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2016年12月5日至7日,由中山大學中文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王霄冰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在中山大學中文堂召開。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首席專家王霄冰教授介紹項目情況


該項目旨在挖掘、整理和研究德國、瑞士、奧地利、法國、英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美國等國主要博物館和圖書館所收藏的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民俗文物,並最終以影印本、專題研究成果和資料庫的形式呈現,為民俗學、歷史學、文物學、文獻學等相關學科提供基礎資料。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會議現場


出席本次開題報告會的特邀專家有來自中央民族大學/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的陶立璠教授、浙江大學的吳宗傑教授、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的鄧啟耀教授、何國強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的黃天驥教授、楊權教授等。中山大學科研院基礎研究管理處袁旭陽副處長、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李煒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與會專家聽取了首席專家王霄冰教授有關該項目立項背景、研究宗旨、總體框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預期成果等的全面陳述後,對該項目的成功立項表示了衷心地祝賀。他們在充分肯定項目研究價值的基礎上,從各自的學科背景以及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經驗出發,針對首席專家提出的研究思路和具體計劃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外藏珍稀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整理、研究暨資料庫建設」開題報告會成功舉辦


參加開幕式的領導與專家合影


課題組成員黃仕忠教授(中山大學)、白瑞斯教授(中山大學/德國波恩大學)、松尾恆一教授(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李揚教授(中國海洋大學)、何紅一教授(中南民族大學)、趙彥民副教授(山東大學)、斯琴博士(內蒙古農業大學)、李剛總工程師(北京中研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梁青博士(湖北大學)、劉蕊博士(中山大學)等2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並就項目的開展、時間計劃和具體分工等問題展開了熱烈地討論。課題組成員們紛紛表示,該項課題研究任務繁重、艱巨,需要團隊成員精誠團結,懷著學術奉獻的精神,不計個人得失地去完成。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為了搶救流落海外的民族文化遺產,項目組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學者加入其中,共同為我國的文化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文來源:中國民俗學網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中國 的精彩文章:

「二十四節氣」是科學還是文化?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嗎?
文化時間,色彩斑斕

TAG:民俗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化遺產》刊發「日本藏中國民俗文獻與文物資料的 整理與研究」專題
楠書房第82期會講《美國的中華文物收藏與博物館建設》
2017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 古玩藝術品盛會
2017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傳承成國策、國家文物局今年重點推動民間收藏文物鑒定、李寶宇總裁親帥董事會部分核心成員赴藝融網考察
海外利益集團:利用中國文物管理「漏銅」 大肆掠奪中國文物財富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2017中國,北京文物國際博覽會
海外各國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文物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開幕
讀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國寶文物
中國國家南海博物館獲贈十件海外迴流文物
24件中國珍稀文物亮相倫敦
一周文化盤點: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國博開展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珍藏的中國文物
世界讀書日 | 推薦20+宇宙天文物理自然科學類書籍
陝西省文物局領導會見英國文化大臣
2017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以及北京保利中心展拍會
日本國立博物館所藏重要中國文物瓷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