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小食部[10]Blue Bottle Coffee: 新鮮,是從老舊倉庫樓到陽光玻璃房

小食部[10]Blue Bottle Coffee: 新鮮,是從老舊倉庫樓到陽光玻璃房

文/桃紅小閃電@TOPYS


歡迎來到TOPYS小食部,我們專心提供全球特色餐館、酒吧、cafe,防止顧客因無欲挑食而導致營養不良面黃肌瘦無心創意。


營業時間:不定期開張,全看主廚心情。

營業地址:任何有特色小店餐廳的地方我們都會第一時間通知顧客。


特別聲明:本店不做任何形式的外賣,如有供貨需求,請聯繫主廚,否則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你懂的!




一見鍾情並不僅限於人,有時候會是一個品牌的感覺。


不需要任何文字的表達,觀者自然心領神會的記住這隻Blue Bottle 藍瓶。

Blue Bottle Coffee起源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沿岸城市奧克蘭,創始人James Freeman始終痴迷於工匠式的咖啡製作方法,號稱店內新鮮烘培的有機咖啡豆超過48小時未用就會丟棄,而意式、手沖、虹吸、冰滴設備更是一應俱全。Blue Bottle Coffee認為,喝大杯外賣冰拿鐵的人一般都不很在乎咖啡的製作水平。而他們想要吸引的就是,那些真正在乎咖啡品質的顧客。



雖然2002年開始起家,並且不斷獲得投資,去年夏天又爆出C輪融資7000 萬美元的消息,但是Blue Bottle Coffee和它的出品一致,始終都是謹小慎微慢慢行走。2015年年初才開張位於日本的第一家門店,而他們在東京地區陸續開張的其他家門店的設計,也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這隻漂洋過海來到亞洲的藍胖子到底想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這裡小食部將分為三期和大家一起感受下~



【Vol.10】

東京 清澄白河






這家2015年2月開業的Blue Bottle Coffee,同時也有著日本Blue Bottle Coffee總根據地的意味。



由建築師長坂常主理的Schemata Architects 工作室收到這項設計案的委託——選址於東京清澄白河邊的一幢老舊的庫房小樓,Blue Bottle希望將這間舊倉庫變成一間同時包含烘培間、咖啡館、辦公空間、咖啡師培訓和糕點廠的複合功能空間。



作為典型的第三次浪潮咖啡館(第一次浪潮是咖啡的商品化,第二次浪潮是以星巴克以及Caribou Coffee等為代表的連鎖咖啡店),全世界的Blue Bottle Coffee不僅努力營造最好的咖啡口感和芳香,也希望和咖啡莊園的勞作者、僱員和顧客建立一個良性的生態圈,具體來說,在現有的建築空間中,Blue Bottle Coffee希望自己的咖啡師和顧客能夠相互了解,建立更積極穩定的客戶關係。





從外部來看,這是一間乾淨清爽的空間,白色的外牆面印著標誌性的Blue Bottle,不必多說什麼,而大量的玻璃窗和結構性的金屬框架的運用,帶給觀者輕盈的通透感,每一個走過的路人大概都想要往裡面看看,所有人都可以與他人建立一種微妙的聯繫,甚至參與對方的溝通中去,而為了保持這樣的關係,同時又能擁有一些些私密空間,設計師在相鄰的空間之間安置了高低不同的玻璃門作為稍稍的隔擋——Blue Bottle Coffee並不希望顧客真正擁有對著電腦一樣的私人空間,它希望營造的就是熱鬧,大家一起談論咖啡的氛圍,而對於羞澀的日本人而言,私密空間顯然還是需要的。






門口的設置也非常簡潔,灰色地面,白色牆面以及大空間之外,少許綠色的點綴,木質材料的運用也讓整個環境看起來柔和許多





進入室內馬上就會發現,整個建築的工業感偏強,金屬水泥的運用讓整個空間在感覺非常簡潔的同時也有些過於冰冷,因此需要一定面積的暖色調進行融合,長條形的櫃檯不緊在整體的環境中頗為凸顯,也讓進門的顧客會自動靠近這塊區域。






配合著改建後的工業風格的空間,將大型機器放置在大廳,即有展示的需求也是對於顧客而言的一種品質的體現。



舊倉庫樓原本是沒有窗戶的封閉空間,為了能讓豐富充足的自然光直接傾瀉到整個空間內,設計師將二樓的天花板改造成一個擁有大天窗的穹頂。






樓梯轉角連接處的正上方的空間相對空曠孤僻,設計師在二樓鋪設大量的綠植,在充足天光的反射下,期待這些肆意生長的植物為樓下的空間營造出有著異國情調的森林般的光影效果。



顧客們不僅可以享受獨一無二的咖啡體驗,同時他們也可以在烘培製作的現場觀賞點心製作的過程。也可以在咖啡區品嘗咖啡的同時遙望二樓空曠地的綠植,很可能會好奇想去看看樓上。









此外,在主烘培機器的正上方,二樓的地板也是一樓的天花板設計了一扇玻璃窗,這樣的設計也是希望從視覺的關聯上連接兩層樓的空間,這樣的通透效果下,樓上的藍樽咖啡的員工可以很明顯的了解到樓下的客戶正在享受他們的咖啡,而這樣的反饋也給員工們帶來新的動力, 另外,他們也可以持續的關注樓下的情況,如果有特殊的情況發生,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然後尋找解決的辦法。這樣的視覺效果的處理幾乎讓在場的所有人建立起一種主動積極的關係,包括店員和顧客。







二樓的辦公空間,仍然分離出小會議區和工作區域,同時地板開拓的空間也稱為樓上樓下重要的溝通觀察路徑。






小食部,我們下次再聚~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OPYS 的精彩文章:

冰冷外表的建築,也有俏皮呆萌的人物化一面
蒸汽小木屋橫霸街頭,藝術家什麼都能幹得出來
這裡,浪漫的星月童話正在上演

TAG:TOPYS |

您可能感興趣

終極maker之家,用2年在北極圈造了玻璃房子看極光
花了30萬爆改了家,玻璃房、咖啡廳、工作室......都被這對小夫妻裝了進去
2平米玻璃房唱出億萬市場:迷你KTV是門和共享單車一樣的大生意
厲害了!江一燕3841米玻璃房中微笑拍照
杜克大學這個大玻璃房,像是給學生搭了一個美食市集
她用1年打造一座絕美小院,玻璃房、別墅、樹屋…一個夢境中的烏托邦!
她用1年打造一座絕美小院,玻璃房、別墅、樹屋一個夢境中的烏托邦!
法國男子成功孵化1個雞蛋,21天沒離開過玻璃房
半個娛樂圈都吃過她的甜品!從私房野路子進擊杭州TOP3法甜師,還在藝術街區整了個玻璃房
玻璃房屋的女生,清純時尚
她用1年打造一座絕美小院,玻璃房、樹屋、花園全都有
四個姑娘耗時1年,爆改破敗農舍,打造成別墅、玻璃房、樹屋於一體的夢幻小院
雪山的玻璃房,我們一起數星星吧
他用一個玻璃房將老宅改造,70㎡庭院寫盡中式禪意之美
英國最孤獨的犯人,關押39年,吃人腦還關玻璃房!
阻隔90%紫外線的玻璃房真的會影響多肉出狀態?不!你錯了!
盤點魔都10家自然深處的餐廳,去玻璃房裡郊遊野餐!
每個人都想要的玻璃房-瀰漫在庭院的花草里 溫馨的氣氛散開
忍不住曬一下新房,白牆配原木就很溫馨,半玻璃房廚房是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