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口碑雙下滑 《使命召喚》系列或需要重啟
《使命召喚13》銷量不是太如意,面對銷量和口碑的雙下滑,是否是時候重啟一次呢?就像育碧的《刺客信條》那樣休息一年或2年來個大革新。
《使命召喚》的近況有些不妙。
根據CNBC報道,來自調研公司NPD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的《使命召喚13:無限戰爭》實體版(即在零售商店發售的光碟版)在美國的銷量,較它的前一款作品《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幾乎遭到腰斬。《無限戰爭》發於10月4日,這樣的成績對動視來說,難說樂觀。
甚至在英國,《無限戰爭》也經歷了類似的銷售滑坡,權威數據機構GFK Chart-Track在11月7日出具的英國遊戲銷量報告顯示,今年動視在《使命召喚》上的收入同比前作《黑色行動3》下降了48.4%。由於《無限戰爭》並沒有Xbox 360或者PS3的版本,在與《黑色行動3》PS4和Xbox One的版本的比較中,銷量仍舊下跌了 43.6%。
據此就開始唱衰《使命召喚》系列的前景未免有些武斷,在數字化浪潮愈演愈烈的今天,零售遊戲銷量下滑已經不算新鮮,甚至還有下載版遊戲超過預期,刺激遊戲銷量增長的例子。
另一個造成《使命召喚》銷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平庸的宣傳。儘管採用了全新的科幻題材,甚至允許玩家駕駛戰機進行空戰,不過,見慣科幻式射擊遊戲的玩家早已審美疲勞,並不買賬。遊戲的首段預告片堪稱災難:Youtube上對其高達的330萬的「Dislike(不喜歡)」,清楚表明了玩家對星辰大海的厭惡情緒。
而競爭對手EA的《戰地1》,卻成了另一個鮮明的反面例子,瑞典DICE工作室選擇了射擊遊戲極少涉足的一戰戰場,並剪輯出了一段電影大片般的優秀預告——與平淡無奇的《使命召喚》比起來,玩家們很容易認為,他們更應該為前者歡呼。
但於《使命召喚》本身而言,這可能意味著它所代表的一類遊戲製作模式的衰落,這種模式我們已經在《FIFA》、《NBA2K》之流的體育遊戲中習以為常。在玩家口中,它們被稱為所謂的「年貨」:一年一發,玩法上做出小幅改進,甚至沒有變化,就被包裝成售價60美元的遊戲大作,上架銷售。通常來說,這些遊戲還賣得不錯。
但並不意味著玩家們願意為這些永遠買單下去,他們已經開始抱怨3A大作已經越來越單調而缺乏創新。年貨遊戲尤其如此,似曾相識的老套橋段,甚至劇情也套路了起來。有玩家憤怒地表示,與其說全新大作,這些遊戲充其量只是擴展資料片的水平。
育碧已經開始反省了,《刺客信條》不再一年一款,並試圖做出「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對於動視而言,如果2017年的《使命召喚》換湯不換藥,再次重複《無限戰爭》「照抄」《黑色行動3》(或《先進戰爭》、《幽靈》)的例子,玩家們對這個系列恐怕將不再抱有感情。
也許,遊戲媒體Polygon給出的建議具有一定參考意義:好萊塢(美漫)總是不斷將超級英雄電影(漫畫)重啟,從頭講述全新的故事,事實證明粉絲們卻不介意這點,並甘願掏錢。而對於《使命召喚》,可能是時候要重啟一次了。
※沙盒生存《方舟:生存進化》國服代理開啟預約
※不能玩也不能看?文化部禁止直播未審查網路遊戲
※《魂斗羅:歸來》最新宣傳視頻 遊戲加入手雷系統
※厲害了我的企鵝 《都市:天際線》更新加入官方中文
TAG:3DMGAME |
※特斯拉第二季度銷量下滑,因為電池組嚴重缺貨
※二季度TV面板出貨量和面積將雙雙下滑
※《命運2》銷量相比前作大幅下滑 動視暴雪股價下挫!
※炮弹从炮口装填后,依靠自身质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使炮弹发射出去
※《店鋪流量下滑診斷篇之抽象分析詞根》花隨花心著
※《龍珠:超》最新動畫收視率下滑嚴重 魔法大媽要背鍋
※看似即將倒閉的汽車公司,目前他們已經銷量嚴重下滑
※口碑下滑,銷量上升!庫克時代的蘋果究竟靠什麼吸引用戶
※印尼進口量下滑 但進口來源地增加
※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中國品牌卻逆勢上漲了
※天蠍座財氣和健康運勢均下滑 切記一定要排出毒素
※全球手機銷量排行,OV增長最快,樂視下滑最嚴重
※被指質量下滑的《黑鏡》,十月將帶來史上最強陣容回歸!
※特朗普上任 美槍支銷量下滑
※《極限挑戰》開播口碑下滑嚴重,這三個問題被網友狂吐槽
※政策調控加碼,開盤量增加但是銷售率卻在下滑
※現代汽車在華工廠全面中斷運營,銷量直線下滑陷資金困難!
※火箭進季後賽後三分火力嚴重下滑 命中數只排聯盟第6
※華為手機在小米6的衝擊下銷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