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臨帖十樂

臨帖十樂

對話古人之樂

開筆,研墨,

時疾時緩,時提時按,

訴情手札,銘印,見字如面。

而今臨帖,

亦如對話古人,走進古人慢生活。

臨帖十樂

遵行正道之樂

當代習字者,

不乏亂塗亂寫者,無法無天;

不少胡寫亂造者,無所敬畏。

唯有臨帖,問心無愧,

有骨有肉,有法有度,

道正方能持久進步,

路正才有真實歡樂。

臨帖十樂

漫遊文苑之樂

自古書家多情,文人情愫見筆墨,

《蘭亭序》的山水幽情,

《寒食詩》的悱惻悲涼,

《松風閣》的風神灑盪…

字字情、篇篇意,臨帖深處自可見。

觀史之樂

那散溢著陳年墨香的各類手札,

那斑駁不清的文雅字跡,

引領我們徜徉於歷史長廊。

簡致兩漢,魏晉風流,瑰麗盛唐,斑斕宋意,

林林總總,歷代更迭,鑒史之樂,一如臨帖。

臨帖十樂

讀帖之樂

讀帖之人,手指當空劃,樂此不疲。

迷進帖子的人,

常常是靜聽不聞雷霆風哮之聲,

心靈淡然如一泓安恬寧靜之秋水,

任由日出月落,花開花敗,

只憑讀帖養心。

臨帖十樂

靜逸之樂

臨帖宜靜,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

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

靜觀茶煙裊裊,遠觀山間迷霧,

靜逸之樂,臨帖如斯。

臨帖十樂

以書會友之樂

臨帖之書友,

暢談有題,溝通有致,切磋有比,

方得其奧妙與樂趣。

與同道之人研究筆法,探討墨韻,

其樂融融,不亦樂乎。

臨帖十樂

筆紙之樂

生宣、熟宣、半熟宣,

麻紙、牛皮紙、毛邊紙…

臨帖的輕鬆隨意,執筆於紙面隨心揮寫,

枯筆飛白,酣墨聚散,墨漲墨退,

筆紙樂趣,偶見臨帖瞬間。

臨帖十樂

勤思之樂

臨帖之建樹,源於富有創建的思考;

勤思,給臨帖創造無限可能。

二王風韻,魏碑朴茂,顏體寬博,米芾酣暢…

融會貫通之際,豈不樂哉?

臨帖十樂

進步之樂

入門須正,立志須高,路頭一差,愈鶩愈遠。

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

溯漢魏,嘗晉唐,取法乎上,方得古法。

臨帖於死去活來之際,

如大病初癒,如脫胎換骨,

那般進步之樂,簡直難以言表。

堅持臨帖,快樂如你。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 的精彩文章:

趙孟頫67歲時的小楷《漢汲黯傳》美極了,可惜在日本!
啟功手稿,美得一塌糊塗!

TAG:中國書法 |

您可能感興趣

周末秒殺——臨帖十樂,今天你臨了嗎?
臨帖點評之《喪亂帖》(十一)
臨帖點評之《喪亂帖》(十三)
臨帖的節奏
啟功說:臨帖最好臨古帖
臨帖三病
臨帖小口訣
這樣臨帖才叫臨帖——全國首屆臨帖展獲獎作品欣賞
臨帖點評之《喪亂帖》(十二)
丁酉有獎臨帖第一波,臨蔡襄手札走起!
臨帖三步,格臨、對臨、背臨
大家臨帖|李瑞清臨散氏盤
臨帖的三大戒律
大師臨帖|錢灃 行書節臨顏真卿《鹿脯帖》
臨帖的矛盾
臨帖點評之《喪亂帖》(五)
大師臨帖|王鐸 臨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從《臨張芝帖》,看大師如何臨帖!
臨帖點評之《喪亂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