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2017年度德國科研最高獎「萊布尼茨獎」揭曉

2017年度德國科研最高獎「萊布尼茨獎」揭曉

近日,德國科學基金會(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宣布了德國最高科研獎「萊布尼茨獎」2017年度的得主名單,共計十位學者雀屏中選。他們由提名委員會在134個提名候選人中評選出,將獲得最高250萬歐元的獎金。頒獎儀式定於2017年3月15日,將在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Berlin-Brandenburg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舉行。


「萊布尼茨獎」 以德國跨領域的通才學者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命名,由德國科學基金會在1985年設立,次年開始每年頒發給最多十位在德國從事科研的學者。該獎是目前世界上獎金額度最高的科學獎項之一,在德國學界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


在本次得獎者的學科分布中,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分別有三位,生命科學和工程科學分別有兩位。獲獎者的平均年齡較往屆更年輕,有三位50多歲,七位40多歲,其中最年輕的僅43歲。十位得獎人中,有三位女性學者,七位男性學者。

本次「萊布尼茨獎」的一大亮點是該獎首次授予一位非洲學學者,並時隔五年第二次授予一位阿拉伯學學者。與英美頂尖大學相比,德國高校對於亞非拉的科研投入長期居於弱勢。兩位學者的得獎代表了德國科研界對這些冷門領域的肯定。


「萊布尼茨獎」被譽為給予德國最頂尖科研工作者「童話般」的自由m?rchenhafte Freiheit)。獲獎學者可在七年內申請到最高250萬歐元的科研經費,科研計劃完全由他們自己設計,不用冗繁的行政程序阻礙即可獲得資助,其創立目的也在於致力追平德國的最尖端科研人才和美國相比的資金差距。通常,獲獎學者會將這筆資金用於擴充自己的科研團隊尤其是引進年輕科研人才,以及用於促進跨國合作項目。


自1986年至2017年度為止,萊布尼茨獎共頒發給了348個(或組)得獎人,其中自然科學115個、生命科學101個、人文和社會科學79個、工程科學54個。由於獎項可以由多位得獎人分享,實際有374個得獎人,其中326名男性學者、48名女性學者。有七位得獎者後續還得到了諾貝爾獎的「加冕」:Hartmut Michel(1988年化學獎)、Erwin Neher和Bert Sakmann(1991年醫學獎)、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1995年醫學獎)、Theodor W. H?nsch(2005年物理獎)、Gerhard Ertl(2007年化學獎)以及Stefan W. Hell(2014年化學獎)。


2017年度的十位獲獎人和主要得獎研究如下:

人文社會科學


貝阿特麗策·格林德勒(Beatrice Gründler),阿拉伯學,任教於柏林自由大學。


2015年始,她開始了對阿拉伯寓言故事集《卡里來和笛木乃》(Kalila wa-Dimna)的電子學術批註項目。該書由公元八世紀的阿拉伯作家伊本·穆格法翻譯加工從巴列維文轉譯的古印度《五卷書》而來,格林德勒致力於在批註中勾勒早期阿拉伯和歐洲文明的知識傳統的融合和遭遇。


安妮·施托希(Anne Storch),非洲學,任教於科隆大學。


在2011年出版的《秘密的操弄:非洲的語言和情境》(Secret Manipulations: Language and Context inAfrica)中,她研究了禁忌、密語與權力實踐和政治影響力之間的關係,將文化人類學引入非洲語言學的研究視野。

拉爾夫·赫特維希(Ralph Hertwig),認知心理學,任教於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


赫特維希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適應理性(adaptive Rationalit?t),他的人類判斷和抉擇的心理學研究拓寬了對人類理性的可能性和局限的理解。


自然科學


弗蘭克·於利歇爾(Frank Jülicher),理論生物物理學,任教於德累斯頓馬克斯·普朗克複雜系統物理研究所。


於利歇爾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分子動力學,尤其是活性物質的物理。他對組織中的細胞如何自我管控和組織的研究對發展生物學和醫學應用都有重大影響。

約阿希姆·P·施帕茨(Joachim P. Spatz),生物物理學,任教於海德堡大學和斯圖加特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


在施帕茨的細胞黏附研究(cell adhersion)中,他創新性結合了材料學和細胞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手段。


盧茨·阿克曼(Lutz Ackermann),有機分子化學,任教於哥廷根大學。


阿克曼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可持續合成、配體設計、均相催化、活性分子合成等領域,他的碳氫鍵活化催化研究使人們可以用對環境和資源更少傷害的方式製造重要的化學品。

生命科學


卡爾-彼得·霍普夫納(Karl-Peter Hopfner),結構生物學,任教於慕尼黑大學


霍普夫納的研究成就是多蛋白複合物的分子機制,他揭示了體內細胞感測器如何識別損害或病毒的核酸,不斷修復受損的DNA。在這基礎上,他解析了DNA損傷的感測器MRN複合物(Mre11-Rad50-Nbs1/Xrs2)的運作機制。


約爾格·福格爾(J?rg Vogel),分子傳染病生物學,任教於維爾茨堡大學


福格爾的重要研究成果是調控核糖核酸(RNA)分子在傳染病生物學中的理解,革新了對致病微生物的根本性理解。他和2016年的「萊布尼茨獎」得主艾曼紐·夏邦傑(Emmanuelle Charpentier)一起研究了tracrRNA的運作機制,幫助其在基因修飾技術CRPISPR的應用。


工程科學


盧茨·梅德勒(Lutz M?dler),機械加工工程,任教於不來梅大學。


梅德勒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他的「噴霧燃燒熱解反應法」,一種更經濟的納米顆粒合成替代工藝;同時,他還研究了合成的納米顆粒對活性物質(例如人體組織)的影響。


布蕾塔·內斯特勒(Britta Nestler),材料科學,任教於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內斯特勒將計算機和材料科學相結合,發展了新的結合多尺度、多物理場的材料模式。通過她對多組分體系的量化模式設計,她進一步研發了靈活而高性能的模擬環境,用以在高性能計算機上對材料和工業原材料的微組織模擬。


(註:「萊布尼茨獎」不按照學科組別頒發,本分類乃便利讀者閱讀)


版權聲明:本人原創。歡迎個人分享;媒體平台轉載和合作請向本人致函(shixqh at gmail dot com),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施話德國 的精彩文章:

TAG:施話德國 |

您可能感興趣

科研圈發布「2016年度學術公眾號」20強入圍榜單
日本將啟動2017年度西北太平洋科研捕鯨:計劃304頭
科研人員利用3D列印技術重塑1700年前秘魯女祭司卡奧夫人的容貌
2016年全球光學界十大科研突破
9月3日魅族科研室開放日:2000平方米的禁地
馬雲狂砸1000億的達摩院 要單挑美國科研界!
教授論文獲獎1350萬引爭議:望多關注科研而非獎金
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軍工 雷達晶元 科研院所改制的600562國睿科技
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軍工+雷達晶元+科研院所改制的600562國睿科技
阿里成立「達摩院」,砸1000億搞科研,目標服務20億人
2017自然指數出爐,71家中國科研機構入選全球500強
400餘名科研人員獲股權激勵已達2.25億元
中國國際科研合作論文數達7.1萬篇 升至全球第三
開學第一天,北影發布2017年度科研立項成績通報
160餘名本科生集中展示暑期科研成果
外媒稱:到2022年中國的科研投入將超美國
83項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發布 總投資5.9億元
17.5億,這是150個丹麥學者的科研資金支持
2016年北京高校教師科研成果與培訓交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