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彩禮與女性教育回報

彩禮與女性教育回報

本文為 「量化歷史研究」 第119篇推送

彩禮與女性教育回報


彩禮與女性教育回報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亞洲部分地區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盛行的彩禮習俗,即結婚時新郎家庭向新娘家庭支付的一筆貨幣財產,因其為虐待女性提供了借口以及降低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談判能力,引起了大家對彩禮習俗的強烈抨擊和取消的呼聲。那麼,傳統文化習俗究竟是發展的資本還是阻礙呢?

Nava Ashraf和Nathan Nunn等人於2016年發表的工作論文「Bride-price and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for women」,利用1970年代印度尼西亞和2000年左右尚比亞大規模學校建設的衝擊,揭示了一個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在對教育政策的反應中,彩禮習俗在鼓勵父母投資女兒的教育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而言,學校建設對於提高女性教育水平,在那些實行彩禮習俗的族群比沒有此風俗的族群更為成功。


首先,作者使用2000年和2007年印度尼西亞家庭生活調查(IFLS)和1995年印度尼西亞人口調查,重新討論印度尼西亞的INPRES學校建設項目的影響。該項目於1973年開始,旨在推行一系列大規模的學校建設,緊接著的5年間,61800所小學隨之而起。早前學者Duflo(2001)的研究表明,該項目使7—12歲兒童的入學率從1973年的69%上升到1978年的83%,但這隻增加了男性的受教育年限,對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則沒有影響。


作者利用1973年印度尼西亞大規模學校建設項目這一事件作為外部衝擊,把出生在1950年與1962年之間的人當作對照組(該組樣本在事件發生前已經脫離學校,完全不受事件影響),把出生在1968和1972年之間的人當作處理組(該組樣本則完全受事件發生的影響),使用雙重差分估計方法(DID),重複了Duflo(2001)的研究,發現:她的研究中掩蓋了重要的異質性——族群的差異性影響。因此,作者整合了人種百科全書的數據,加入了族群是否有彩禮習俗異質性這一變數,採用三重差分估計方法(DDD),結果表明:在每1000名學齡兒童中增建1所學校,會使來自彩禮習俗族群中的女性完成小學教育的概率增加2.4%。這與Duflo研究(2001)形成鮮明對比,即教育項目導致的教育成本降低,會增加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但只增加有彩禮習俗族群的女性教育。


另外,作者也從其他三個方面來探討彩禮習俗與女性教育之間的關係。首先,作者發現彩禮的多少與教育程度之間有顯著的正向關係,即有彩禮習俗族群中的新娘教育程度越高,收到的彩禮數量也就越多。完成小學教育的新娘所收的彩禮會增加97%,完成初中教育的會額外增加37.6%的彩禮,完成大學教育的則會額外再增加101%。其次,來自彩禮習俗族群的女性相較於沒有該習俗族群的女性入學率顯著提高。再次,在實行彩禮習俗的族群中,父母對女兒的偏好程度會比沒有此習俗的族群高。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彩禮習俗與女性教育之間的正向關係?作者給出了兩個可能的解釋。第一、在實行彩禮習俗的族群中,父母更可能投資女兒教育,因為彩禮可以作為父母對女兒教育資本的補償,從而使父母獲得更多的教育回報,克服了父母教育投資回報的不完全契約問題。第二、與經濟學中的價格機制一樣,彩禮可以作為指導經濟決策(這裡指投資人力資本)的信息機制。通常父母對女兒的教育回報率缺乏認知,彩禮對教育的彈性可當作教育回報的有效信息。

接著,作者選取了來自尚比亞人口與健康調查(DHS)的數據,來確認上述發現是否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支持。尚比亞與印度尼西亞相似,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政府也實施過一項學校擴建項目,並且國內也有接收彩禮與否的族群之分。因此,作者進行了與印度尼西亞數據相對應的估計,發現兩者的結果基本一致。在尚比亞,彩禮習俗對女性教育有顯著的正影響,彩禮數量與教育程度之間有顯著的正向關係,有彩禮習俗族群的女性入學率相對較高,實行彩禮習俗族群的父母對女兒的偏好更強。


本文的研究證實了傳統的彩禮支付習俗有著非常重要的經濟後果,這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兩點啟示。首先,從較小的方面看,雖然彩禮習俗有很多缺點和不道德性在裡面,但在呼籲廢除此習俗時要考慮採取其他相應的有效方法來提高女性的教育;另外,從一般意義上看,本文結果表明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和習俗對大規模發展政策是否成功起了至關重要作用,因此,任何發展政策的實施需考慮文化和習俗的影響。


文章來源:Ashraf N, Bau N, Nunn N, Voena A. Bride Price and Female Education. Working Paper, 2016.


關注訂閱號的同時,我們也誠邀八方學人發送電郵建言獻策。「量化歷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對歷史研究有激情、有熱情的朋友,共同推動以量化研究方法研究經濟史,金融史、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等各類歷史題材,分享觀點,共享資料。我們的郵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聲音!


輪值主編:何石軍 責任編輯:彭雪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化歷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美國奴隸制的政治遺產
陳志武:量化歷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
降低收入差距真的需要打土豪嗎?──來自滿鐵的調查證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個人經歷與擔保貸款風險承擔
高校質量對博士生的培養重要嗎?基於納粹德國驅趕教授的證據

TAG:量化歷史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由女博士侃女性的婚姻和教育
【心籟之音】聖賢教育與凡夫教育
芬蘭教育與文化部被建議降低幼兒教育和保育費用
聖誕節背後的教育意義: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回報
奴才教育與渾蛋教育
易經與家庭和諧及子女教育(二)
錢的教育
易經與家庭和諧及子女教育(一)
北師大性教育課本遭遇校方回收、網店斷貨,兒童性教育路在何方?
讓性回歸常識:色慾與教育
教育電視台專訪歐陽暉:雙向養育開啟中國家庭教育新理念
華融道:兒童節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財商教育
親子教育:親子必看教育電影
六步教育14 兒童德育之培養,提示性、報施性、積蓄性
讓性教育趕在孩子性發育之前
再談兒童性教育(二):如何向孩子談性教育?
叔本華「論教育」——自然教育與人為教育
世紀之交《藝術教育》回訪錄
壯美草原,鴻雁的故鄉,送教之路走起:《現代特殊教育》雜誌與烏拉特前旗教育局共同主辦全國義務教育送教上門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