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寅初史評:北大主義 犧牲精神-傲骨篇7

馬寅初史評:北大主義 犧牲精神-傲骨篇7

摘要:此種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永久不死。既然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於國家社會,不顧一己私利,勇敢直前,以述其至高之鵠的。



馬寅初史評:北大主義 犧牲精神-傲骨篇7


(1956年,馬寅初出席全國政協二次會議。左為張奚若、右後為康生。新華社鄒健東攝。)


北大主義 犧牲精神


「我首先是馬寅初的馬,也是馬克思的馬!」


馬寅初「左轉」後,發自內心擁護中共,也講政治。恰如《聖經》所說的「我因為信,所以如此說話。」新中國成立後,他早早為自己未出世的第三代取好了名字:「思潤」、「思澤」、「思東」……,「幾乎每個孫輩的名字都表達了對人民領袖的景仰。」(徐梅、易潔《馬寅初: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一個知識分子的心靈史》)

1951年6月1日,他在沙灘紅樓前舉行的北大校長就職典禮上說:「同學們或許要聽我的建校方針,這點不免要使諸位同學大失所望。我認為建校方針是中央所定,一個大學校長只有工作的任務,沒有建校的方針。一個校長應以執行中央的政策、推動中央方針的貫徹為任務!」


他遵守「政治規矩」,任北大校長兩個月後,北大率先在全國高校發起「改造思想、改革高等教育」的學習運動。對一些政治問題從不輕率表態,經常說,「這個事情應當請示江先生,我們是有分工的,他做得比我好。」江先生指江隆基,時任北大黨委書記兼副校長。


1957年4月,中共中央公布《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5月,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座談會,不少人提出黨委撤出高校的建議。馬寅初這次沒有被「引蛇出洞」,在會上大聲反對:「學校黨委制有他的好處,以北大為例,有8000個正規生。這8000人的思想、家庭情況,黨委都知道。如果黨委退出去,我是無法了解的,叫我做校長,我也管不了;而且我管得多了,俄文也不能念了,研究工作也不能做了,山也不能爬了,身體也不能鍛煉了!」


1957年10月,中共從國家機關抽1000多名領導幹部,充實加強高校這個意識形態重鎮的領導。原鐵道部副部長陸平擔任北大黨委書記兼副校長,北大改為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馬寅初這個「校長」更務虛了。


建國之初,中共十分器重馬寅初,對其政治、生活待遇倍加關懷。1949年,他擔任浙江大學校長和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在杭州和上海兩地分別配備住所。12月8日,周恩來指示陳雲代其給華東軍政委員會起草電文,「馬寅初現僅拿浙江大學校長薪水,不夠生活開支。請研究可否酌量發給一部分津貼或辦公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年譜》,中冊,第12頁)

1955年,國家實行工資制度,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定為行政二級,馬寅初定為行政三級,與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同一級別,高於部長、其他全國人大常委。馬寅初的配車,和毛澤東、宋慶齡等領導人一樣,是蘇聯產的吉斯車。部長的標配是吉姆車。


但是,馬寅初並未沉醉於這些待遇,更不視之為「賞賜」,憂國憂民的本色依舊,堅貞不屈的本性未失。「以學術專長為基本,以富民強國為己任,以擔當道義為天職。這在馬寅初一生中有最鮮明、最強烈的體現。」(徐斌《重讀馬寅初的五個視角》)


他參與起草《共同綱領》,企圖把「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的理想,用國家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社會主義改造加速完成,「一邊倒」專搞計劃經濟了,英雄缺用武之地,他從此淡出經濟決策界。原創的《新人口論》受到大批判,他頂住巨壓,決不屈服,更是彰顯其早年所倡導的「北大精神」。


1927年12月20日,杭州舉行北大建校29周年紀念會,馬寅初作《北大之精神》的講演,倡導愛國主義和自我犧牲。「回憶母校自蔡元培執掌校務以來,力圖改革,五四運動,打倒賣國賊,作人民思想之先導。此種斧鉞加身毫無顧忌之精神,國家可滅亡,而此精神永久不死。既然有精神,必有主義,所謂北大主義者,即犧牲主義也。服務於國家社會,不顧一己私利,勇敢直前,以述其至高之鵠的。」


他勉勵校友們,「北大昔日既為群眾之導師,今而後當如何引導人民,打破家庭觀念,而易以團體觀點;打破家庭主義,而易以國家主義,恢復人生固有之犧牲精神。」只是80多年後,北大的錢理群教授依然感慨,大學培養出一批「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2016年11月14日,【山水微言·119】。本文為《馬寅初:「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身匹馬,直至戰死為止」──「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之五·馬寅初史評·傲骨篇》連載第7節。)


版權聲明:「山水微言」系列評論均為一人原創。歡迎個人轉載,請保留「山水微言」署名。機構如轉載,請關注評論微信公眾號:SSWYPL,聯繫授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微言 的精彩文章:

馬寅初史評:「只留清白在人間」
馬寅初史評:「上等人」發國難財-傲骨篇3
馬寅初:「單身匹馬,直至戰死為止」-傲骨篇2
傅斯年史評:「中國失去最有天才的愛國者」
馬寅初史評:毛澤東的人口問題立場為何反向劇變?

TAG:山水微言 |

您可能感興趣

精讀《唐詩三百首》026:柳宗元《江雪》中偉大的人類精神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85後」藍靛靛染傳承人用創新精神傳揚非遺
唐工院文化講堂第2講:崔晨秋作《銘記冀東抗戰英雄 弘揚抗戰精神》專題報告
海賊王里的精神2
東方歷史沙龍趙汀陽、關凱:中國古代的精神世界
樓宇烈:中華人文精神的兩大傳統
學誠大和尚:祖師精神與祖庭文化是國際漢傳佛教界的精神財富
趙武后裔普天下 忠義精神留普賢
[黃致列][新聞]170905 黃致列和姜丹尼爾舞蹈對決中鎖骨負傷 敬業精神令人敬佩
弘揚雷鋒精神徵文
[原創]《土豪的精神》
日本自下而上「愛國主義」狂熱(二):黃白大戰,武士道精神復甦
新作 | 南潯求恕里花間堂:源於「漁樵耕讀」的文化精神
193.?陳寅恪論大學精神
中國美院-王羽天的古典精神
獨家首發‖大型評論集《評論四川》經典文章連載——傳巴山蜀水精神
《精神分析的目的》-「中德班」演講稿
千年歷史的紀念唐朝大文豪韓愈的祠堂,告訴你什麼叫法治精神!
張岱年: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