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啟明按:因為同學介紹,報了梁三日老師的筆性與筆法的長沙三日魔鬼訓練營的班課(其實自己很久以前就把梁三日老師的筆性與筆法的文章轉載到我的書法博客中過),要到元月份才開課。


大概是為了方便大家提前預習,所以今晚老師開始在qq群里講課,主要圍繞的是魏晉筆法的一些例證以及現場演示書寫過程,啟明作為聽啥課都喜歡記筆記的人(比如之前在本公眾號發布的黃簡老師講書法的初級教程的筆記),下邊我就將自己聽梁三日老師講的這節課的筆性與筆法的筆記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1.線條的彈性特彆強,線特別實,線質特別的凝重。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2.線條特別的鮮活。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3.起收筆特別自然,特別凝鍊。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起筆的逆,特別自然,虛逆用利特別好。

筆鋒觸紙的瞬間已經完成逆的動作,藏鋒做得很好,虛逆。

收筆做到自然裹束,原因在於空收做得好。

筆離開紙的剎那,自然收起。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筆鋒無處不到。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仔細看筆畫。收筆的時候回頂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注意空收,別往右邊甩,這一筆是甩得比較多了,上邊那個一橫,空收就收得好。


絕無虛筆!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這是虛逆。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清代末期的教材要求從筆畫中間就開始,逆鋒起筆。

觸紙的那一剎那就已經完成裹束的動作。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空收,在收筆的時候注意收回。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收筆的動作是把B點(筆鋒)移動到A點(筆肚)。

這是魏晉時代就已經存在這種筆法。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毛筆要立起來,走到最後。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有的是筆肚在結尾處,但是更多的是筆鋒已經到達末端。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延居漢簡》大家注意看標註的位置。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本來是要出鋒的,但是他在末了來個會頂。所以不虛,很實。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逆起逆收(虛逆、空收)實際上是快速書寫的結果。

上一筆的空收是下一筆的虛逆。

「逆入平出,萬毫齊力」(包世臣語)



4.筆的彈性用得特別充分


一方面是人手在控制筆,另一方面是筆也在帶著人手走。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順逆正反,使轉,運用得特別活脫。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包世臣的則顯得很笨拙,少了活脫。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包世臣的這個側切拖沓、死板、軟弱。

這是明清書家的共同特徵。

不信可以去看米芾等人經典書帖明清人在後邊的題跋。

跟之前古人留下的題跋有很大差距。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再看漢魏的線條,就會覺得那時候的人用筆非常利索,控制力極好。

漢魏時代,民間寫手深喑筆性,書寫完全依據筆性而為。

天然合理,故不求工而自工。

能很自如做到自倒、自起、自收、自束。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然而包世臣基本沒有轉鋒。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大家注意看紅圈標註處。

筆畫下去、起來,再下去、再起來。

接著下去,幅度都沒有太大變化。

所以顯得沒有魏晉時代那麼活脫。


所以說,魏晉時代的人天然合理遵循了筆法。


——中場休息——


播放一個之前講的筆性與筆法的視頻。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筆鋒鋪和聚來完成的,不完全是按照提和按來完成的,不是筆肚一會兒起,一會兒下去。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筆鋒由兩邊向中間聚攏起來。

這樣的筆畫其實就是通過筆鋒的鋪和聚來完成的。



——接著上課——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曹全碑,很忠實地在還原書寫的效果。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自然的逆,自然的收。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寫曹全碑很多朋友喜歡這樣直接出鋒,但是其實應該空收一下。

曹全碑跟漢簡的筆法是一脈相承的。

啟明註:此處收尾請對照前面的漢簡圖片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乙瑛碑》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這個角怎麼走?把筆立起來往下走就好了!

寫這種碑,要蠕動。

啟明註:梁三日老師在書寫時略帶顫動)

不然線條顯得不夠老辣。

注意每一筆的虛逆空收。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漢簡中這樣的筆畫都是藉助毛筆按下去的力量打起來。

但是也要注意不同情況,有時候就是回頂。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禮器碑》是隸書裡邊技法綜合性是最強的。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四個角都不平衡的。

和曹全碑完全不一樣。

有強弱、動靜、剛柔的區別。

很少有雷同。

可以參考《禮器》、《史晨》 多做比較。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個轉就是圓轉了。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同樣是圓轉,這裡的轉就和剛上面那一張不一樣。

可以參考網上別人傳的筆性筆筆法的視頻。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個轉和剛才兩個又不一樣。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看這些開口,都不一樣,橫穿過豎,或豎畫穿過橫畫。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裡筆鋒要立起來,再出去。


再來看《石門頌》,他以圓筆裹鋒為主的。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筆鋒的鋪開也有幾種,比如前後鋪,左右鋪。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兩個轉要注意區別開來。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最後一筆,筆鋒頂住自然立起來。

摩崖石刻,注意裹鋒和中鋒。

隸書裡邊比較有超逸風貌的。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萬毫齊力分兩種。

一種是左右鋪。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啟明註:四個手指橫著過去的這是左右鋪。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這是前後鋪。

一般左右鋪寫寬的線條,前後鋪寫細線條。


二者的變換可以通過轉手腕或者手指來完成變化。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從左右鋪變成前後鋪,關鍵在於能立起來。

下筆必須左右鋪,出一個方筆,然後找機會變成前後鋪。

前後鋪和左右鋪結合運用是最好的。

這樣寫,就不會虛,每一筆都是實的,線條的邊緣顯得靈活,有變化。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寫的時候其實是需要注意轉動手指的。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此處啟明提問梁三日老師:請問老師所說的絞轉如何理解。

於是老師畫了上邊那個圖,其實我朋友圈之前有發布過類似的圖。

此處只是跟老師求證一次,以確保我自己的理解正確。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注意,絞轉不是提按用筆,而是注意轉換。

盡量不用提和按表現張遷碑的筆畫,提起來顯得虛弱。

但是用前後鋪和左右鋪就會顯得很實。

這樣出來的線條才會有起伏,有張力。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元楨墓誌》


寫的時候盡量用前後鋪變左右鋪。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種稜角直接頂住就行了。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是絞鋒。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這是前後鋪,也就是當筆停下來的時候,是立得起來的。


課程結束。


最後,本文中梁三日老師提到的字帖,啟明的公眾號里基本都有,可以在關注後回復關鍵詞「中國法書」,另外,啟明將自己買的這份字帖電子版(網上電子版售價96元免費分享給大家,tif格式的高清大圖,比網上隨便找找就能找到的要大很多倍,清晰很多,而且更全。


同時請大家一定不要拿來售賣,我不知道我這樣免費分享是否會觸犯出版方或者這本書的經銷商的某些權益,如有觸犯,請相關干係人及時聯繫啟明刪除。


具體獲取方法請參考下圖文字提示: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一)


·END·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不錯

那就請轉發分享吧~

啟明老師

微信號:qiminglaoshi

王冬齡(1945.12-),別署冬令,悟齋,江蘇省如東馬塘人。著名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明書法 的精彩文章:

一塊書畫毛氈,居然還有這麼多講究
毛筆筆桿開裂?可以這樣處理(三種方法全有圖文詳解)
關於毛邊紙:什麼是毛邊紙?怎樣挑毛邊紙?
致啟明的書友們的道歉信,以及我離開新東方賣毛筆的原因
大家都學田楷寫歐楷,只有這胖子把歐楷寫得入了國展!

TAG:啟明書法 |

您可能感興趣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三)
梁三日老師筆性與筆法聽課筆記(二)
梁三日老師講九成宮啟明聽課筆記(一)下
毛主席早年聽課筆記《講堂錄》真跡
聽課筆記——秋養收的養
如何做學習筆記:7種方法讓你提高聽課效率
女大學生深陷傳銷 聽課筆記亮了:一等女人做直銷
同學你一節課要撿幾次筆,再不認真聽課我要告老師了啊
大英博物館百物展背後的世界史脈絡——劉超老師秦淮區圖書館講座聽課筆記
關愛寶貝第二彈—新手父母必聽課
試聽課後,學員竟然這樣評價宮春濤老師的課程
小祖宗們聽聽課!高校教師課堂穿龍袍COS道光皇帝
孩子學習聽課總是不專心?班主任說記住這幾個竅門就夠了?!
學習技巧分享:掌握這四個方法就能輕鬆聽課
《創造財富的邏輯思維方式》試聽課
仰望岐黃大講堂 神秘中醫課來啦,免費掃碼直接聽課
閱讀直播培訓+聽課須知+講義下載
限時0.01元聽課 | 李奕霖老師帶你3節課了解灸法知要
原汽車之家總裁李想喊你來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