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莎學翻譯無冕之王劇中復活

莎學翻譯無冕之王劇中復活

隨著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的紀念,其經典劇作《哈姆雷特》已經在無數個舞台上演出,而八十年前將這部作品譯成中文的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始終處於「幕後」。在12月15日上演的國家大劇院版《哈姆雷特》中,導演陳薪伊創造性地將朱生豪這一人物形象搬上舞台,讓翻譯家與作品實現一場奇妙的相遇。昨天,陳薪伊與朱生豪之子朱尚剛在國家大劇院展開了交流,聊起了朱生豪與這一版《哈姆雷特》之間的淵源。



莎學翻譯無冕之王劇中復活


王小京攝


在莎學翻譯史上,朱生豪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自1935年起,朱生豪開始了長達十年的莎劇翻譯歷程,他收集了莎劇的各種版本、諸家注釋以及莎學資料進行比較和研究。翻譯工作開始不久,便因戰亂而受到干擾。譯稿屢次在戰火中丟失,朱生豪只能以頑強的毅力補譯失稿。在艱難的生活和夜以繼日的工作中,他的身體每況愈下,卻仍然以病弱之軀完成了三十餘部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的翻譯。1944年12月,32歲的朱生豪英年早逝。他不僅為中國的莎學翻譯領域完成了一項艱巨的工程,同時還將研究和翻譯莎劇的見解主張寫進了序文、題記之中,用實踐和理論豐富了我國的譯學寶庫。


朱尚剛現場追憶了父親生前的治學態度與為人風骨。他說:「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勢力在中國步步緊逼,民族危機迫在眉睫,稍有點正義感和民族感情的人心裡都憋著一口氣,父親當然也不例外。原先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常因報國無門而感到苦悶迷惑的父親,這時發現自己的工作可以為民族爭光,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在彷徨之中發現了自己的努力方向,精神就一下子振作起來了。從此,父親一改原先『孤獨、寂寞、彷徨』的心態,進入了莎士比亞的世界。」朱尚剛還透露,朱生豪在著手翻譯莎劇時,最大的難題是選擇使用怎樣的文體。因為莎劇原文是中古英語的詩句,如仍按詩劇來譯,不但難度極大,且在語言的使用上受到很大限制,難以達到通俗、流暢的要求,也難反映出舞台劇的特點。「幾經斟酌,最後決定還是用散文體進行翻譯。但是他作為一個詩人,在譯作中還是無處不有詩的元素和韻味的。」


陳薪伊透露,此次上演的這一版《哈姆雷特》開場第一個人就是朱生豪。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她在閱讀諸多《哈姆雷特》譯本後,最喜歡朱生豪的版本。「朱先生翻譯作品的生動性,有的華麗,有的樸實,讓我非常喜愛。排演過程中,我了解到他翻譯的時候自己也會演。所以非常生動。」陳薪伊還認為,朱生豪對莎劇的翻譯是在硝煙戰火、體弱多病的極端艱苦環境之下進行的,尤為令人欽佩。「他不僅是個翻譯家,還是個戰鬥者。今天我們將朱生豪與哈姆雷特放在一個舞台上演出,我相信朱生豪先生在天之靈一定很欣慰。」

在大劇院版《哈姆雷特》中,朱生豪將與哈姆雷特一同站在舞台上。當大幕緩緩拉開,在日本侵略者的轟炸聲中,病入膏肓的朱生豪趴在床上翻譯著莎士比亞的劇本。日軍的炸彈第三次把寫好的手稿炸毀,被炸毀的《哈姆雷特》手稿散落在空中。炮火聲中丹麥郵號遠遠地吹響,他的眼前彷彿出現了莎翁筆下的丹麥王室。著名演員佟瑞欣和朱傑將在劇中分飾哈姆雷特與朱生豪、奧菲利亞與宋清如這兩對角色。佟瑞欣曾在電視劇《朱生豪》中扮演過朱生豪。朱生豪在戲中篇幅並不多,但我們讀的每一句台詞都是朱生豪的語言,他在戲中無處不在。佟瑞欣說。(文/成長)


原標題為:莎學翻譯無冕之王劇中復活——國家大劇院排新版《哈姆雷特》創造性由翻譯家朱生豪開場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晚報 的精彩文章:

女生鍛煉容易長肌肉?
蟈蟈讀報——北方重霾過境,杭州昏天灰地;琥珀封住恐龍
老舍如何改造中國文藝界:「作協」可不是「做鞋」的
古人如何保護環境
J.K.羅琳新創的另一個魔法世界來了

TAG:北京晚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陸谷孫莎學大弟子談崢追憶老師:年過七旬更拼了,年均出一本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