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楚王問為什麼?田忌說:「申孺這個人,狂傲自負,既慢待能人,又輕視庸人。能人和庸人都不願為他效力,所以我料定他逢戰必敗;田居這個人,為人正直,禮遇能人,但輕視庸人。能人願意為他效力,庸人卻離心離德。所以,我料定他勝負各半;至於眄子這個人,既尊敬能人,又愛惜庸人。所以上下左右都願意為他出死力。所以我料定您與他交鋒,僅僅能夠幸免於難罷了!」

後來,齊國派申孺為將攻楚,楚王聽從田忌的建議,僅派5萬人迎敵,大獲全勝。後來齊國派眄子為將攻楚,楚王親自挂帥,出動全國軍隊迎敵,仍然失敗,僅免於亡國而已,就像田忌事先預言的一樣。


眄子這個人,尊敬能人,愛惜庸人,真算得上「與善仁」了。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言必行,行必果


什麼是「言善信」?就是說話要講信用。人世間的道理,就像那條物理學上的定理: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你向他人施予什麼,也會得到什麼。一個人不受信任,是因為他不講信用;反之,一個人受人信任,是因為他說話算數。這個道理將在後面加以論證,在此不必贅述。


用業績說話


什麼是「正善治」?就是忠於職守,用業績說話。古今中外,無論什麼事物都可能過時,無論什麼理念都可能更新,就是「用業績說話」這一條永遠不會過時。如果用業績說話不靈了,說明這家公司、這個團隊該倒閉了。所以,在這件事上,我們不必存任何僥倖心理。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做力所能及的事


什麼是「事善能」?也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將它理解為有辦事才能也未嘗不可。但才能大小,是相對事情難易程度而言的。如蘇東坡所言:「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有些事不是我們想不想做的問題,確實力有不逮,也沒辦法。但有些事我們能做,而且做了有益,也可能不去做。勉強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


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做事


什麼是「動善時」?也就是合理把握辦事時機。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問題。什麼時機才合適?這完全取決於各人的眼光和閱歷。有的人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事,有的人卻讓事情發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

如果我們的眼光與閱歷不夠,如何做到「動善時」呢?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是一法。除此之外,抱著與人為善的想法去做,一般錯不了。如果你做的事對他人有利,它總是合宜的。美國企管專家史蒂芬?柯維說:「為自己著想也不忘他人的利益……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一個聰明人,不會嫉妒別人的收穫,他們總是考慮如何幫助他人獲益而不是奪取別人的利益。這正好符合老子「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原理。


編輯‖龍泉道人‖公眾號:雲南道教網 | yntaois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道教 的精彩文章:

只是我們,還不知——道!
中國雲南道教文化 學術研討會順利舉行!
道經里的兩種地仙
道教題材紀錄片《道承》

TAG:人間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與人為善,就是與己為善
做人不懂得與人為善的生肖有哪些
與人為善,你會有意外的驚喜!
別把孟子的「與人為善」想小了
與己為善,萬事皆好
解讀丨別把孟子的「與人為善」想小了
與人為善,就是救贖自己
因為胸懷為善向上的思想,即使犯錯,錯不危害性命;因為堅守求進務實的信念,即使有過,過不殃及他人
因為善良而愛上你,也因為善良而離開你,有時候一個好人真的很難
做人如海,與人為善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
與人為善,成就自己
你要記得那些使你成為善良的人
無聲漫畫:不要以為善良的人就會任人欺負,說不定他只是在扮豬吃老虎
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善良
與人為善的本色不能變
做到這七件事情 才能稱為善友
假冒為善的人,請收起你的憐憫之心
與人為善,救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