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作者|閔思嘉,「文慧園路三號」形象代言人

一部拍生孩子的紀錄片,我們能夠想像到它的很多樣貌。它一定是血腥的,也顯然是痛苦的,它一定飽含敬畏,當然也滿載現實。


因為生育,是自然給予女性的饋贈,但從宗教意義上來講,它又是以「流血」和「疼痛」為折磨的的懲戒,標誌著女性生育能力的月事亦是如此。而在以「家庭」為社會最基本單位的現在,生育的痛苦與喜悅,或許也並不是只由女性來承擔了。丈夫、父母乃至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也都承受了起了「生育」所帶來的種種附加元素。


因此,「生育」這件原本單純的行為,搭載上了更為複雜、更為多元的現實困境。而當我們都去關注女性在生育上所遭受的痛苦之時,我們可能就會忽略掉這些現實模糊的面貌。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片中充滿各種震撼性的出生鏡頭


《生門》就是這樣講述了「現實」的影片,它不僅在題材上足夠現實——記錄分娩的整個過程,還在反思上足夠現實。這種反思體現在《生門》的拍攝對象的選擇上。在連續跟拍了700多天,拍攝了40多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誕生之後,《生門》選擇了4個家庭作為電影的主要部分。這4個家庭都是高危產婦和早產兒的案例,這樣的情況則意味著高額的治療費用,以及遊走在生死線邊緣的剖腹產手術。


在這樣的選擇之下,《生門》中四個故事就又往現實逼近了一步,雖然這種逼近,是帶有某種選擇性的,是指向貧困和苦難的。但是這種逼近,也是最為殘酷,失卻尊嚴,連拍攝者的道德性都要受到拷問的。


對於普通正常的生育來講,分娩加上住院費用只需要2000元上下,但到了胎盤錯位、疤痕子宮這樣的高危產婦+早產兒的案例身上時,光是剖腹產的手術費用就要5萬元,這還不算早產兒出生之後在保溫箱中高達數10萬元的費用。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錢,生男孩,成為了《生門》中最常出現的字眼。


《生門》分別講述了4個這樣的家庭。


天性樂觀,金錢上沒有太多困難,執意要保住子宮,卻在手術中差點死去的的夏錦菊。

身患糖尿病,懷了雙胞胎,隨時有可能大出血,手術費用要5萬元卻連5000塊都拿不出來的陳小鳳。


為了不被村裡人嘲笑,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同樣經濟困難也執意要第三胎生個男孩的曾憲春。


胎兒疑似不健全,擔心人財兩空,家人執意要引產的李雙雙。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這樣看下來,《生門》所講述的話題的領域,早就超出了「生育的痛苦」、「母親的偉大」這樣的界限,而是直接指向了現代國度中掙扎在階級底層的群體。


拿不出錢來的張小鳳家庭,想要借用醫療保險體制報銷未果、嘗試用農村房屋抵押貸款卻受到制度限制,即便最後借用民間高利貸補齊款項,也只夠手術費用而已,早產兒雙胞胎的花銷和未來依舊是個未知數。


執意要「生男」的曾憲春家庭,則幾乎代表著最廣大的鄉間村落群體的生育觀念——「我們農村和你們城裡不一樣,如果家裡沒有一個兒子,一定會被看不起的,他們甚至還會罵你、欺負你。」


夏錦菊為了保住子宮幾乎喪命。


而在李雙雙家庭這裡,孩子的生命被折算成百分數字,與手術費用放到一起權衡著性價比。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就此,《生門》彷彿真的變成了一道門。門的這邊,是病床上母親的掙扎與分娩的痛苦;門的另一邊,是龐雜現實凋敝與冷酷的一面。母親的痛苦是實在的苦痛,或許只在孕育和分娩的前後時刻。但現實的可怖卻形成了綿延不斷的時間長河,在新生命即將到來的時刻抹去了所有人的尊嚴,並一直持續著。李雙雙的家庭,連用一支葯,都要小心計算著這個數字究竟值不值。


我們完全可以設想,相同的案例如果發生在經濟尚可的城市族群身上,一定會是另一番景象。至少它會在「消費能力足以承擔這一切」的偽飾之下,不那麼毫無尊嚴、不那麼指責體系、也不那麼詰問人倫。當然,它也必定不那麼戲劇化和電影。曾經導演過艾滋病紀錄片《好死不如賴活著》的陳為軍導演,在「現實的戲劇化」方面,顯然有著極強的把控能力。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生門》這樣對苦難階級的紀錄,很容易讓人想到已經去世的紀錄片導演米歇爾·格拉沃爾


格拉沃爾以拍攝「貧窮美學」的「全球化紀錄片」三部曲而聞名,《妓女的榮耀》把鏡頭對準了泰國「金魚缸」、 孟加拉貧民窟妓院、墨西哥紅燈區妓女的生活,《工人煉獄》則紀錄了世界五地生活在體力勞動金字塔最底層的體力勞動者。片中來自階級、身份與族裔的苦難,和《生門》中貧窮的困窘、重男輕女的生育觀念有著微妙的相似性。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妓女的榮耀 Whores Glory (2011)


所以,《生門》相對於生育的艱難而言,講的其實是階級的苦痛。


這是只會發生在特定階級群體上的故事,也是只會發生在特定階段群體身上的苦難。


當然,普通母親的痛苦亦是無法忽視的,生育的痛苦與偉大,共存在每一個母親身上,只不過《生門》從40多個家庭中選擇出來的這4個,有著更為多元、複雜而具有現實批判的意旨。它真正放大了現實主義題材式的紀錄,將「生育」從生育的單純意義中抽離出來,以現實主義式的命題放大了「門」的象徵意義。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門」一方面意味著新生命的誕生,一方面也意味著相關人群社會角色的改變。他們成為母親、成為父親、成為需要承擔生命意義與責任的、變換了身份的人。「生育」也就不再只是單純的新生喜悅或新生期待,而是步入了時代洪流和社會的文化環境中,因為背景、身份、階級的迥異而擁有了迥異的苦難。


這才是《生門》作為一部紀錄片最大的現實意義,它認可生育的偉大,也直面生育的現實,它將生育放到了那曾被我們忽視的環境中,讓我們重新連接起生活與環境的關係,這是十足誠懇,也十足冷靜的紀錄精神與紀錄態度。

這部電影講的遠不是生育的艱難,而是階級的苦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慧園路三號 的精彩文章:

呂克貝松談吳亦凡:他經常會被十幾歲的小女生包圍
這部豆瓣9.4的超高分熱劇登上大銀幕,紀錄了人世間最美的景色和靈魂
漫威再強的黑魔法,也擊不破好萊塢這個橡膠圈
沒有高科技,照樣可以拍出如此動人心魄的科幻電影
《黑鏡》第三季虎頭蛇尾,距離神劇還尚有距離

TAG:文慧園路三號 |

您可能感興趣

這部電影最多給三星,不然我的良心會痛的
這部島國的漫改電影不僅尺度大,而且變態程度真的把我驚到了
這部貌不驚人的電影,拍的真是生動
就算不是《生化危機》的粉絲,這部電影也絕對值得你一看
很多人,尤其是男生,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
這部看似「什麼也沒發生」的電影 卻攪的人心緒難平
關於愛情的電影這幾年沒有這部更貼近生活,還原真實了,不撕逼,不落俗,不做作
這部有關充氣娃娃的電影不在於尺度,而在於痛點
這部惡搞無極限的電影,腹肌笑出來了
不被這部電影打動,真的很難!
還是別看了,這部科幻大片能讓你的電影挑剔度連蹦三級!
這部不需要女主的戲,竟是國產電影的希望?
又劇荒了么,這部重口味電影不會讓你失望的
女神又露了,但決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
能看懂這部電影的人,或許才是最危險的一群人!
他,是我看這部電影的唯一理由,但是
異星覺醒:這部有超多不能過審內容的恐怖片,居然還很無厘頭
有的電影是給自己看的,有的是為了撩妹看的,比如這部
當你覺得婚姻生活枯燥乏味又不堪,何不看下這部影片,生活沒有那麼累,珍惜愛情,珍惜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