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梅爾·吉布森不做英雄好多年。自《啟示錄》以後,好萊塢發現,「你大爺依然是你大爺」。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血戰鋼鋸嶺》劇照


梅爾·吉布森被指責的原由有很多,但隱晦一定不是其中之一。


隱晦的反義詞如果是直白,這種直接了當毫不手軟的真實和血腥,是《血戰鋼鋸嶺》戰爭場面帶給我的第一感受。


我是在某篇六千字稿子只寫了三分之一的時候去看的,第二天要交稿,為了說服自己,還默念了咒語「只要膽子大,天天寒暑假」三遍。我的一位電影行業從者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在有杜比音響的電影廳里看《血戰鋼鋸嶺》,燃到炸裂」。所以我也選了這樣一個廳,直到電影過半,鋼鋸嶺上的廝殺開始後,我發現自己跟著電影屏幕在一起顫抖。

我定了定神,又發現,媽呀,整個廳都在顫抖。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血戰鋼鋸嶺》劇照


那些轟炸的手榴彈、掃射的機槍,嘶吼聲,聚集出巨大的轟鳴,再加上腸子橫飛和血肉模糊,讓我下意識地就想找一個寬闊的胸膛躲一躲。很難想像,這種身臨其鏡感是一部普通2D電影造成的。我回想起看120幀4K版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那段巨大管道里的肉博場面,帶來的現場感也沒有鋼鋸嶺來得強烈。

梅爾·吉布森對血腥場面的偏愛,在好萊塢大導演中大概找不出第二個。《勇敢的心》是冷兵器時代的血戰,《耶穌受難記》像專門在解釋什麼叫「皮開肉綻」,《啟示錄》則有一場著名的土著獵人的臉被生生撕碎的場景。他擅長用挑戰觀眾生理極限的方式表現殘酷,這稱得上梅爾·吉布森跨越十年的「血腥三部曲」。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耶穌受難記》劇照


再一個沉寂的十年後,梅爾·吉布森寶刀未老。許多人感慨,他不做英雄好多年,返場歸來,用又一部戰爭片讓好萊塢明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這麼說,是因為十年前,因為酒駕後的反猶言論,「政治不正確」的梅爾·吉布森幾乎被好萊塢束之高閣。即便《耶穌受難記》用三千萬美元的成本換來6億多美元的票房,更早之前,憑《勇敢的心》拿下那一年奧斯卡的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他身上那些惹人不悅的因素,依然讓好萊塢不願意投資他的電影。

好在,十年後,他的電影依然粗暴陽剛,六十歲的梅爾·吉布森依然是熱血英雄。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梅爾·吉布森

電影中的英雄,名叫德斯蒙特·道斯,故事改編自同名二戰軍醫的真實經歷。在許多歷史資料中,道斯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他是「良心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另一方面,他堅持參戰,又拒絕殺戮。電影中最燃的情節,正是他單槍匹馬,在沖繩島戰役中勇救75人的過程。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血戰鋼鋸嶺》劇照


除了《拯救大兵瑞恩》,兩年前的《美國狙擊手》也很容易被用來做對比。後者改編自同名自傳暢銷書,主角曾服役於伊拉克和阿富汗,只不過道斯不像克里斯·凱爾那樣在美國人人皆知。而《血戰鋼崌嶺》的宗教意味似乎更強,尤其是那本聖經,作為重要道具一再出現(那本隨時都可能被炸飛的戰場上執意撿回來的聖經小本本!)。因此有人吐槽說,這是一部「宗教狂熱者的抗戰神劇」,事實上呢?現實中的道斯,在戰場上的開掛程度,與電影中略有出入,但是更傳奇。


除了最後一幕,梅爾·吉布夢把道斯處理成在單架中升天的神聖光環形象,其餘部分的處理相對都比較克制。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血戰鋼鋸嶺》劇照


因為信仰而拒絕在戰場上持槍,雖然在美國的二戰歷史中存在這樣一個真實人物,但對大多數人來說仍然是匪夷所思的。飽受戰友與上司的指責是一回事,更難的其實是在一片戰爭熱血中保持冷靜,這無論在什麼年代,恐怕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梅爾·吉布森花去將近一半的篇幅,來塑造人物,講他的生活背景和成長故事,以讓這個人物足夠讓人信服。


所以戰爭片以外,這也是一個自我掙扎的故事。對有些人來說,這種道德掙扎,看起來有點老派,像是50年代的電影才會認真使用的伎倆。電影前一個小時,很明顯是一系列樸素但精心設計過的觸發事件。它們可以統一用「弗洛伊德式事件」來概括,兒時被他拍了一板磚的哥哥,酗酒、暴力對死去戰友喋喋不休的父親,需要被他保護的母親,結成一張細密的網,成為道斯堅決不使用武器不殺戮的強大信仰來源。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血戰鋼鋸嶺》劇照


《拯救大兵瑞恩》後,好萊塢其實一直對二戰題材抱有熱切慾望。一方面因為此前這個略顯敏感的題材,一直沒有被挖掘足夠,另一方面,視覺特效日新月異,好萊塢對製造更劇烈更真實的戰爭場面躍躍欲試。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這一代未經歷過戰爭的人,只能將自己對戰爭的幻想,投射到上一代身上,矛盾的是,後者對戰爭往事卻並不願意提及。從這個角度,戰爭片中的現實主義,與其說是原則,不如說是實現戰爭幻想的借口。


巧妙的是,這類不願提及往事的人物,在《血戰鋼崌嶺》中具化為道斯的父親湯姆。他代表了一類典型的戰爭親歷者,他既患有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也因戰友皆戰死唯有自己倖免而患有Survivor Guilty(倖存者負罪感),所以成日酗酒,對過去永遠無法釋懷。


二戰題材的電影,所觸及的敏感地帶,對同樣有過殘酷戰爭歷史記憶的中國觀眾而言,其實不難理解。許多這樣的戰爭親歷者,多半會迴避觀看這類題材,如果拍得脫離現實,叫人懊惱,如果拍得接近真實,又會引起創傷後應激反應。


電影公映前,梅爾·吉布森曾將專門為一個名叫「Disabled American Veterans」(美國傷殘老兵)的機構放映過一場。該組織的對外負責人丹·克萊爾觀察說,出乎老兵們的意料,這部電影對戰鬥實況的展示非常符合真實情況,「甚至是他們看過的描述最準確的電影」。而且,湯姆的創傷應激的表現,能讓大多數親歷者找到共鳴。


這種代表性,大概是《血戰鋼崌嶺》在美國本土大受好評的重要原因,它畢竟不僅僅是所謂的戰爭美學這麼簡單。


(圖片來自網路)


一鍵下單新刊「今年我們笑什麼」

《血戰鋼崌嶺》:別人家的抗日神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你的名字。》:純白物哀和青春美學
什麼是無情世界的感情?
喜劇演員與喜劇人,社會身份的重新定位
冒牌高校教授,正版絕命毒師
老何與貓:監獄裡的故事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色戒》:「抗日神劇」背後的抗日女神
黨史專家:抗日「神劇」人神共憤
軍媒批抗日神劇污辱大家智商:這是褻瀆抗日戰爭!
軍媒批抗日神劇污辱大家智商:這是褻瀆抗日戰爭
韓國「抗中神劇」,比抗日神劇更雷人
黨史專家: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劇」人神共憤
比抗日神劇還「神」:二戰美軍曾用土豆擊沉日本潛艇!
抗日神劇別騙人了,抗戰初期的日本士兵,戰鬥力堪比幾個中國兵
鋼鋸嶺的殘酷與抗日神劇的歡樂
震驚你!比抗日神劇還「神」:二戰美軍曾用土豆擊沉日本潛艇!
新四軍中的抗日奇俠們 來去如風秒殺抗日神劇
比中國抗日神劇更雷人的韓劇 中國皇帝被打成獨眼龍
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戰鬥力有多高,真如「抗日神劇」中遭中國虐?
印度播放抗中神劇,比中國的抗日神劇更神奇
韓國抗中神劇:李世民被射瞎眼,比抗日神劇更牛掰!
抗日神劇地雷戰又秀下線
老王神吐槽:那些年流行的狗血抗日神劇
明朝的抗日神劇?和尚打鬼子
抗日神劇中中國功夫,打的日本鬼子鬼哭狼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