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灣寫真:「台灣意象」布袋戲再「出發」

台灣寫真:「台灣意象」布袋戲再「出發」

原標題:台灣寫真:「台灣意象」布袋戲再「出發」


中新社台北12月14日電 題:「台灣意象」布袋戲再「出發」


中新社記者劉賢路梅

以「無物不成偶——傳統偶戲藝術的當代碰撞」為主題的2016亞太傳統藝術節13日在台北落下帷幕。而與台灣民眾生活深刻連結的布袋戲正要再「出發」。


代表台灣的意象是什麼?十年前,台灣舉辦一次民眾票選活動。布袋戲最終打敗台灣第一高峰玉山、101大樓、台灣美食等候選者,席捲13萬多張票,摘得冠軍。


17世紀,布袋戲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流行,並隨移民傳到台灣。戲偶偶身很像用布料做的袋子,因而得名「布袋戲」。


為期9天的2016亞太傳統藝術節讓中國大陸、美國、丹麥、越南、澳大利亞、墨西哥、波蘭、法國、泰國的偶戲演師和研究者會聚一堂,一起表演、討論,「碰撞」偶戲的未來。

美國康乃狄格大學偶戲教授巴特·洛克波頓對大陸、台灣、香港的偶戲有深入研究。他認為,中華傳統偶戲文化在台灣保存得很好。很多青年藝術家非常尊重傳統藝術,所以在台灣可以看到傳統與當代藝術有很好的互動。他同時也拋出問題:如何在當代社會維護傳統?


當選「台灣意象」的布袋戲同樣面臨「如何往前走」的問題。作為布袋戲家族劇團真快樂掌中劇團第三代的柯世宏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如何保留布袋戲的傳統並開拓新局面,這是身處其中的傳承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40歲的柯世宏從4歲起就在家族熏陶下接觸布袋戲,小時候的玩具就是戲偶。他的奶奶江賜美是台灣第一位布袋戲女演師。


「奶奶16歲登台,至今84歲仍在劇團排場演出,還赴海外藝術節活動交流表演。」柯世宏說,自大陸傳到台灣以來,布袋戲一直與台灣民眾的宗教儀式結合緊密。寺廟舉行祭祀活動、民眾向神明還願、節慶廟會時,布袋戲劇團常受邀到現場表演增添喜慶氣氛。正因與宗教活動息息相關,布袋戲演師往往是男性,可想而知女演師登台殊為不易。


布袋戲女演師出現,從戶外演出到劇場演出,戲偶由小變大讓劇場觀眾看得更清楚,劇本從古代章回小說、節義故事、神話傳說到劍俠故事,燈光、布景、音效、特技的加入,登上電視熒幕成為熱播劇……最近六七十年,布袋戲方方面面的變化也展現其隨時代成長的旺盛生命力。

柯世宏說,直到現在,台灣布袋戲仍與宗教活動、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布袋戲的未來也不能脫離這樣的連結。這是不可拋棄的傳統。


作為第三代傳人,柯世宏到美國康乃狄格大學讀完偶戲研究所,嘗試在傳統偶戲表演基礎上,注入西方偶戲、戲劇的「營養」。他說,奶奶作為第一位女演師,歷經諸多困難,反而鑄就其開放理念,支持後輩以更多元的方式開拓布袋戲的未來。


柯世宏向記者分享了探索所得:進校園表演時,盡量用淺顯的閩南語,讓學生能聽懂;接受文化中心等機構邀演時,將音樂節奏加快,將劇本改編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讓觀眾更易接受;接觸不同國家地區的藝術家,研究不同的偶戲表演方式,讓腦力激蕩、碰撞,創造出多元的表現形式,新編劇本……


如今,這類探索正活躍在台灣的舞台上。在此次藝術節期間,融入現代劇場元素的新布袋戲《東海小金剛》,就為觀眾展現了傳統戲劇的創新魅力。


正如巴特·洛克波頓所言:「我們要讓傳統繼續創新、往前走,不能原地不動,否則就像放在博物館展示櫃中一樣,等同於死亡。」(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本報記者承擔的又一南京大屠殺史研究課題獲立項
霸氣買買買 法國買家拍下7米長恐龍骨架化石
基因缺陷也能生育 輔助生殖正醞釀千億潛在市場
戰火中響起啼哭聲
誰說樂道者必須安貧

TAG:新浪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東離劍游紀》推出布袋戲人偶
精靈寶可夢布袋劇場《甜蜜的誘惑》,演唱:花澤香菜
型男出門就是要背購物袋?潮流當紅炸街「帆布袋」:哥拎的是一種態度!
《霹靂布袋戲》妖后 這難道不是原畫
王鷗氣質真的絕了 簡單帆布袋也能背出大氣場
霹靂布袋戲:如果出真人版,如果由他們飾演,你覺得怎樣?
「福桃」雜誌+「拉麵之神」布袋,快來看看你中了沒
出門就是要背購物袋?潮流當紅「帆布袋」:哥拎的是一種態度!
地表最不爽的臭臉貓老大!你膽敢再逗朕,當心朕下召把你蓋布袋
海關搜出大量「黑色布袋」,知情人稱只特供上層人士
金光布袋戲網中人,繭封重出cos我是妖神將
霹靂布袋戲宮無後:紅羅帳,怯春寒,香霧雲薄
虛淵玄霹靂布袋戲《東離劍遊記》外傳PV 凜雪鴉又搞事
《霹靂布袋戲》君權神授cos,道具神態神還原場景氛圍敲有感覺!
郁土:《貓腳集》《布袋集》自序
倪妮「長衫布袋」機場秀出最簡約的時尚感!
《霹靂布袋戲》怨紅燈愛染嫇娘,瑰麗古風cos絕美的女子
布袋港灣燈光藝術環境 化身全台最浪漫港灣
霹靂布袋戲:地冥新死,霹靂BOSS洗白後必死?用事實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