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羲之被二流人物王述羞辱 看破紅塵退出官場

王羲之被二流人物王述羞辱 看破紅塵退出官場


  王羲之在東晉算是一流的人物,但在殘酷的官場,只要你站錯了隊,就只能在底層混混,抬頭看著水平比你差的人爬得更快、飛得更高。


  王羲之沒想到,被一個根本看不起的二流人物踩在腳下嘲諷羞辱。對於一身傲氣的他來說,退隱山林成了唯一的選擇。


  夾在桓溫、殷浩之間

  殷浩掌權時,為了對抗「政敵」桓溫,極力拉攏名士。王羲之在一再請求下出山做了護軍將軍,不久又被任命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大致相當於中將、會稽市市長)。


  所以一般稱王羲之為「王右軍」。


王羲之被二流人物王述羞辱 看破紅塵退出官場


  位於山東臨沂的王羲之塑像。

  王羲之表面上和殷浩都是風流倜儻,視為知己。然而骨子裡面,王羲之又敬重桓溫。王羲之小時曾被王敦帶大,王敦很喜歡他,說:你是我家優秀的子弟,肯定不比阮裕(當時一名士)差。


  桓溫和王敦都是長著「反骨」的梟雄,《晉書》里就把王敦、桓溫的傳放在一起。所以王羲之內心和桓溫走得更近。


  王羲之一再寫信給殷浩,勸他和桓溫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引得殷浩不爽。然而殷浩被廢后,他又被當成了殷浩餘黨,受到冷落。


  一件事成了導火索,那就是他和王述的矛盾。


  王述屬於大器晚成型

  王述屬於太原王氏,在北方,太原王氏地位一直高於琅琊王氏,但由於王導南渡的赫赫功勛,琅琊王氏後來居上。


  王述的父親叫王承,後人沒幾個聽過他的名字,但當時是個「天王巨星」,被稱為「東晉初年第一名士」。實際上天天吃飽了沒事幹,只是淡泊名利,談那些雲里霧裡的玄言。


  王述和王羲之的童年非常相似:1、年幼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2、性格內向,不怎麼會說話。


  不過他更慘,王羲之13歲開始成名,他一直到了30歲,還默默無聞,被人當成是痴呆。唯一的伯樂是王導,經常稱讚他。但是他不僅不感激,還不給恩師面子。王導高談闊論時,滿座賓客都拍手:講得真好啊。


  王述面無表情地說:人又不是堯舜,怎麼可能每句話都對。

  王導也不生氣,和顏悅色地向他道歉。


  他有三件事情,在當時可以上「頭條新聞」。


  他擔任第一個官職是宛陵(今宣城)縣令,可能是從小窮慣了,在任上貪污受賄。「紀檢部門」也很誇張,列了1300多條罪名起訴他。


  王導派人狠狠地訓了他一頓。

  從此,王述洗心革面,180度大轉彎,又出任市級高官,清正廉潔無人可比。朝廷給他的賞賜,他一分錢不留,全部分給親戚朋友;家裡老房子一住就是許多年,沒有重新裝修,沒有添置新物,一直到死。時人都讚歎他是「奇人」。


  第二件事情,朝廷如果任命他新的官職,他想就要,從來不說客套話。如果推辭了,那就是肯定不要這個職位。


  他的兒子叫王坦之,名氣相當大,勸他:你是不是要謙虛一點?


  王述說:你認為我不勝任嗎?


  王坦之答:不是。但辭讓是傳統的美德。


  王述說:既然能勝任,為什麼要辭讓!別人都說你比我強,但你肯定比不上我。


  第三件事,謝奕性情粗暴,一次對王述很不滿,用粗話、惡毒的話痛罵他。王述一句話不說,起身面壁,一動不動。謝奕罵了半天,轉頭離去,他才回到座位上。


  人們紛紛稱讚:有涵養、真男人。


  王羲之和王述積怨很深


  王羲之始終看不起這個「笨頭笨腦」的「二流人物」。但王述的名氣越來越大,王羲之越來越恨,氣得爆棚。


  王述曾經任會稽內史,因為母親去世,他回家守喪。繼任者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經常說:今天要去王述家弔唁,實際從來不去。王述每次聽到外面有鼓角之聲,都以為王羲之要來了,急忙命令僕人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但都失望至極。


  一次王羲之突然來到他家門口,王述趕緊穿好衣服出去迎接,卻看見王羲之門也不進,揚長而去。此後幾年,王羲之一直沒有去拜訪。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殷浩被廢后,王述服喪期滿,調任揚州刺史,做了王羲之的頂頭上司。為什麼會讓他任省級高官呢?因為桓溫和王述是親家,桓溫的女兒嫁給了王坦之的兒子。


  司馬昱為了巴結桓溫,起用了王述。


  王羲之在家裡氣得發瘋,失去了理智,大罵兒子們,說:正因為你們不如王述的兒子,我的職位才比他低。


  已經完全語無倫次。王述的兒子王坦之才華橫溢,但王羲之的兒子們王獻之、王徽之也不弱。


  王述上任後,走訪了會稽郡所有的領導,視察了每個角落,卻繞開了會稽郡的最高長官王羲之。臨走時,和王羲之只說了幾句就轉身離去。後來不停地派人督查會稽郡的各項工作,刑事的、民事的,搞得王羲之手下的官員疲憊不堪。


  王羲之相當於不停地被人扇耳光,他一向清高孤傲,怎麼能受得了。


  他做了一個奇怪的決定,派人到建康去,請求把會稽郡從揚州單獨划出去,單獨成立一個越州。但他派去的使者口才太差,陳述理由時,說得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一時成了笑柄,上了「娛樂版」的頭條。


  355年,也就是蘭亭之會兩年後,王羲之終於心灰意冷,發誓不再踏入官場。從此,53歲的王羲之過著優遊自在的生活,登山泛海,基本只忙一件事——採藥,常常不遠千里,足跡踏揚州。他嘆息說:我將來肯定要快樂死。


  朝廷見他去意已決,不再徵召他。361年,59歲的王羲之在會稽去世。


  《蘭亭集序》動人心魂


  最後再次回顧一下他的《蘭亭集序》,這篇不僅是「天下第一行書」,整篇文字也是玲瓏剔透、清新優美,雖然是名士,但否定崇尚虛無,主張積極入世;對生死的感懷嘆息,動人心魂。


  試舉其中幾句;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意思為:過去喜歡的東西,轉眼間,已成舊跡,不能不讓人無限感慨。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終有完結!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麼能不讓人悲痛呢?


  當時有人稱讚《蘭亭集序》可以媲美西晉石崇的名作《金谷詩序》,王羲之感到很榮幸,面有喜色。隨著時光的流逝,《金谷詩序》的光芒一點點暗淡下去,《蘭亭集序》卻在無際的星空閃爍,化成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永恆。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顧城談薛寶釵:看破紅塵 卻又活在紅塵
出家為尼:嫁給三位皇帝的女子看破紅塵卻被殺害
顧城談薛寶釵:看破紅塵,卻又活在紅塵
馬伊琍看破紅塵憤然出家?
出身貧寒,比成龍李連杰厲害,因一角爆紅全國,為情看破紅塵為僧
劉德華被她迷倒,周潤發為她自殺,她卻看破紅塵帶髮修行
北朝皇后出家之謎 真的是看破紅塵嗎?
韓前總統朴槿惠出席第67場公審,直面鏡頭神情淡然疑似看破紅塵!
周公解夢之夢見脫俗 看破紅塵世俗的解析
看破紅塵 要般若智慧
盤點看破紅塵的十大女明星 是什麼讓她們看破紅塵
第六世卓格活佛:看破紅塵然後出家
著名歌手張韶涵發文看破紅塵?感嘆願意當綠葉「凋零也是種美」
看破紅塵的感悟句子
劉德華迷戀她,周潤發為她自殺,她卻看破紅塵帶髮修行
看破紅塵的詩句
紅樓夢柳湘蓮看破紅塵居然是因為這個?
富家女看破紅塵選擇森林隱居,
在事業巔峰期看破紅塵出嫁的六位女明星,最後一位已駕鶴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