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流明微距鏡頭下的北京霧霾」是怎麼回事?
問題:「4000流明燈光微距鏡頭下的北京霧霾」是怎麼回事?
點擊播放 GIF/452K
Big.D 回答:
作為攝影愛好者簡單說兩句哈
先說結論
1 這個效果是絕對拍得出來的,稍後上片子
2 這個拍到的東西應該不是pm2.5 本身,只是該時間下用微距頭+4000流明燈在霧霾中拍攝時能看到的景象,那麼大燈打著,你肉眼也能看到這些顆粒物。
3 如果鏡頭裡出現這個場景,還是請把口罩帶上吧~~~ 不算pm2.5 這種東西,就是這種細顆粒對你也沒啥好處。
直接上我拍的視頻轉成的gif吧,
機身:我大松下最萌的GM1s
微距頭:奧巴60 2.8 微距
燈光:4k流明的燈咱真沒有,C8T6 啥的也沒帶,就拿了個Fenix E05 最高檔85流明吧
拍攝地點:果殼四樓後倉庫小黑屋。。。
拍攝方法:手動對焦到鏡頭前臉前七八厘米處,按拍攝鍵,然後努力毆打倉庫里的麻袋,如果這裡能放視頻,你會聽到很多啪啪啪的聲音……
點擊播放 GIF/265K
從此圖可見,是能拍出類似效果滴。
雖然拍到了東西,但這些東西不過是空中的浮灰,你肉眼一樣能看見哦。而pm2.5畢竟只有2.5個微米大小,肉眼是看不到的,一般常見微距頭應該在1:1或者更大一點點的放大倍率,這個倍率是不足以放大pm2.5顆粒到你能看到的尺寸的,要看到pm2.5顆粒得顯微鏡了,當然人家原文也沒說這個是pm2.5顆粒哈,我這裡只是怕大家誤解。
修訂補充:有人提到pm2.5可能因為丁達爾效應被看到。或者說只要散射的光足夠強肉眼就能看到,只不過是無法分辨它的細節。
這點我不太肯定,顆粒物直徑應該是到可見光波長的大小才會發生丁達爾現象,pm2.5的話可能有點大了?不確定能不能形成氣溶膠什麼的。
果殼問答
ID:AskGuokr
霧和霾被吹散後,去哪兒了?
也想來答?戳評論
※怎樣讓肥皂泡吹的更大更穩定?
※高壓鍋在什麼情況下會爆炸?
※鳳梨是啥時候進入中國的?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嗎?
※為什麼醫生要穿白大褂?
※為什麼血橙的果肉是紅色的?
TAG:果殼問答 |
※1870年,英國攝影師鏡頭下北京,那時候圓明園還在!
※【舊照】鏡頭下的1986
※鏡頭下的2001年:美國灰色的911事件
※P&E2017 老蛙展示伸到水中的微距鏡頭
※170618 鏡頭下黑與白的許魏洲
※你怎麼看14-24與11-24這兩個鏡頭?
※美國人鏡頭下的1932年上海是怎麼樣的?
※如何選150-600鏡頭
※攝影師鏡頭下2016年「最炫」的夜景
※2017迄今為止裸露鏡頭最多的電影,把我看哭了
※外國人鏡頭下的1920年的北京和紫禁城原來是這樣!
※幾分鐘了解騰龍18-400鏡頭
※鏡頭下:1944年的紅色延安
※外媒鏡頭下 1870年老南京的舊照片
※「GOT7」「分享」170203 小七鏡頭下的一片蔚藍 凈化眼球的美景!
※1997-2017,20位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
※鏡頭下:「杯具」發生前的0.01秒!
※微型攝像機,打火機大小,旋轉鏡頭!真1080P高清視頻,紅外夜視,50米錄音,續航30小時!
※鏡頭下:1990年的北京老照片,那時三環內買套房如今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