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國水仙何處來

中國水仙何處來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中國水仙何處來


新年將至,又到水仙雕刻的時節,我們來聊一聊水仙吧!中國水仙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的栽培歷史雖然不算很長,但是掐指算一算也有一千多年了。那麼,它是我國原產的凌波仙子還是遠道而來的自戀美男呢?關於這個問題,近二三十年里,還真有人很激烈地爭論過。


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chinensis)

中國水仙何處來


讓我們把時針調回到1982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陳心啟和吳應祥兩位教授在《植物分類學報》1982年第3期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水仙考》的文章。

中國水仙何處來



陳吳二人的文章認為: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chinensis)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唐末段成式的博物類著作《酉陽雜俎》,文中有「?袛出拂林國......」的記載,?袛是水仙中的一種,拂林國則是當時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今天的西亞和地中海地區,而這個區域正是盛產水仙花的地方。當時的大唐絕對是發達國家,與世界各國交往甚密,外國人來訪時,帶些土特產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很有可能水仙是在那個時候傳入中國的。


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chinensis)

中國水仙何處來



從植物學的角度分析,陳吳二人認為,雖然在浙江和福建的一些沿海地區有野生的水仙花生長,但都是聚集在寺廟、房屋周圍等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雖然可以正常開花,但是不能結出種子,只能進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存在障礙,讓「中國原產說」顯得很沒有說服力。通過染色體的研究,日本和中國學者幾乎異口同聲地證明了日本、崇明、舟山和漳州出產的水仙是同源三倍體,這種現象有力地說明中國水仙是一種長期栽培的植物,而不是中國或日本原產的鄉土植物。


水仙(Narcissus tazettavar.chinensis)

中國水仙何處來


時間到了1985年,仲愷農學院債學理論學家盧履范在《農史研究》(第六輯)發表題為《中國水仙問源》的文章提出異議,主要觀點如下:水仙沒有出現在拂林國與唐朝交往的貨單清單上;中國水仙的學名中有chinensis,證明是中國原產;明代《長物志》里提到水仙「六朝人稱為雅蒜」,說明比隋唐更早就有了關於水仙的記載;我國有很多地方有野生水仙,有野生水仙的地方,就是水仙的發源地;並在文中批判陳吳二人「把漳州水仙說成是華籍外裔」是「混淆了視聽」和「不承認自家道地貨色」,「難免有數典忘祖之譏」。


此文猶如巨石落入池塘,讓原本平靜和諧的討論氣氛變得火藥味兒十足。


福建花農種植水仙

中國水仙何處來



轉眼之間,又過了6年。陳吳二位教授在《武漢植物學研究》1991年第1期發表了題為《中國水仙續考----與盧履范同志商榷》的文章。文章補充了更多的史料文獻和深入的分析研究,逐一回答了盧履范在《中國水仙問源》文章中的異議和質疑。文章更新的內容不多,基本上就是一篇有針對性的植物學科普文章。


福建漳州水仙花田

中國水仙何處來



在這裡,我們掰開了揉碎了科普一下。植物學名中有chinensis,這個東西未必就是原產中國的,就像很多中國原產的植物學名中都有persica(波斯的)、japonica(日本的);而用明朝的文獻證明六朝的事件,難免有「刻舟求劍」的邏輯錯誤;有野生,未必是原產,在中國高原地區大面積歸化的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到處都是野生,但卻原產墨西哥。


丁香水仙(Narcissus jonquilla)

中國水仙何處來



從1991年到2011年,關於中國水仙來源問題的討論沉寂了20年。在植物學界普遍接受了陳吳二位學者的觀點,中國水仙在最新編撰的《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版)已經作為1300年至1400年前引種栽培的觀賞植物記錄。


三蕊水仙(Narcissus triandrus)

中國水仙何處來



2011年,南京師範大學的程傑教授發表了《中國水仙起源考》;2015年,程傑和程宇靜合作發表了《論中國水仙文化》。這兩篇文章從歷史學的角度論證了中國水仙是外來歸化植物,時間在五代或稍早一些的唐末,首先落地湖北荊州一帶。南宋時期,水仙栽培中心轉移到了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和閩、浙沿海地區。明嘉靖之後,蘇州嘉定、吳縣一帶成了水仙著名產地,影響很大。清康熙中期以來,水仙栽培重心再次轉移到福建,漳州水仙異軍突起,一枝獨秀,影響至今。


紅口水仙(Narcissus poeticus)

中國水仙何處來



這兩篇文章史料詳盡,論證嚴謹,加上陳吳兩位植物學家的研究成果,幾乎可以蓋棺定論。現在只差一份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報告來板上釘釘。(完)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中國水仙何處來


中國水仙何處來



王康聊植物


本文為「王康聊植物」原創,歡迎點贊、轉發和轉載,只要註明出處,如果能夠添加本微信公眾號的推廣二維碼,將不勝感激。如有其他特殊需要,請隨時聯繫王康的電子郵件:


kangchief@qq.com。


「王康聊植物」微信公眾號由中國林學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提供資助,北京植物園提供技術支持,在此對資助和支持單位表示感謝!


Plant-Tal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康聊植物 的精彩文章:

銀杉發現始末
光棍節聊光棍樹
讓澳洲人感覺像中國人一樣自豪的瓦勒邁杉
點亮萬聖節的是南瓜,還是倭瓜?
水杉舊事

TAG:王康聊植物 |

您可能感興趣

美麗的中國從何處來?
朱凱盛 避險從何處來將往何處去
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世間的快樂從何處來?從利他來
笑問客從何處來
世間的快樂從何處來?
自信心從何處來
白岩松:道德從何處來
忘了佛從何處來?
秦始皇修建長城是為了防禦韓國——韓國如此說,勇氣何處來的?
解密唐朝的荔枝道:楊貴妃所食荔枝從何處來
人體的甘露從何處來?
皮肉之下,我們從何處來
解密唐朝的「荔枝道」:楊貴妃所食荔枝從何處來?
從何處來,到何處去:花自飄零水自流,金木火土缺.基.友!
《樹大招風》:風從何處來
看不見自己的人:被深淵凝視的女留學生,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茶葉不同風味何處來:中國科學家全球首次解析茶樹基因組
人的好運,從這8處來,處處風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