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托馬斯·謝林的學術貢獻?
最近剛剛去世:
http://www.nytimes.com/2016/12/13/business/economy/thomas-schelling-dead-nobel-laureate.html?_r=0
Thomas C. Schelling, an economist and Nobel laureate whose interest in game theory led him to write important works on nuclear strategy and to use the concept of the tipping point to explain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white flight from urban neighborhoods, died on Tuesday at his home in Bethesda, Md. He was 95.
大棋黨和國師領域的魯班,不理解謝林的思路,就是大棋局領域的「民科」。。。
50年代謝林的朋友和同事都開玩笑說他誤入歧途,幹些非主流的事情。因為之前是研究的都是工資、收入、國民經濟之類挺常見的經濟學內容,發文也是AER之類頂級經濟學期刊,行內索洛等人都非常認可他。可後來他研究方向就變了,開始關心核平衡、裁軍、毒品犯罪之類的話題,發文級別總體也下降了。比如其獲獎原因也不像其他諾獎得主基於論文,而是書。
就像樓上說的,謝林的研究和其他博弈論學者不一樣,沒有嚴格化的數學。其原因在於他的貢獻主要是將非合作博弈應用在各個領域,而他的思想是超前的,其思路被嚴格的證明是很遲的事情。比如其《衝突的戰略》是1960年出的,而奧曼對非合作博弈一般化的證明是1968年了,更別說澤爾騰了,可這只是謝林的思路之一。
這個思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謝林提到相比於一戰,二戰交戰國都沒大規模用生化武器,原因在於雙方都可以報復,因此雙方達成了和解。戰爭中雙方的某種平衡,使其在戰爭尚未結束時,就可以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至此成了非合作重複博弈解釋的經典領域,比如在《合作的進化》中阿克西羅德也提到一戰中英德前線戰壕的某種默契。很多人得知抗戰中國共雙方都曾和日本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因此價值觀都崩潰了,真是圖樣,圖森破,謝林微微一笑,這實際才是真實的戰爭。
上面提到奧曼等人對非合作博弈的研究只是謝林的一個思路,他還有很多慧見。比如謝林認為將某些非合作博弈通過分階段建立信譽,解決博弈的合作問題。這個思路直到2000年後,才被模型化為分階段二人輪流供給公共品模型加以證明。簡單地說,比如美蘇裁軍問題。如果協議是大家一次性銷毀90%的核彈,那美蘇兩方都會想如果我先銷毀了,對方不銷毀,我不是完了?於是協議就不可能被履行。可如果將協議分階段,第一次銷毀1%,第二次10%,這樣一步步來,通過分階段建立信譽,就可以很好的銷毀核武器。
謝林不但提供了各種博弈問題思路,還推廣了各種學術名詞,比如承諾可置信、報復、威脅、焦點等,這些概念成了分析各類問題的工具。典型就是核威懾的二次打擊能力,是典型的可置信報復,因此核大國之間達成了「恐怖的和平」。再比如謝林提到禁槍和核武器思路的區別在於,持槍雙方被擊中就喪失了報復能力,因此允許持槍本身就會造成大家偏向於開槍。
簡單地說,謝林和貝克爾雖然都是經濟學帝國主義的主要旗手,但二者分析現實的工具差別很大,其實謝林更像亞當·斯密,屬於直覺型天才。
※有通過口交感染 HIV 的先例嗎?
※如何評價電影《死亡筆記 Light up the NEW world》?
※2016 年,神經科學領域出現了哪些極具發展潛力的研究方向?
※生物病毒是如何進化的以及產生的?
※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意義是什麼?
TAG:知乎 |
※海沃德:小托馬斯為招攬我貢獻良多
※葛洪的歷史貢獻是什麼?
※乾隆皇帝的歷史貢獻
※詹韋連線引約什發言,理解詹姆斯為球隊的貢獻,詹姆斯賽後沉重道歉致敬
※電力技術創新應用史上貢獻第一人特斯拉如何令愛迪生、馬斯克等景仰不已
※奧斯塔彭科能否像李娜那樣 為本國的網球做出巨大貢獻嗎?
※背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為人類健康作貢獻
※楊振寧和霍金,誰對科學的貢獻更大?
※宋慧喬的聘禮、唐嫣的嫁妝,有多少是珀萊雅貢獻的?
※奧巴馬夫人致辭感謝美國博物館和圖書館的貢獻
※畢達哥拉斯對數和數學的巨大貢獻!
※契丹大帝耶律阿保機在歷史上有什麼貢獻
※孔蒂:感謝科斯塔為切爾西做出的貢獻 阿扎爾或首發
※馬衡、王國維對金石學的卓越貢獻
※羅傑·克勞利:西班牙海鮮飯是阿拉伯人的貢獻
※吉爾伯特:感謝總經理格里芬在任期間的諸多貢獻
※雷霆總經理:感激杜蘭特在這做的貢獻
※誰對NBA聯盟貢獻最大,喬丹、詹姆斯還是科比?
※斯里蘭卡總統為明生大和尚頒發弘法傑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