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點擊播放 GIF/2046K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人生天地間,為人處世,是一門微妙又極其深奧的學問。有的人可遊刃有餘,輕車熟路的迴旋於各色各樣的人之間,有的人卻難以讓自己融入到交流的圈子之中;有的人甚至是一言一行皆讓身邊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人不可太過於方方正正,稜角分明,渾身如刺,最後,既弄得自己頭破血流,也會讓別人滿身皆傷。但,同樣不應過於圓滑世故,玲瓏八面,甚是如牆頭草一般,這樣的結局只能是眾叛親離,風光過後,也只能孤苦伶仃度此餘生。


為人處世力求外圓內方,事事方能皆可圓滿。既能圓融通達,又不失自己的原則,做到能屈能伸,以求,事可圓滿,又有留後路,不置自己於死地。置之死地而後生,是每個人都存有的希望,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要把自己修鍊的外圓內方,既要設法把事情做得圓滿,又要為自己留有後路。為人處世,方圓結合,才能立於世,站穩腳。古之典例枚不勝舉。


蕭何居功而不自傲,駐關中,以應劉邦外戰之糧草兵力之需。劉邦自稱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吾不比蕭何。但劉邦征戰在外,輔助在內的蕭何不免被劉邦所忌憚。但每次蕭何都能從容的化險為夷,以消劉邦猜忌之心。外圓內方的處世之道,正是他既可身居高位,無征戰之功,卻能居首功而不為群臣所怨。自身既表現出素謙恭,又故意出現紕漏以減自己的威望,避免君主的猜忌,對君主所付之事皆求圓滿完成。因此,劉邦對蕭何的讚譽可謂實至名歸。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雖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但處世之人無不心嚮往之,力所追之。方與圓的完美結合,既是一種心性上的修養,又是一種行動上的升華。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年輕時的曾國藩也曾心高氣傲,目空一切,甚至在最初攻打太平天國失利時,也曾幾度跳河以求忠君。顯然,此時的曾國藩處世還沒有做到圓通,只求處世方正,認為無勝則敗,敗則殺身成仁。同時還沒修鍊到從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中嗅到圓通之道。隨著後來一步步歷練,終於悟出了外圓內方的為人處世之道。能從方中看到圓,能在圓中悟到方,達到方與圓完美的結合。所以,後來能攻克南京的是湘軍,而不是八旗子弟,和綠營兵。即使後來曾國藩功成名就,甚至有可與大清一絕高下實力,處在十字路口,即使在眾人的慫恿下,他也沒有動心。因為他知道自己只是一時勝利,真正的勝利是朝廷,一旦自己與朝廷破裂,自己又會成為眾矢之的。如果此時自己顯得太方,肯定會被朝廷所眾臣所排擠。如果自己對朝廷過於圓滑,肯定會被朝廷所猜忌。最後,曾國藩既沒有聽從部屬的建議,與朝廷對抗,也沒有以功高而威逼朝廷對自己加官進爵,而是主動裁減湘軍,免除朝廷對自己的猜忌。因為,一生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曾國藩,忠君、治國才是他最大的抱負,擁兵造反他既沒有把握,也與自己的理想相違背。因此,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大原則,組建湘軍只是在挽大廈之將傾,而不是另築一座自己的大廈。在挽救清王朝,征伐太平天國的過程中,為了能協調各方面事務,自己又必須變得圓通。憑一己之力,是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只有與北京朝廷,各省督撫,甚至對下屬將領都能做到圓與方完美的結合,才能使事情圓滿解決。曾國藩主動釋兵權,獲得朝廷的嘉許,並授予一等侯爵,死後謚號「文正」。在268年的大清王朝,能一人身兼此兩項殊榮的漢臣也僅此一位而已。曾國藩的外圓內方讓他留下了生前身後名。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有的人把方看成一種性格,把圓看成一種智慧。方正的性格固然重要,但缺乏圓融的智慧,也會使人處處碰壁,無路可走。但如果能做到剛柔並濟,適時而為,那可能會事半功倍,既能把事情效率地完成,又能圓滿地完成,這才是最終的目的。


性格方直,固執己見,不知變通,註定會為人所遠之,甚至為人所排斥。雍正朝的田文靜,為人處世總是堅持己見,不知變通,甚至自我為是,不聽勸告。因此,在朝廷樹敵頗多,屢遭彈劾,欲除之而後快。如果不是雍正帝的過度袒護,降級,罷官,甚至人頭落地是有可能的。而同朝為官的李衛卻能游刃於官場,左右可通達,並且可以一絲不苟,事無巨細的把事情圓滿完成,既能使上級另眼看待,又能讓下屬佩服至極。同樣一件事情,同樣在一個主子手下做事,田文靜一貫的強硬派作風,雖能把任務完成,但招來的卻是怨聲載道,同僚避而遠之。李衛卻能做到剛柔並濟,鬆緊有度,事事不僅圓滿完成,並可互通上下,談笑風生。凌厲風行下做到圓融通達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精髓。


方以不變應萬變,圓以萬變應不變。但事情總是處在千變萬化之中,反覆無常。有圓無方則會失去原則,飄忽不定,有方無圓則會故步自封,陳舊保守。因此,做人應該外圓內方,做事應該剛柔並濟,事事才能做到圓滿。

外圓內方,事事皆求圓滿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儒風大家 的精彩文章:

冬季養生,必吃10種素食
冬至:交冬數九,添棉衣;一陽來複,鼓生機
1800字的一部經典,鋪就中國文化人文底色

TAG:儒風大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做人,內方外圓 做事,隨方就圓
做人,內方外圓;做事,隨方就圓
做人,內方外圓;做事,隨方就圓來源
內方外圓,還是隨方就圓?
內方外圓的做人之道;隨方就圓的做事之道
外圓內方,才是處世之道
處世的最高境界,內方外圓
從丁遠峙的外圓內方,想到了陽明先生的外王內聖
淺析水瓶座,外圓內方,易於接觸,難於接近。
曾國藩的40種人生智慧:為人處事要「內方外圓」
內方外圓的晚清名臣曾國藩到底清官還是貪官
趙孟頫楷書《心經》,外圓潤內筋骨,點畫華滋遒勁,體寬秀美
趙孟頫楷書集《心經》,外圓潤內筋骨,點畫華滋遒勁
國外圓臉大胖妹找不到男朋友,妝後秒變女神追求者成群結隊!
外圓表面的車削加工
黃炎培:建立中華第一職業教育機構,做人「取象於錢,里方外圓」
辣媽騎平衡車被撞雙腿殘疾 堅持健身意外圓夢成性感模特
《被告人》聖圭、夏妍戲外圓滿了!赴日本甜蜜約會
為什麼中國的月亮比國外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