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喬冠華墓葬之謎:為何大江南北會有四處墓地?

喬冠華墓葬之謎:為何大江南北會有四處墓地?


喬冠華墓葬之謎:為何大江南北會有四處墓地?



蘇州城西40里地有個湖沙山,山上有個當地政府建造的「華僑公墓」。令人詫異的是,除了上述墓冢,如今在江蘇省長江北面的鹽城市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畔、在蘇州東山鎮楊灣村的華僑公墓二區里、在上海青浦區的福壽園中,也都出現了喬冠華的墓。喬冠華之墓分為四處出現在大江南北,這是怎麼回事呢?個中又都藏有什麼謎呢?

蘇州城西40里地有個東山鎮,鎮西十多里地有個槎灣村,村前臨太湖處有座湖沙山,山上有個當地政府建造的「華僑公墓」。沿公墓山道攀登向上越27級,右側一片綠蔭森森的松柏林間,有一片佔地約16平方米的磚塊豎砌鋪就的墓地。


這便是當年曾在我國外交舞台上吒叱風雲的外交部前部長喬冠華的人生最後歸宿。


令人詫異的是,除了上述墓冢,如今在江蘇省長江北面的鹽城市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畔、在蘇州東山鎮楊灣村的華僑公墓二區里、在上海青浦區的福壽園中,也都出現了喬冠華的墓。喬冠華之墓分為四處出現在大江南北,這是怎麼回事呢?個中又都藏有什麼謎呢?


英魂難以歸故鄉

1983年9月22日10時03分,喬冠華在北京醫院溘然長逝,其骨灰盒僅在八寶山公墓里存放了三天,便由其夫人章含之取回,安放在她的卧室里一年多。


1984年12月7日,章含之懷著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來到喬冠華的故鄉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找到有關部門,希望協助解決喬冠華的最後歸宿問題。


當時,章含之來到鹽城市政府後,喬冠華的侄兒喬宗連在宴請章含之的同時,也邀請了鹽城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可是他們一個人也沒有出席,只是讓已退居二線的老領導到場盡了一下地主之誼。章含之覺察到了鹽城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後,連喬冠華安葬故鄉的事情都沒敢提,只在鹽阜賓館住了三四天後,就於12月10日和喬宗連一起含淚回了上海。


但是,喬冠華終究要有個歸宿的,他的魂魄究竟該安息在哪裡呢?一番思考後,章含之想到了蘇州,想到了遠在那裡的丈夫早年的生死至交李顥醫生。蘇州的吳縣東山鎮是個瀕臨太湖的半島,那裡山明水秀,當是喬冠華理想的歸宿。


於是,1985年新春一過,章含之便來到蘇州,找到時任蘇州市醫學院教授的李顥,把她的想法告訴了他,請他先去吳縣縣委投石問路。沒幾天,李顥夫婦即根據章含之的要求,來到吳縣縣委,找到了時任吳縣縣委書記的管正,轉達了章含之的想法。

管正完全理解章含之心中的想法,他二話沒說,一口答應了章含之的要求。


當年清明節前,章含之就滿懷感激之情地與李顥夫婦一起前往蘇州吳縣東山,並在當地政府領導的陪同下,選中東山鎮槎灣村面臨太湖的一個美麗的山坡。


喬冠華的墓地背靠大山,面臨太湖,有山有水又清靜,完全符合章含之的願望,也體現了喬冠華艱苦樸素的人生宗旨。


就這樣,喬冠華的人生最後歸宿落實在了東山槎灣的華僑公墓。



喬冠華墓葬之謎:為何大江南北會有四處墓地?


墓葬三地皆榮幸


18年的歲月磨洗,使人們的思想觀念日趨開放,喬冠華故鄉人民對喬冠華的懷念之情被重新喚醒,希望喬冠華魂歸故里的要求也越發強烈了。為適應不斷增長的旅遊需要,使喬冠華的故居與墓地融為一體不致缺憾,所以,當地政府向上級部門提出了把喬冠華之墓遷回故里的要求。


但是,喬冠華的墓地當時是在一種特殊的背景下,在蘇州吳縣領導的勇敢支持下選定的,現在要把它遷回故里,雖然並無不妥,但有違人情。為此,徵得章含之同意,報請江蘇省政協協調,大家一致達成了在把喬冠華之墓遷移其故里的同時,保留東山鎮華僑公墓中的喬冠華墓的共識。

2004年清明節前夕,位於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的喬冠華之墓落成。


那喬冠華的墓地又何以在2008年的清明後,再次出現在蘇州太湖東山鎮楊灣村的華僑公墓二區了呢?


這是一個新墓。與過去不同的是,1983年章含之為夫君建立在槎灣村的那個墓地是喬冠華的單穴墓,而現在,這個建立在離槎灣村不遠的楊灣村的新墓,則是喬冠華與髮妻龔澎的合葬墓。


這個遲來的合葬墓,是喬冠華與龔澎的女兒喬松郁2008年清明節建立的。2007年,學醫的喬松郁拿起文學創作的筆,撰寫了一部《我的父親母親:喬冠華與龔澎》的長篇回憶錄。在撰寫此書的同時,喬松郁萌發了把親生父母安葬在一起的想法。


其實,早在2003年,當喬冠華的家鄉建湖縣的縣委、縣政府的領導提出要把喬冠華的墓地遷往建湖縣,安葬在喬冠華的故居旁時,喬松郁、喬宗淮與章含之都不約而同地表示了不同意。他們一致認為喬冠華的英靈既然已經得到安息,就得按我國約定俗成的傳統風俗與習慣,輕易不得搬動。建湖縣的領導尊重他們的意見,所以只在建湖縣喬冠華故居旁的喬冠華墓中,安放了一些喬冠華生前所用過的衣帽與文具等物,是為衣冠冢。


但是,喬冠華與龔澎畢竟是喬松郁、喬宗淮的生身父母,他們的心中始終縈繞著讓父母魂歸一處的夙願,實現他們當年立下的「生不同衾,死同穴」的誓言。章含之對此深表理解,完全贊同他們的想法。同時,章含之與喬松郁、喬宗淮又採納東山華僑公墓管理處領導的意見,一致決定繼續保留下最早建立在槎灣村華僑公墓一區的喬冠華單穴墓,作為大家永久的紀念。就這樣,2008年的清明節,又一座嶄新的喬冠華與龔澎的合葬墓,在距槎灣村華僑公墓一區不遠處楊灣村新辟的華僑公墓二區落成。


就這樣,在大江南北,出現了三處喬冠華之墓。


然而,有熟知上海市福壽園情況的人們卻疑惑了,因為在那裡也有著一座喬冠華的墓地。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墓葬四處傳新奇


上海福壽園濃縮了上海地區近百年的歷史,是一個人文紀念公園。這裡安息著已過世的潘漢年、曹荻秋、汪道涵等上海市領導,還有蔡元培、章士釗、阮玲玉、陳潔如等歷史名人。2002年春天,福壽園向章含之提出了在該園建立一座喬冠華陵墓的建議。這時,章含之已年逾七旬,囿於年齡與身體等條件,她對每年清明節前往遠在太湖之濱的東山祭掃喬冠華之墓已感到力不從心,同時,她也有在百年之後與喬冠華一起相聚在她的出生地上海的願望。所以經反覆考慮,她採納了福壽園多次向她提出的建議。


2003年3月31日的上午,我國著名的外交家喬冠華的銅像與墓碑在這裡落成。


至此,共和國前外交部長、著名外交家喬冠華何以墓葬四處的謎底,總算都已解開了。這位生前為共和國的外交事業創下眾多傳奇故事的著名人物,身後又因他墓葬四處的故事而再次留下了新的傳奇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55年授銜時誰評中將報少將最後授予大校軍銜?
徐志摩與張幼儀:中國歷史第一樁西式離婚案
揭秘:隋唐四代皇帝為何要發動對高句麗的征服戰爭
揭秘:劉少奇力薦粟裕入十大元帥 周恩來為何不同意?
揭秘:許世友臨終對楊尚昆說了哪四個字?

TAG:今日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東省的一個富裕縣,因「老豆腐」火遍大江南北!
一夜之間寮國石紅遍大江南北
雪花秀憑什麼火遍大江南北?
唐磊就因為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
曾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東北妹子又給唱火了!
康熙皇帝十處書法題刻欣賞: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手跡故事妙趣橫生
國慶節走遍大江南北,這些南北差異你發現了么?
遍布大江南北的書法「第一山」
兩三年火遍大江南北的茶
曾紅遍大江南北,如今被遺忘五大男星為什麼會這樣!
大江南北的山貨進城了!
曾叱詫風雲,紅遍大江南北的鳥叔,今卻淪落到如此地步!
戰狼燃爆大江南北
此女一曲《誰是我的郎》,紅遍大江南北!
她的美不輸林青霞鍾楚紅,回眸一笑曾紅遍大江南北
莆田農村自建房,豪宅別墅看花眼,跑遍大江南北只此一處
能為美食跑遍大江南北的三大星座
南京最文藝的一條小路,因為一首紅遍大江南北,成為旅遊熱點
揭秘那些火遍大江南北的童星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