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一直延續到漢朝的古郪國故地
熱文推薦:望江樓:獨坐黃昏誰為伴,怎教紅粉不成塵
往期推薦:歷史上唯一可以奴役皇帝的女人:我是潘玉奴我怕誰
圖文/閱讀悅讀
(郪王城)
遠古時期,四川盆地誕生過許多部落小國。嚴格意義上不是國家,而是部落。部落之間因生存常發動戰爭,到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僅存三大古國:巴國統治了東部嘉陵江流域和川東長江一帶;蜀國佔據了四川盆地西部岷江一帶。而郪國,則依據郪江流域山高嶺峻、易守難攻的特點,歷經戰亂,竟於巴、蜀兩國的夾縫之中生存下來。
(厚重的大門,隨處可見)
換句話說,先秦時,在川渝境內有蜀國、巴國和郪國三個諸侯國,成三足鼎立之勢。
古郪國在哪裡呢?
根據史料記載,大體疆域涵蓋今大英縣、射洪縣、三台縣、中江縣等地區。
(華表)
古郪國位於四川郪江流域,並在此創造了十分繁榮的古郪文明。
一般的說法是,郪國人「面水而居,依山而葬」,在進入「天國」前都要為自己營造墓室,將自己日常生活用品大部分用土陶複製後放在墓室里。
(雕樑畫棟,只是有些陳舊和破敗了)
面水而居,這沒什麼問題,古人今人都是因水而居。說依山而葬,在進入「天國」前都要為自己營造墓室,這個理解有些牽強。
能在堅硬的岩石山體上開鑿幾十到一百多平方的墓室的,畢竟是少數人。
(防火牆)
崖墓,顧名思義,不僅藏在石頭山裡,而且是在懸崖上開鑿,營造起來要花費幾年甚至十幾年,動用成千上萬的民工,一般中產以下的階層是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財力的。
為什麼晉朝以前古人要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來營造死墓穴呢?我們的祖先起初的葬禮很簡單,將柴草裹住逝者,丟棄在荒野里即可。這樣確實省事,但有個問題,那些狼啊虎豹的,會啃食逝者,慘不忍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開始掩埋。可能這就是早期的墓穴吧。
(雕樑畫棟,只是有些陳舊和破敗了)
秦漢以來,國家大統,相對安寧,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前,人們,特別是社會上層,開始追求長生,或者往生,加之受到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響,開始講究「事死如生」,對待死者,應當如他活著一樣。這麼一來,隨葬品就豐厚起來。
墓葬與盜墓是相隨的,以前是野獸盜墓,裡面有豐厚的隨葬品了,人也就打起了主意。「十室九空」,就是這種現象。三國的梟雄曹操,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盜墓賊。
(遠眺九龍橋)
《三國志?魏書》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記載: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雕花)
(樓上欄杆都有雕花)
曹操親自盜墓,「破棺裸屍,掠取金寶」,後又建立專門盜墓的行政機構,任命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帶著人四處晃悠,有墓即挖;更可惡的是,拿走值錢的隨葬品也罷,挖出來的屍骨也不掩埋,隨意丟棄。
(走在樓上迴廊里,往事悠悠之情油然而生)
有盜墓那就有防盜墓,「崖墓」就是防盜墓措施中的一種。
在山崖開鑿洞穴作為墓室,比石頭墓更加堅固,入口處和通道里有大型條石,也就是塞石,重達數噸。盜賊不管從哪個方向,都難以進入。
(寧靜的古鎮生活)
(每一組雕花,都是一段故事)
(每一組雕花,都是一段故事)
(每一組雕花,都是一段故事)
(每一組雕花,都是一段故事)
目前郪江發現的漢墓數以萬計,而崖墓就有幾百座,可見當時郪人之富。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滅巴、蜀兩國,建制郡縣,設置巴、蜀兩郡。郪國夾在巴蜀之間,政權僥倖存活下來,而原屬郪國的地盤,卻劃為了蜀郡的一個縣,生存空間已變得非常狹小。
(古老的牆壁上印著時代的烙印)
(古老的牆壁上印著時代的烙印)
西漢政權建立以後,漢承秦制,實行郡縣制的中央統一。
史載: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巴、蜀二郡,置廣漢郡,領轄廣漢等十三縣。今射洪縣境分屬廣漢,郪兩縣。今涪江西岸太和鎮以北地區屬郪縣,以南地區及涪江東岸及梓潼江左岸地區屬廣漢縣。
(九龍橋,水天一色)
廣漢郡的設立,強化了漢朝的統治,也因此導致一個古國的徹底消亡。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等伐蜀,古蜀滅亡。
(透出歷史韻味的古院落)
同年,巴國也滅亡。
而古郪國還延續了100多年,直到公元前201年才分而治之,和平消亡。
(古鎮晨曦)
歡迎光臨企鵝號《閱讀悅讀》,你的足跡和聲音就是《閱讀悅讀》。
※望江樓:獨坐黃昏誰為伴,怎教紅粉不成塵
※蕭燕燕之一:無奈嫁入帝王家
※郪江漢墓仙鶴圖:憶君心似郪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漢墓里神樹上的猴子和鳥:巫師還是朝廷大員?
※溫潤如玉的三國美男周瑜,真是心胸狹小之人嗎?
TAG:閱讀悅讀 |
※走訪韓國街邊小攤,跟中國比起來,簡直差太遠了
※實地走訪「雄安新區」之容城縣,圖看小城將如何騰飛
※攝影師走訪世界各地拍攝出了各個國家的天然美女,竟然沒有韓國
※走訪雷明頓子彈生產線 中國差距到底有多大?
※武漢長春觀方丈一行前往新洲災區走訪慰問
※趙麗穎走訪慰問當地的留守兒童,美翻天破洞牛仔褲看呆當地小朋友
※走訪神秘地堡:丘吉爾在這裡指揮了整個二戰
※「最後一公里」是大走訪的關鍵
※文在寅偕妻走訪古村落度假 與村民一起「尬舞」嗨翻
※太虐心,我們走訪了一下蒼蠅肆虐的「外賣村」
※非洲旅行趣聞:走訪非洲原始部落的小人國
※青岩劉村的電商變遷——走訪「中國網店第一村」
※富二代攝影師走訪各國,拍攝街頭普通生活場景、人群
※日媒走訪「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現場:與中國比日本太遲鈍
※走訪最真實的海鮮天堂——日本築地市場
※非洲神秘部落,走訪原始土著
※第一次入戶走訪
※沙洲街道舉行迎七一 「大走訪」事迹演講
※走訪夜蒲女的夜生活稱,網友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