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從 西元前123年馬宜山誘敵戰開始,到後來元帝時代昭君出塞,匈奴歸附,漢匈戰爭整整打了九十年。

中華民族以巨大的犧牲為代價,取得了對匈奴戰爭的最後勝利。這是一段段也許使我們蕩氣迴腸的歷史.包括著我們的光榮,理想和血淚相連的感動.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他們來自不同的時代,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歷,這卻不是我們應當牢記他們的原因,重要的是 ,他們在最需要的時刻選擇了戰鬥,在最危難的時刻選擇了拼殺與死亡.他們之中的少數人成為我們今天依然念念不忘的英雄,但是更多的人卻長眠在蹉跎歲月的深處,而他們的驕傲與苦難,縱然經過了千百年歲月的洗禮,卻仍然在今天人的心中,激蕩起無比壯闊的波瀾. 而那些抗匈名將們,更有多少我們今天應該記取的名字。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1,晁錯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削藩削掉了自己腦袋


把他歸為抗匈名將也許有些過分,因為他畢竟是個文官。況且晁錯生活的時代,正是漢朝忍辱負重,忍受匈奴欺壓的時代。但是談到漢匈戰爭,這個人一定要首先提出來的,因為正是他力派眾議所進行的一系列軍事改革,才最終使漢軍在戰鬥力和裝備上確立了對匈奴的絕對優勢,最終完成了反擊匈奴的壯舉。


晁錯對漢朝軍隊建設的貢獻有兩點,第一是軍事制度上,第二則是在騎兵建設上。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在軍事制度上,晁錯可以說是中國 軍事「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第一人,與堅持黃老學說,苟安和平的眾多守舊大臣不同,晁錯體現了高人一等的戰略眼光。他在天下承平的文帝時代就上書皇帝,坦言漢匈必有一戰。整頓軍備為當務之急,并力薦名將周亞夫。此外,在軍隊改革上,他提出了許多建設性觀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漢朝中 央軍由義務兵改為職業兵。他深知,以中原農民為主組成的漢軍,若要與以馬為家的匈奴騎兵抗衡,非職業兵無法提高戰鬥力。在他的力主下,漢朝建立了完備的職業兵制度,精選邊地農家子弟為兵,以20年為服役期,世襲服役。並賜予優厚待遇。這樣就在國內建立許多了許多以農民家庭為主的世家服役兵家族。這些被挑選為世家兵的家族,他們長年生活在邊境地區,對匈奴騎兵的戰術風格非常熟悉,而且多數家庭與匈奴有血海深仇,求戰意識極強!而根據世家兵的條例,其家中孩子自小就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並以反擊匈奴為終生信條。以殺敵立功為榮譽。而且每年各世家兵都要舉行大比武,成績差者被淘汰,成績好者則受到賞賜。這就使漢朝建立了一支全新的擁有超強戰鬥力的常備軍。我們可以看到,漢朝軍隊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備國家軍隊性質的部隊,無論誰帶兵都可以保持超強的戰鬥力。這與後來宋朝的岳家軍和明朝的戚家軍等帶私家軍性質的武裝形成了本質區別。即使是西漢後期朝政腐 敗,軍隊依然保持了超強的戰鬥力,這一切,都是漢朝軍事制度的保證。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晁錯的另一個貢獻是在騎兵建設上,草原決戰,騎兵是主要決勝手段,漢朝騎兵弱於匈奴,主要原因有三,即馬匹少,戰鬥力低,戰術觀念落後。職業兵制度可以解決戰鬥力問題,但馬匹與戰術觀念問題卻要有新的政策來解決。在晁錯的主張下,漢文帝下詔實行馬政,鼓勵民間養馬,使漢軍擁有了充足的馬匹資源。但是,漢朝馬種與匈奴的差異卻嚴重製約了漢朝騎兵的發展,為此,晁錯提出建議,漢朝政府每年用大量的金錢招募匈奴牧民南遷長城屯墾,漢朝政府賜予大量的土地和金錢,條件是他們為漢朝訓練騎兵。同時運用種種渠道從匈奴購買戰馬。不要小看這一方略,這一方略對於一直自稱***的大漢政府來講,要接受下來需要多大的勇氣。但這一方略的實施可以說給了漢軍以天翻地覆的變化,漢軍從此在戰略觀念以及作戰方式上都有了一次洗腦式的更新,其戰鬥力則是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後來晁錯雖然蒙冤被害,但他的這套思維卻被繼承下來,從而為漢軍的壯大奠定了基礎。

也正是在以晁錯為首的一批漢朝戰略家的努力下,漢朝建立了可以與匈奴抗衡的強大騎兵部隊,從而為漢朝反擊匈奴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2,李廣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李廣難封 難封


若要問匈奴最懼怕的漢朝將軍是誰,不是為漢朝贏得抗擊匈奴第一場勝利的衛青,也不是殺敵十多萬的少年英雄霍去病,而是飛將軍李廣。李廣可以說是漢朝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和悲劇命運的將領,他的才華和遭遇,至今還讓人唏噓不已。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李廣可以說是生不逢時,文帝時代信任老臣,李廣正值少年郎,景帝時代重文輕武,李廣卻是武中將,武帝時代偏愛青年將領,李廣卻已經白髮蒼蒼。由於官職卑微,李廣一直戍守在抗擊匈奴最前線上。文帝景帝時代,他屢次與匈奴發生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他的作戰經驗也為漢朝提供了寶貴的財富。而他的威名也為匈奴膽寒。後來漢匈開戰,匈奴幾乎都是把精銳部隊投入到李廣所在部隊,這也是李廣對匈奴戰績不佳的一個客觀原因。但是,在西漢前期,正是由於以李廣為代表的一代軍人的奮勇作戰,才遏止了匈奴的侵略野心,使他們不敢過分南下侵擾,為漢朝反擊匈奴的準備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與漢朝其他將領不同,李廣可以說是一個匈奴化了的漢朝將領,他的帶兵特色和作戰方略都有很強的匈奴特色,比如軍令寬延,逐水草而居。作戰勇猛,精於騎射,但缺少了漢朝軍隊所特有的紀律性和整體性特色。而漢軍對匈奴的優勢,正在於嚴格的紀律性和協同作戰能力。這正是李廣之所以無法在對匈奴作戰中建功的重要原因。在汲取了別人長處的同時,卻屏棄了自我的優點,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李廣戰史中最精彩的戰例有兩次,一次是西元前127年的出擊戰,一次是兩年後的河西會戰,第一次,他率一萬大軍被匈奴單于三萬主力合圍,幾乎全軍覆沒,卻也使匈奴遭受了同樣的殺傷,並使得衛青可以穿越匈奴兩路主力的空隙,直導匈奴後方。第二次,他的四千先鋒隊被右賢王四萬主力包圍,鏖戰六天,全軍只剩四百人,卻有力的配合了霍去病西出酒泉,痛擊渾邪王。從兩次戰役中可以看出李廣的特點,作戰勇猛,衝擊力迅速,戰鬥力強大,卻多為以硬碰硬的打法,缺少戰術的變通,且貪功戀戰,易於本隊脫離,造成被敵人包圍的不利局面。相比之下,霍去病則聰明的多,在匈奴改變部署的情況下毅然改變行軍路線,直導其薄弱環節,終取得完勝。平心而論,李廣是一個優秀的將軍,但他是一個將才,而不是一個帥才。其單兵作戰能力勇猛,卻缺少通觀全局的能力。他可以說是一個好的先鋒,好的將軍,卻作不成一個好的元帥。後來漠北決戰,衛青令他從側翼出擊,從軍事角度講,並非是看輕李廣的才華,而是為了更好的發揮李廣作戰衝擊力強,運動迅速的特點,可惜天不助李廣,一場沙暴毀滅了李廣最後的機會,也使他遭受了橫刀自刎的悲慘結局。但是,作為一個將軍,他將永遠得到我們的尊重。


3,衛青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衛青並不是殲滅匈奴最多的將領,但是他確實漢匈戰爭里貢獻最大的將領。漢朝反擊匈奴的第一個勝仗就是衛青打的,龍城戰役雖然只消滅敵人七百人,但卻粉碎了許多漢朝主和大臣卻宣揚的「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使漢朝將士樹立了必勝匈奴的堅定信念。


把衛青這樣出身的人提拔成將軍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儘管其有外戚的身份,但也必然會遭到巨大的阻力。但是漢武帝卻體現了一個英明君主的膽略和氣魄。衛青也不辜負他的希望,以一次次勝利回報了朝廷。事實上,漢軍之所以強大,與漢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除衛青外,漢軍還有一批出身低微的將領,甚至還有趙破奴這樣的匈奴人,他們都為漢朝作出了卓越貢獻。此外,在統兵上給將領以極大的信任和自主權,這也是之後的朝代特別是宋朝所不能比的。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衛青帶兵的最大特色就是將漢朝軍隊協同作戰能力發揮到極點。漠北之戰就是戰車與騎兵相互協作的典範,此特點有效的發揮了漢軍裝備上的優勢,揚長避短,有效的打擊了單一兵種作戰的匈奴。此外,衛青作戰極為謹慎,每戰都作到部署周密,盡量減少自己軍隊的傷亡,有效打擊敵人。在攻打白羊地和收復河套的戰鬥中,他幾次推遲攻擊時間,以極大的耐心等匈奴陷入合圍,漢軍形成絕對優勢時才聚殲敵人,真正做到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然而,也正是由於他的謹慎,使他的殲敵人數量始終不如霍去病。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可以說,衛青是一位人品與才華具佳的將領,他性格謙和,禮賢下士,從不居功自傲,體恤士卒,因此很得部下的擁戴。這樣的將領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稀少。也許這與他自小貧苦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他去世後,漢武帝為他修築的林木茂密的陵墓,也許正象徵了他謙謙君子的品格。


衛青最被人熟悉的戰例是漠北大決戰,可以說這是一場把他的智慧與勇氣發揮到極至的戰鬥,他在戰鬥中體現了他謹慎小心的作風,和關鍵時刻超乎尋常的果敢。當時的一切作戰條件都於他不利。漢軍遠征作戰,鞍馬勞頓,匈奴以逸待勞,且背水一戰,士氣高昂。並集中了所有精銳部隊。為出奇制勝,衛青令李廣從側翼出擊,誰想李广部兵馬又迷失方向,失去聯絡。這等於是漢軍大戰未開先自損三千鐵騎。面對種種不利條件,衛青制定了固守的戰略,以堅固的戰車防禦抵擋匈奴騎兵的衝擊。在苦苦支撐一天一夜後,急噪的單于終於拿出了其所有精銳。而當黃沙突起的時候,衛青卻展現了他少有的果斷一面,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命令主力部隊迅速進 攻,在匈奴陣腳已亂的情況下發動突襲,終使得匈奴完敗。單于只帶三百衛隊逃逸。漠北決戰殲滅匈奴軍三萬多人,俘獲匈奴數萬,堪稱是漢匈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從此,漢朝取得了對匈奴戰爭的主動權,匈奴則退縮在大沙漠以北,再也無力發動南侵。儘管這一戰績不及霍去病的狼居山戰役戰果輝煌。但它對漢朝匈奴的戰爭卻是決定性的。


4,霍去病


霍去病將軍可以說是當代許多青年人崇拜的偶像,他少年得志,平步青雲,22歲就指揮了決定漢匈戰爭命運的狼居山戰役,將匈奴左賢王部隊幾乎趕盡殺絕。18歲從軍,與匈奴共經六次大戰,殲滅俘虜敵人累計達十五萬,幾乎是他的舅舅衛青的一倍,而他的英年早逝,又使得多少人扼腕長嘆。電視劇《大漢天子》里,漢武帝一聲長嘯「還我冠軍侯」,聞者多少人仰天長嘆,淚如雨下。


霍去病可以說的是幸運的,他外戚的身份使他得以在十八歲就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作戰風格更是以游牧為生的匈奴人的剋星。實際上,以霍去病的作戰特點,倘若是在中原作戰,面對縱橫交錯的堡壘,一般是不起??一把架在匈奴人脖子上的鋼刀!霍去病作戰最顯著的特色就是進 攻,以猛虎下山的氣魄衝垮敵人,以最快的速度聚殲敵人。與李廣不同的是,霍去病的作戰頭腦極其清醒,他可以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下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抓住敵人最薄弱的環節給以痛擊。使匈奴在最短的時間裡遭受最慘重的損失。更值得稱道的是,霍去病作戰並不以奪取敵人的地盤為目的,更多的則是以打擊敵人的自信心和最大程度殺傷敵人為作戰目標,並徹底摧毀敵人的生產能力和經濟能力。這種以打擊敵人精神力為目的的作戰手段,直到以進入現代化戰爭的今天依然被人沿用。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漢軍與匈奴軍相比最大的弱點就是在機動性上,漢軍遠程奔襲能力差,且過度依賴後方的補給,自身也攜帶大批輜重,這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漢軍的機動作戰能力,使漢軍長年難以深入大漠追擊。而霍去病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他的作戰可謂是迂迴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迴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手對其實行毀滅性打擊。兩次河西會戰,其所部兵馬放棄輜重物資,輕裝速行,就地取食,趁匈奴立足未穩的機會迅速發動主力決戰。一舉將其徹底殲滅,斬斷匈奴右臂。所謂的就地取食,就是對匈奴後方進行搶掠,以補充軍需物資。這一方略不但解決的自身的補給問題,而且最大程度的打擊了匈奴的生產能力。使匈奴的經濟遭到極大摧毀,從而使漢朝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確立了對匈奴的絕對優勢。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史書上對霍去病的作戰過程記錄的十分簡略,但是僅僅從這隻語片言里,我們也足以想像戰鬥的艱苦和霍去病用兵的巧妙,第一次河西戰役,南路軍張騫行動緩慢,李廣隻身被圍,霍去病毅然改變原有作戰計劃,冒險從渾邪王的地區直插過去。當時霍去病只有一萬兵馬,而渾邪王與休屠王兵馬合計不下六***。霍去病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搶在敵人主力部隊集結以前迅速突進,各個擊破。使得匈奴人雖然不斷調兵遣將,其兵馬卻只能象羊羔入虎口一樣被漢軍一隻一隻吃掉。更為重要的是,此戰從精神上徹底摧毀了匈奴兵的抵抗力,使其畏懼漢軍如虎,後來第二次河西戰役,匈奴軍幾乎失去抵抗,被霍去病一路追殲屠殺,損失高達三萬兩千人,是第一次河西戰役的整整四倍。後來渾邪王歸漢,所部四萬兵馬中有親匈勢力發動叛亂,霍去病僅用一萬兵馬就將其收服,斬首叛亂者八千人,使渾邪王徹底歸降。此事件在漢匈戰爭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此後,匈奴投降漢朝者日益增多,大批匈奴牧民也南遷長城請求內附,匈奴勢力日益土崩瓦解。後來漠北會戰,霍去病一路急行軍,在深夜時分鑽到左賢王眼皮底下,拂曉發動攻擊,一日之內消滅匈奴七***,將匈奴左賢王部隊幾乎滅族。至此,匈奴左右賢王兩隻臂膀被徹底斬斷,只剩下匈奴單于懸孤漠北。勢力江河日下。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今天人們對霍去病還有眾多的詬病,如指責他對士兵疾苦置若罔聞,指責他性情狂傲,奢侈腐化,冷血無情,事實上,很多的評價都是過分的。說到對士兵的體恤和為人,假如霍去病真的不通情理,那他的部下又怎會誓死為他效力,酒泉慶功的一幕,他將御賜美酒分與全軍痛飲,其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情懷令人感佩。而所謂的奢侈腐化,則是生活上的小節和習慣,又何必強求呢!重要的是,他是漢匈戰爭里殲滅敵人數量最多的將領,只此一項,他就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


5,趙充國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霍去病和衛青去世了,匈奴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在漢朝方面,由於漢武帝的好大喜功,奢侈淫逸,使漢朝財力大為虛耗,加上漢武帝晚年昏庸,朝政日益腐 敗,使得漢朝對匈奴的幾次戰爭都是勞而無功,還搭上了將才李陵。事實上,這段時間漢朝對匈奴戰績較差,不是由於匈奴已經恢復實力,而是漢朝自身的問題,比如漢武帝用人不當,長年大興土木建設消耗財力,以及政治制度日益腐化,朝廷內部派系林立等原因。這些問題並不是由於打匈奴的政策造成的,更多的是因為其內政失策的原因。今天有人以漢武帝晚期對匈奴戰爭的幾次失敗為借口,說什麼發動對匈奴的戰爭是造成漢朝衰落的原因,這是極端錯誤的看法。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事實上,漢武帝晚年幾次對匈奴戰爭的失敗,除了最後一次李廣利被俘全軍覆沒外,其他的兩次漢軍損失都不大,可以說是與匈奴戰成平手。最後一次還是在漢軍節節勝利的情況下漢武帝抄了李廣利的家,才導致軍心浮動,兵敗如山倒。這一時期由於朝政腐 敗,馬政廢除,稅收減少。使漢軍在騎兵數量和裝備上都無法和衛青時代相比。但即使這樣,匈奴依然無法恢復其在漠南的勢力,只是疲於奔逃苟延殘喘而已。



西漢抗擊匈奴的戰爭史,一段雄壯宏偉的衛國戰爭史詩



這一時期,漢軍有一位在才能上不亞於衛青霍去病的將軍,他就是趙充國。事實上趙充國是不幸的,他比霍去病年輕四歲,卻與霍去病戰鬥在同一時代,這使得他的才華長時間被埋沒。後來李廣利二征匈奴戰役,他率三千騎兵從側翼出擊,保證了大部隊成功突圍,而自己所部兵馬卻僅余百人,此戰他一舉成名,從此青雲直上。


在漢武帝的時代,由於李廣利的存在,趙充國一直沒有機會展示他的帥才,直到漢武帝去世,他才被委以重任,此時他卻已經白髮蒼蒼。用大器晚成來形容他並不過分。然而,趙充國卻以其謹慎的用兵態度和高超的謀略,拱衛了大漢朝的疆土。昭帝時代,匈奴勢力衰弱,漢朝的主要敵人已逐漸由漠北的匈奴人轉為河西的羌人。羌族野心勃勃,企圖取匈奴而代之,可惜,他們遇見了趙充國。三次討伐羌族的戰役,漢軍大獲全勝,成功的摧毀了羌族勢力,保證了河西走廊的安全,使西域與中華連成一體。


與衛青霍去病相比,趙充國體現了他獨特的作戰特點,即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在作戰方略制定上極其謹慎,反覆斟酌,「百聞不如一見」正是他的名言。這種謹慎的態度也使他的部隊很少遭到重大傷亡。此外,與霍去病以破壞為目的的打法不同,趙充國則主要以「攻心」為上,他的部隊紀律嚴明,所過之處極少擾民,收買人心,使敵人成心歸附。作戰中善於從敵人內部進行分化瓦解,作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分化匈奴,將其分裂南北兩派的方略就是他提出的,並最終得以實現。二攻羌族之戰,面對羌族與匈奴聯合的不利局面,他使用手段挑撥二者關係,迫使匈奴坐視羌族被圍困而不救,從而各個擊破,在大軍形成合圍後,集中力量消滅羌族,對匈奴援軍則是只圍不打,先消滅羌族,再收復匈奴,終使匈奴八千騎兵歸降。匈奴人提到霍去病,是聞風喪膽,而提到趙充國,則是又敬又怕,也正是由於他的懷柔措施,漢朝鞏固了在河西地區的統治,贏得了當地少 數 民族的民心。如果說衛青霍去病是開疆劈土的將領的話,趙充國則是一位真正懂得建設疆土的軍人。在戰略眼光上,他在某些地方比衛青霍去病們更高一籌。


趙充國之後還有陳湯,他的一句「犯強漢者雖遠必株」廣受稱道。他也成為了西漢與匈奴戰爭的最後終結者。不過他面對的匈奴已經是強弩之末,從戰鬥的含金量上不及上述將軍,本文就不再做贅述了。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與社會 的精彩文章:

三個令人深思的真實故事
論中國古代三大盛世排行
常山有虎將,雙面趙子龍一身是膽,單挑戰力勝關羽?
60萬日本戰俘咋處理?蘇聯人的方式讓人大寫的服
為什麼蒙金戰爭會打得如此慘烈?

TAG:歷史與社會 |

您可能感興趣

古巴抗擊皮膚癌戰鬥中的希望光芒
鮮為人知的那次冬戰:芬蘭空軍對蘇軍的抗擊最為頑強
忠魂依舊守遼東——袁崇煥後裔抵禦日寇、抗擊沙俄,兄弟雙雙壯烈殉國!
傲世凌雲抗擊匈奴 血戰豪情《君臨九州》
中國歷史上漢族抗擊外族侵略十大英雄,最後一個讓日軍膽寒
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崇煥後裔抵禦日寇抗擊沙俄 兄弟雙雙壯烈殉國
蘇聯抗擊德軍慘烈的戰場照 士兵騎自行車戰鬥娘子軍參戰!
鼠式超重型坦克,二戰德國用來抗擊蘇聯坦克的末日武器
晚清大內第一高手:真正民族英雄,抗擊八國聯軍,霍元甲慕名挑戰
此人是小龍女原型抗擊金兵的女英雄,也是蒙古帝國唯一漢人女行省
雄縣:古之雄縣曾因抗擊遼國而廣為人知
漢武帝借用匈奴大軍,巧殺主持和親派,堅持抗擊匈奴
中國古代黑科技——抗擊倭寇的明代水雷
阿富汗人民集體抗擊英國殖民入侵的戰爭
防禦戰鬥是指有效抗擊敵人進攻的戰鬥
8名女官兵,在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中投江殉國
三國蜀吳抗擊曹魏是中國最大的悲哀,是百姓最大的痛苦
抗擊清兵十九年,卻被乾隆賜為忠烈,和岳飛、于謙並稱西湖三傑
保衛戰略重鎚:俄「白楊M」守備隊練抗擊敵軍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