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經過
垓下之戰在前202年發生,是楚漢戰爭的最後一場大戰。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境內。項羽楚軍約十萬人在此戰中全軍覆沒,劉邦獲勝後建立漢朝。
公元前203年,陳平與張良力勸劉邦撕毀楚、漢鴻溝和約,「擊其暮歸」。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此時不待更待何時,正是天亡項羽之際,劉邦正有此意遂拿張良、陳平的建議,趁楚軍銳氣消磨殆盡的退兵路上之發起追擊。不久,漢五年十月(漢軍擊敗楚軍取得陽夏(今河南太康),樊噲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 彭越趁項羽向南撤退到夏陽之機,攻克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穀物十多萬斛,用作漢王的軍糧。 劉邦趁項羽退軍之際率領漢軍發起追殲在陽夏大破楚軍,俘虜楚國大將周將軍,此時,劉邦另派劉賈南渡淮水包圍壽春,劉賈很快到達,派人尋找機會招降楚大司馬周殷。周殷叛變楚王,幫助劉賈攻下九江,迎著武王黥布的軍隊在垓下會合,共同攻打項羽。劉邦與項羽在固陵對峙時,防止項羽南逃派劉賈在壽春招降周殷斷項羽向南逃後路,不久,灌嬰、靳歙率領騎兵軍團從彭城往固陵而來,劉邦親自在固陵東邊頤鄉與灌嬰率領的漢軍鐵騎會合。項羽得知灌嬰、靳歙等率領漢軍東來後為防自己被包圍,項羽南退守至陳下,劉邦在灌嬰、靳歙率領精銳騎兵到來後,發動反攻。漢將宣曲侯丁義率領騎兵和汾陽侯靳強率漢軍為先鋒,攻固陵楚軍,便擊破了楚大將鍾離眜的部隊,揭開了陳下之戰與垓下之戰勝利的序幕
韓信、彭越、英布等會合劉邦後,漢軍參戰兵力已超過60萬人,十二月(前202年初,當時以十月為歲首)在垓下將向江南撤退的十萬楚軍層層包圍。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前軍,劉邦調度孔聚為左翼,陳賀(費將軍)為預備軍在韓信軍後待命,劉邦坐鎮中軍,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後待命。韓信親率前軍發動攻勢,初戰進攻受挫後退,在楚軍準備追擊時,劉邦即時調度漢軍左右兩翼迂迴夾擊楚軍,兩軍短兵相接陷入膠著,這時韓信率領前軍翻身再戰,楚軍在三面夾擊中被擊敗。項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楚軍在垓下之戰中受到決定性失利,然而仍然有著激烈的抵抗。劉邦乃設計令漢兵學唱江東楚國民謠,是夜,四面皆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率八百騎乘夜向南突圍,渡過淮水後,身邊只剩百餘騎。漢軍至黎明時才發覺項羽脫逃,由漢將灌嬰率五千騎追殺。楚軍一度迷路,在東城(今安徽定遠縣南)被追上。幾度衝突後,項羽身邊僅剩26人,烏江亭長建議他前往江東,但項羽自覺起兵有八千江東子弟追隨,今日孤身而還,無顏見江東父老,不願過江,不久,漢軍數千騎追至,項羽令二十六騎下馬步戰,斃殺漢軍五百餘人後,乃揮劍自刎而亡。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TAG:王昆明細說歷史 |
※下邳之戰經過
※邲之戰經過
※鄢郢之戰經過
※閼與之戰經過
※寧遠之戰經過
※伊闕之戰經過
※井陘之戰經過
※棘蒲之戰經過
※邯鄲之戰經過
※篤嘉庄之戰經過
※黔中之戰經過
※鄴城之戰經過
※虎牢之戰經過
※曲阿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經過
※即墨之戰經過
※鄗代之戰經過
※隋與突厥之戰經過
※陰晉之戰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