裡很有必要告訴你,中文版的元素周期表的翻譯其實是一個精妙的設計,而且這事還跟明太祖朱元璋有很大淵源。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


故事從朱重八這個根正苗紅的農村小青年奪下了政權說起。


芒果頭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在稱帝之後為了彰顯朱家深厚的「文化底蘊」,他親自(壹讀君表示懷疑)寫下了二十多首五言詩,欽定了老朱家未來所有男丁的名字,至少兩三百年不帶重樣。


當然太祖也不是什麼霸道總裁,還是留了點自由發揮的空間,當然也真的只是一點。他規定,朱家子孫名字的第一個字按輩分取,第二個字則要遵循五行相生以「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取。比如說,他聽村口劉半仙算出自己命中帶水,後來他的二十多個兒子雖然沒有按照輩分取名,但名字也全都是帶木字旁的。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四兒子明成祖朱棣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朱元璋這一規矩影響深遠,儘管朱家人只掌控著自己名字中半個字的自由,但他們在太祖逝世後依舊默默遵循著。


可是沒多久問題就來了,字不夠用了!尤其是火字旁和金字旁的,人家就算只能選半個字也要力求個性啊,總不能和自己的遠房親戚一個名字吧。於是他們翻遍了各種舊書古籍,把那些生僻的字全都挖出來了,甚至還造出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字。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女帝武則天是生造字的領軍人物,圖中所指的字為「地」的異體


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永和王 朱慎封丘王 朱同魯陽王 朱同


其子 朱安汞 瑞金王 朱在宣寧王 朱成


懷仁王 朱成沅陵王 朱恩長垣王 朱恩


慶王 朱帥弘農王 朱寘韓王 朱徵


稷山王 朱效內丘王 朱效唐山王 朱詮


新野王 朱彌伊王 朱諟金華王 朱翊


臨安王 朱勤楚王 朱孟永川王 朱悅


唐王 朱瓊伊王 朱顒


是不是覺得很眼熟?這朱家的家譜根本就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啊!沒錯,正是朱家人那種「學校抓得再嚴也要在頭髮深處染上一小撮」的進取精神,才讓這些鬼都不認得的生僻字流傳了下去,為清末的近代化學翻譯工作打下了堅挺的基礎。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你可能覺得這些不足為道,那就有必要講一講中國近代化學翻譯的故事了。


自古以來(並沒有多古),中國對外來專有名詞都遵循以音譯為核心不動搖的方針,直到現在也依舊如此,像是什麼英特納雄耐爾啊,常凱申(錯譯自蔣介石的韋氏拼音Chiang Kai-shek)啊等等。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還說不是你翻譯的?!我看你的眼神就知道是你!


如果按照這種翻譯方式來翻譯學術名詞,那肯定是個災難。若是這樣,那就算是生物書上「安訥斯」、「特斯綈寇」這樣優美的音譯(想知道的同學可以留言猜一猜哦),在你知道它們的真正含義後也會崩潰的,更別說那些矽肺病般冗長的辭彙了。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紐莫諾奧特拉麥克洛...好吧,編不下去了,其實就是矽肺病


這裡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們的老朋友日本。日本在發明的假名的文字書寫方式後,幾乎所有的外來專有名詞都用片假名拼出,雖然說這樣做有很大的靈活性,瞬間就可以吸收大量外來詞語,但是…這跟沒翻譯之前有什麼區別啊!於是,他們的元素周期表是這樣的。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來,跟壹讀君念「鈉鎂鋁硅磷」,日語再來一遍「ナトリウム、マグネシウム、アルミニウム、ケイ素、リン(羅馬音Natoriumu, maguneshiumu, aruminiumu, keiso, Rin)」,不會念的可以去調戲谷歌娘。


現在是不是覺得日本這種翻譯有小學時用漢字標註英語的濃郁學渣氣息?有沒有對我國神級的翻譯倍感欽佩?沒有?沒關係,繼續看。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這時就需要提到東方的另一股神秘力量——雪村。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誒?!怎麼突然開始誇我了


這個雪村不是《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那個,他的原名叫徐壽,號雪村。


徐雪村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他是清末科學家,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他和朱元璋一個套路,小時候家裡窮。但是他天資聰睿,青少年時便研讀經史、諸子百家,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但去考試的時候卻失敗了,經過深刻反思,他發覺應試教育沒什麼用(多麼高的思想覺悟),於是就開始搞搞科學技術,為國為民效勞。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這才是真正的雪村——徐壽


後來,徐雪村和傅蘭雅(英國人,在華翻譯了相當多的西方書籍,此處他主要負責向徐壽口述書中原意)合著的《化學鑒原》一書中,當時他創造性地使用了偏旁部首表元素的狀態,而另一半表首音節讀音的方法,實現了用一個漢字就能指代化學元素的壯舉。


而他所使用的就不少朱元璋的「遺產」,例如鈉、鉀、鈣、鎳等。雖然這些字也不全是在明朝被生造出來的,但的確是明朝的皇族們重新將它挖出來,比方說鉀字,在北宋修訂的《廣韻》中就有記錄,但現在它早已失去了本意,成為了專職的元素名稱。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化學鑒原》目錄中的很多翻譯都沿用至今


但這些字也不能滿足當時的需求,雪村又生造了一些,例如鈣、鎂、釷、鉍等聞所未聞的生字,即便如此仍舊大大降低了科學著作的閱讀門檻,要知道那個年代可是連阿拉伯數字都還沒引進。


包括後來有機化合物統稱也是受了徐雪村這種翻譯法的影響,當然也有朱元璋的功勞,例如烴、烯、炔,以及後來的碳氧化合為羰,氫氧化合為羥。與其說這是國人翻譯史上的神來之筆,不如說是智慧前人的偉大創造,尤其是有機化學的名詞創造,都可以寫成一本小說了。

朱元璋的家譜竟然是小半個元素周期表?



左起,徐建寅(徐壽之子)、華蘅芳、徐壽於江南製造局翻譯處


毫不誇張地說徐壽偉大的翻譯工作啟蒙了那個時代中國的化學,其影響之深遠,從現代有機化學中各類化合物的名稱中也可以窺斑見豹了。


寫到這裡,壹讀君的內心已經洶湧澎湃,嘴裡的那句已經忍不住要蹦出來了!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念完全表大概只要一分零九秒。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和壹讀君勾搭的傳送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個家,一個小小的家
動車在霧霾天會晚點嗎?
如何才能當好一個領導?
要不是天打雷劈地好吃,誰捨得跟熊貓君搶吃的?
2017年,你?的「小目標」是什麼?

TAG:壹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元素周期表錯了?
元素周期表又增4個新元素!名字超拽,你會念嗎?
每一個塑料小人,前世都是折翼的元素周期表
老農逆襲天下,其為子孫取名竟構成一張元素周期表?
內涵段子:你全家包括你都是元素周期表51號元素!
厲害大發了,多虧朱元璋家譜,才有了中國的化學元素周期表!
怎樣愛上元素周期表
皇子皆為五行為名,王室竟可排元素周期表
陪伴我們多年的元素周期表到底是誰發明的?
四個新化學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終於填滿
元素周期表中的惡作劇,竟隱藏了80年!
地磚上的元素藝術:走在元素周期表上是啥感覺?
元素周期表為何有那麼多生僻字?
天文學家創建了新的「元素周期表」,解釋了宇宙一切元素的起源!
人生元素周期表,看完一身冷汗
元素周期表難度又增加了,四個新元素被發現出來
最新元素周期表揭示宇宙生命的起源,我們曾經都是恆星的一部分!
同學,你的元素周期表該更新啦
人人都背過的「元素周期表」中,竟然還有這樣的惡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