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治療恐懼症,科學家「黑」進大腦

為治療恐懼症,科學家「黑」進大腦

為治療恐懼症,科學家「黑」進大腦


暴露療法就是多次讓患者暴露在他所害怕的事物面前,直到他不再害怕。這種療法的問題在於,在它生效之前,患者都得經過一段非常痛苦的時期。即使到最後患者不再害怕蜘蛛之類的東西了,但達到效果之前卻要痛苦地看著蜘蛛在自己手上爬。暴露療法雖然有效,但一點都不酷。


但有科學家發明了全新的「戰術」,他們將此稱為「神經反饋」。這是一種潛意識暴露療法,能夠在不引發患者對目標物的恐懼的情況下,消除患者的恐懼。該研究發布在Nature Human Behavior上,Christian Jarrett在《英國心理學會》上引用該研究。

1. 先讓參與者害怕某樣東西

研究者首先通過電擊,讓實驗參與者形成某種恐懼記憶;每次參與者看到屏幕上的圖像,就會遭到電擊。這樣反覆幾次後,研究者會在每次圖像出現的時候測量參與者的皮膚出汗情況,確認他們已經形成了恐懼記憶。一旦恐懼記憶形成,研究者還會掃描參與者的腦部活動情況,確認他們看到圖像時的大腦神經活動情況。


為治療恐懼症,科學家「黑」進大腦

2. 通過「神經反饋」消除他們的恐懼

接著,研究者讓參與者們玩了一個遊戲,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個圓盤,參與者被告知他們的某種大腦活動會讓圓盤看起來更大。如果參與者能夠做出相應的活動,就能得到獎勵。不過,研究者沒有告訴他們的是:他們能夠觀察到參與者的大腦活動,另外,如果想像他們之前看到的能夠引發恐懼的圖像,圓盤就會變大。也就是說,每當參與者在無意識中想到之前看到的能夠引發恐懼的圖像,圓盤就會變大,而他們就能夠得到獎金。Jarrett解釋道:

在實驗中,不論是從參與者的主觀描述、還是他們的皮膚出汗情況來看,他們都完全沒有經歷到恐懼感。也就是說,所有與恐懼有關的大腦活動都是無意識的。之後的調查也顯示,參與者們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潛意識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當研究者們為了讓他們喜歡上之前害怕的某樣東西而忙裡忙外的時候,參與者們還開開心心地,對此一無所知。

實驗結論

這種新「戰術」達到了科學家的預期效果:當參與者再一次看到之前所害怕的圖像時,他們的恐懼反應要弱得多。科學家稱,我們或許能夠在不傷害患者的情況下治療他們的恐懼,而這就是邁向開發潛在新療法的第一步。


[蛋奶 via nymag]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科學家發明黑科技解決治療癌症與腫瘤藥物面臨的巨大難題
「滴血」輔助癌症治療,科學家有新成果
腦洞大開!科學家與沙門氏菌「結盟」治腦癌
科學家研發獨特AI演算法,輔助醫生治療睡眠障礙症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發殺死超級病菌的新分子:可治療癌症
美國杜克大學科學家發現:運動能有效地治療抑鬱症及防止病情惡化
科學家發現激素治療腎病弊大於利
重磅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神經藥物可能成為癌症治療新途徑
腦腫瘤極端治療法,科學家發現可利用塞卡病毒治療腦腫瘤
科學家發現治療乳腺癌潛在新葯
為治癒頑疾,瘋狂科學家往眼睛裡注射病毒
以色列科學家研究「大麻」於癌症治療之功效
科學家找到改進癌症療法的「關鍵」
科學家用辣椒和大麻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浙大科學家發現糖尿病藥物或可治療乳腺癌
為治療腦瘤,科學家們開發出這一「科幻」設備
科學家發現癌症治療的潛在新靶點
一顆賽艇:科學家發明治療肺癌新藥物
西班牙科學家發現肺癌和胰腺癌治療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