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鄭永年:「一帶一路」有效抵消「重返亞洲」

鄭永年:「一帶一路」有效抵消「重返亞洲」

新報稱,這些年來,中國的重點是「一帶一路」,即經貿戰略。在今天看來,這一戰略在有效抵消美國「(軍事)再平衡」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和東盟國家關係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雙贏局面創造了條件。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0日刊載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稱,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不僅導致了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更導致了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尤其是那些和中國有南海主權糾紛的國家)之間的高度緊張。美國明言,其「重返亞洲」是針對中國崛起的。

鄭永年:「一帶一路」有效抵消「重返亞洲」


「奧巴馬」手提「重返亞洲」對美國的亞洲盟國說:「別擔心,我會替你們對抗中國的!」他的右腳套著「烏克蘭」,左腳套著「中東」。(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網站)


儘管中國並沒有要把美國趕出亞洲,但中國的崛起被視為對美國的亞洲霸權構成威脅。這一(抱有惡意的)意向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重返亞洲」不會成功,因為這是美國秉持的西方國際關係「零和遊戲」邏輯的延伸,並不符合中國本身的國際關係邏輯。


文章稱,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設計過於倉促,呈現病態。這一戰略本身沒有做到經濟和軍事之間的平衡。理論上說,美國的戰略由經濟和軍事兩部分組成,但這兩方面都出了問題。

具體地說,經濟上就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美國明確揚言,TPP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尤其是中國的國企。對美國來說,TPP更多的是一個政治協定而非經貿協定。也正因為如此,TPP對美國內部的因素沒有足夠考量,遭到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彈。從經濟上說,人們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TPP感到可惜;但從政治上說,美國的退出是必然的。

鄭永年:「一帶一路」有效抵消「重返亞洲」



資料圖片:7月27日,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部分民眾舉牌反對TPP。(法新社)


在軍事上,美國為「重返亞洲」戰略尋找到了一個錯誤的基點,那就是南海問題。南海是中國和東南亞相關國家(而不是整個東盟)的歷史問題。美國錯誤地估計了局勢,不僅把這個問題搞成了中國和東盟的關係問題,而且也搞成了中美之間的關係問題。美國的出發點是典型的美國邏輯,即要通過南海問題把中國塑造成東盟的「敵人」。

文章稱,對中國的崛起,美國有恐懼,因此一直要防止各種中國「威脅」。但同時,美國也在逐漸緩慢地向中國的崛起作調整。很簡單,無論在雙邊關係上還是在國際層面,中美兩國一直在合作,也需要合作。不過,對東南亞國家,美國所傳達出的信息則完全錯誤。美國對東南亞國家說:「你們可以大膽地對抗中國,而美國必將站在你們這一邊。」美國的這種錯誤信息也導致了一些東南亞國家的錯誤判斷。

鄭永年:「一帶一路」有效抵消「重返亞洲」



資料圖片: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瓦利尼,工人為舉行高速鐵路開工儀式做準備(2016年1月21日攝)。新華社發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版的再平衡戰略,意在把中國和東盟關係的重點再從安全方面拉回到經貿上。通過這些年中美兩國的較量,不難看出中美戰略之間的巨大差異。簡單地說,美國是軍事為主,經濟為輔;而中國則是經濟為主,軍事為輔。美國以軍事為主是因為經濟相對衰落,而軍事仍然強大。中國以經濟為主、軍事為輔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就是商貿大國,而沒有軍事擴張主義的文化基因。

文章稱,在南海問題上,對美國軍事上的「重返亞洲」,中國在進行有效反擊的同時也進行了有效管控,防止發生公開衝突。這些年來,中國的重點是「一帶一路」,即經貿戰略。在今天看來,這一戰略在有效抵消美國「(軍事)再平衡」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和東盟國家關係的可持續發展,為實現雙贏局面創造了條件。

鄭永年:「一帶一路」有效抵消「重返亞洲」



「一帶一路」示意圖(圖片源於網路)

用「零和思維」主導外交遲早要失敗的。歡迎轉發分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美製裁一與普京有關係的餐館老闆 擴大對俄制裁名單
中方歸還美國潛航器 美媒關心中方是否發現「有意思的東西」
外媒記述霧霾下的中國北方生活:市民放棄開車 激發藝術靈感
日媒:自動售貨機在華迅速普及 手機掃碼技術強過日本
《參考消息》今日看點:中方證實已將潛航器歸還美方;美國選舉人團敲定特朗普當選總統……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在東南亞最後一個粉絲,重返中國懷抱
美「重返亞太」面臨危機,另一國家卻趁機戰略重返!
美國收縮實力,重返阿富汗,聯結印度,狙擊中國「一帶一路」
三年換三隊又怎樣?霍華德將重返巔峰
歐陽娜娜用一隻口紅就能帶你重返十七歲
一細節證張琳芃已重返巔峰,他仍是亞洲第一右後衛?
重磅!國羽再迎好消息,又一世界冠軍重返國家隊
阿司匹林加點「寶」,一夜祛斑不反彈,二十五天重返年輕
重返校園時光是最大的「六一」願望
重返狂飆年代之一:尋找西川
「喜鵲」歸巢,時隔一年,紐卡斯爾重返英超!
二十七歲的譚松韻用穿搭帶你重返十八歲
傅國涌:重返「五四」,釐清誤區
奧謝:本賽季沒有奇蹟,重整旗鼓帶球迷重返英超
滬媒:特維斯瘦了一圈 有望重返申花首發陣容
雷軍的小米重返世界前五:是創新帶來的強勢還是單純的迴光返照?
梅奧:這兩年欺騙了球隊,想重返雄鹿
這一戰關乎冠軍和保級 一方用勝利重返正軌?
一個夢幻的夏天:蒙特拉親承帶米蘭重返世界前五,開竅的尼昂也許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