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本來大家最關心是韓國總統朴槿惠的彈劾案,但是中日之間的兩個突發事件,讓一段時間來有一點平淡、沉悶的中日關係再次成為熱點。


遺憾的是,這兩件事都算是負面新聞。


第一件事,是日本宣布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這是繼美國和歐盟之後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第三家。到此可以說,這個世界上的最發達國家對中國15年來的市場經濟體系建設與發展的成績,給出了否定的評分;

第二件事,則來自軍事領域。中國國防部12月10表示,當日上午中國空軍飛機經宮古海峽空域赴西太平洋進行例行性遠海訓練,日本自衛隊出動2架F-15戰鬥機對中方飛機實施近距離干擾並發射干擾彈,危害中方飛機和人員安全。


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表示日本軍機的行為是危險的、不專業的,破壞了國際法賦予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並提出嚴正交涉。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對此,日本防衛省12月11日晚間回應稱「中方單方面發布與事實明顯不符的消息不利於日中關係的改善,非常遺憾」。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2日上午的記者會上表示已經向中國表示了嚴重抗議。


日本防衛省表示,日方F15戰鬥機「沒有近距離干擾中國軍機,也沒有發射干擾彈威脅中國軍機及人員的安全」。


中方說你幹了、幹得很不專業,日方說我沒幹、沒有的事,到底日方有沒有發射干擾彈,吃瓜群眾只當聽一場相互抗議卻沒有結果的口水段子。


就在兩天前,12月7日~9日,中日兩國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了海洋事務高級別磋商。雙方圍繞為避免偶發性軍事衝突的「海空聯絡機制」早日生效,以及再啟東海氣田共同開發談判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在此十天前,中日雙方11月28日還在北京舉行了由外交、防務部門官員參加的「中日安保對話」。這是中日兩國2015年3月以來,時隔1年零8個月再次進行「安保對話」。參與對話的日本外務審議官秋葉剛男表示「針對安保政策,互相存在擔憂也是事實」。確認中日兩國正在磋商的在海上防止偶發衝突的「海空聯絡機制」。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為什麼中日之間現在需要建立「海空聯絡機制」?而且日本一方比中方更急切、更主動要求協商建立這一機制。


因為僅僅在幾年之前,中日軍事力量在海上和空中相遇並發生摩擦的機會還非常少,但是最近幾年開始連續快速上升。


在中日軍事力量的增速上,如果說日本是勻速發展,那麼中國則是以加速度壯大。

兩國軍事實力的變化也體現在軍費開支的增長上,雖然日本的防衛經費在安倍政府上任後年年創出新高,但是若論增長速度,中國的軍費預算自1989年以來,除了因金融危機影響而經濟下滑的2010年之外,持續保持2位數增長。直到2016年才首次低於10%。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處於戰略守勢一方的日本,近年開始不斷受到中國軍方戰機、戰艦的近距離穿過或通過。中國軍力的增長已經構成了對日方的壓制。


因此,以近年來中國海警巡邏船定期巡航釣魚那個島周邊為標誌,中日在海空接壤區域發生軍事摩擦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如果要梳理2016年的中日關係並對明年的中日關係有一個展望的話,上述情節正是這個大時代的豐富背景。


在中方看來,作為中國崛起的階段性成果,中國必須首先獲得在東亞地區的領導地位,才可能進一步談及在亞太地區直至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但是中國崛起於東亞,必須首先要過日本這一關。


現實情況是,如果中國過不了日本這一關,與美國過招只能是一場意淫。


但是在目前中國,幾乎從整個戰略規划上,都已經直接將日本忽略。


漠視或者輕視日本,是一種病。


言必稱美俄,已經成了中國官方、官媒及官方學者某種意義上的政治正確。


不客氣地說,這種表面上的輕視,實則是中國人從心理上還沒有完成對日本的戰勝,也因此無法完成對歷史的超越。


勝利者,從來都是從容和寬容的,因為你已經懲罰了對手,戰勝了敵人。


如果你還在心裡仇恨著對手,實際上是說,你還沒有戰勝敵人,至少從心理上還沒有完成這一戰勝敵人的全過程。


無法超越,卻想要忽略。這病得不輕。


而且這一病,近來愈發的嚴重了。


比如中日首腦會晤。中日新一屆領導人各自上台已經四年多了,兩國沒有進行過一次正式訪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期間兩次到中國,都是借參加國際峰會之機(一次是北京APEC,一次是杭州G20)。連續觀察中日首腦會晤情況的網友一定知道,凡央媒報道中日首腦會晤,一般都會使用「應約」一詞。


應約,特指中方領導人應日本領導人的約請與之一見。


可能有人從中體會到了我之牛掰,濠哥卻看到了日本領導人之主動與積極。


在今年的秘魯APEC峰會上,中國官方又有了最新的詞語「請求」。即「應日本請求」。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如果各位網友相信「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這句話是真理的話,日本領導人為何要請求與中國領導人見面?難道是怕挨打,日本人嚇尿了?


以濠哥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觀察,此人十分了得。看似身段很柔軟、能屈能伸,實則意志堅定、原則性非常強。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濠哥注意到,在國際首腦峰會場合,安倍只要見到中俄兩國的領導人,一定會主動要求見面,或者正式會晤,或者只是在會場上站著聊聊。特別注意改善與中俄兩國的關係。甚至不與美國領導人進行正式的會晤,也一定要想辦法與中俄首腦見面聊聊。


這個12月,是安倍晉三非常忙的一個月。本周末,安倍將迎來俄羅斯總統普京任內首次訪問日本。而十天後,安倍又將飛往美國夏威夷與奧巴馬一起參觀珍珠港戰爭紀念館,悼念犧牲者,與美國實現歷史和解。而曾經,日本方面還非常努力的爭取在12月19-20日,在日本東京舉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議。如果成行,安倍將在一個月之間,同時與中美俄三大國首腦會晤,創造日本外交的一個重大奇蹟。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遺憾的是,偏偏日本與中國的這次突破性互動沒有成功。


看起來,日本外交能夠突破美俄兩大世界巨頭,卻偏偏搞不定中國外交。


繼中斷兩年、並於2015年在韓國恢復舉辦之後,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今年再度擱淺,這是三國共同的遺憾。


此前在談到中日關係的時候,濠哥曾經多次提到,這個世界上有三大經濟區,也是中國人進行貿易和投資的最重要區域,中國人從全世界掙錢,主要來自這三大經濟區。一是北美,二是西歐,三是東亞。即中國所在的東亞。


但是目前看,歐盟已經一體化(雖然目前似乎遭遇了一股脫歐的逆流),北美也已經不設防(雖然下屆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要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造一堵牆),只有以中日韓三國為首的東亞地區,仍然斗得像個烏眼雞似的。甚至與世界大勢相悖,搞核武器開發、搞軍備競賽,整個地區圍繞領土問題、歷史問題等等天天口水不斷,並時有衝突加劇。


東方文化的優秀傳統沒有通過智商反映出來。


從中國的角度看東亞,中國既沒有搞定朝鮮和韓國,也沒有搞定日本,更不可能把東北亞各國團結到自己的大帳之下,回歸到當年大唐盛世之時的「萬邦來賀」。


既然中日關係不怎麼樣,到底是什麼問題鬧的?三個問題:


一是歷史問題。癥結在日本人對歷史問題反省不夠、道歉不夠;


二是領土問題。癥結就是那個沒人能上去釣魚的島;


三是中日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問題。其他還有東海油氣田的開發問題等。


這三個問題已經持續了很多年,能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當然是沒有。


如果沒有,能通過打一仗解決嗎?不是有很多人在環球時報、人日海外版等媒體信誓旦旦「中日必有一戰」嗎,這一塊心病如何解呢?


中日之戰,難度及重要性,均不亞於中美之戰。有此念想,可以洗洗睡下做個大夢了。


這就又回到了前文中提到的那個問題,中國到底有沒有戰勝過日本?如果已經戰勝了日本,為什麼中國還需要第二次打敗日本?


中國崛起與戰勝日本這兩個目標之間,難道不是相悖、不可能同時成立的嗎?


如果我們最終選擇的是中華崛起和民族復興,就必須超越與日本的歷史仇恨,超越現實中競爭亞洲領導權的非此即彼。


解決了中日關係問題,也就順便解決了中美關係這個更大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朝鮮半島的問題也就不會那麼糾結了。


所以,關於中日關係,有兩個選擇方向:或者是尊重日本並與日本和解,攜手開創東亞地區的新時代;或者藐視日本並與日本保持持續的衝突,並自信中國已經可以分分鐘打敗日本。


可能有網友會質疑,你想跟日本和解就能跟日本和解嗎?你不打日本日本就不想打你嗎?對此,濠哥就不再啰嗦了。之前的文字已經足夠回答。


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但願中日關係能夠「四十不惑」。



2016之中日:有一種病,是內心無法戰勝的痛



延伸閱讀:


2016之中美:特朗普時代的中美衝突會減少嗎?


2016中韓:安全衝突株連經濟文化,為朝互害何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濠江客 的精彩文章:

別不信,韓國憲法法院通過朴槿惠彈劾案的可能性不大!
徐靜波:朴槿惠下台為何刺中安倍的淚點?
朴槿惠彈劾案通過後,韓民眾繼續抗議集會鬧哪樣?
朴槿惠總統權停止於晚7點:兩個月破功18年政治資產
韓國政治選擇了下策:國會表決朴槿惠彈劾案撕裂政壇

TAG:濠江客 |

您可能感興趣

2016年的雙十一:駕駛殲10的她隕落得讓人心痛
2016,一個平庸者眼中的逃離
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2016年的10個難忘瞬間
2016,過去的這一年,你是否有遺憾?
11张2016年最有温度照片,每一张都有一个故事
2016年夜跑的那些悲劇,觸目驚心!
2016年最炫的10種家居黑科技,以後你的家竟然是這樣的!
5款德國人眼中的2016年最佳腕錶,有你喜歡的么?
2016—2017,只有一線之隔
2016,一個平庸者眼中的逃離 | 大家
好奇心 2016 年度十大應用,每個應用背後都是一個趨勢的體現 | 好奇心2016年度盤點
沒有之一!2016年最好的顯示屏就是它了
2016是山治年,2017肯定就是索隆年,全因他手上那一把刀
2016年,這些羞羞的、污污的事兒~
這是2016年度她們心中最愛的5支唇膏筆
2016 最虐狗的美劇cp,你知道幾個?
2016全球最美、最帅的100张面孔,有哪些中国、日本的明星上榜了
2016年倒計時將會多出一秒:5,4,3,2,1,1,0
2016年底中國獲得S400導彈?這其實是個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