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影視 | 生活總是悲傷的,我們必須接受它

影視 | 生活總是悲傷的,我們必須接受它


題圖來源:《東京物語》




電影《東京物語》的偉大之處體現在哪裡?



知友 | 彎尼




說東京物語偉大在哪,就必須先說小津偉大在哪。



小津是那種高度風格化的導演,如果你曾經看過小津,以後只要隨便看一個鏡頭,不用任何介紹就立刻能分辨出是不是小津的片子。




這樣的風格來自他的電影語言——低角度拍攝、固定鏡頭、以建築、自然元素為主的空鏡頭等等。



但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實在沒有辦法說服我這是個偉大的導演,我覺得小津偉大的地方是他通過電影傳達出的對世界的看法,這些世界觀又和他獨特的電影語言完美融合。




說得有點虛,我舉幾個例子說說。




小津電影里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是:生活是悲傷的,我們必須接受它。



《東京物語》里,父親母親帶著多麼大的期待去城裡看子女啊。但生活永遠是讓人失望的。有所期待,就有所失望(所以絕望吧少年們保持本質的悲觀才是得到所謂「幸福」的真諦啊)。




子女忙於工作無暇陪同,老人們從大哥家推到市儈的妹妹家,最後被送到了都是年輕人地兒的泡溫泉,夜間吵鬧得老人一休無法入眠。



要離開的一日,老父親去會自己多年不見的朋友,在店裡喝酒,回憶往事,感慨人生的不如意,談及孩子時,無奈地說「也許孩子是永遠不會達到我們的期待吧。」經歷了年歲,人都不再有任何銳利激烈的表情,所有的失望化為淡淡的微笑,浮在蒼老而溫和的面容上。




老人的東京之行結束了,父親說,「我們這樣應該算是好的了吧,我們應該感到幸運。」母親說,「是啊。」




母親剛回到家就開始生病,子女們拖拖拉拉趕了回來,母親的生命已經結束。呆了一兩天,子女就要趕回去,只有最孝順的兒媳婦 Noriko 要留下來和父親和他最小的女兒多陪幾天。




離開的時候,小女兒跟 Noriko 說,他們真自私。Noriko 說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兒女永遠是離父母越來越遠。(they have their family and life, daughters are always drifted away from their parents. )小女兒低頭看著地板,說,life , disappointing? Noriko 說,yes, nothing but disappointing.




失望又能怎麼辦呢,我們只有接受它。當個人意願和社會文化衝突時,小津的主角永遠是順從文化環境、接受生活的面貌,而黑澤明的主角則要抗爭到死。




所以小津要低角度拍攝,要把遠處的建築、海這些恆久的東西放在轉換鏡頭裡。所以小津電影里的人物大多是淡淡地笑著。




事情、快樂都是轉瞬即逝,但生命是永恆的。一切都來源於平淡、歸於平淡,讓日常莊嚴。




我愛小津,因為他那麼執著於那些生活里最普通的細節。情節永遠是平淡的,甚至會故意把大的情節衝突故事轉折從屏幕上去掉。




拍《東京物語》,只是一場旅行,始終慢慢地靜靜地講述。拍《晚春》,紀子最終還是妥協決定結婚了,但影片到此結束。




重大的事件……結婚、別離、生死,小津把他們通通放在屏幕之外。因為小津相信,生活里其實沒有超凡神奇的事物,最奇特的奇遇都可以被解釋,一切皆來自平凡。




生活是簡單的,但人卻不斷地攪渾水,使之複雜化。世界本質是規律有序的系列,但它們通過細微呈現,處於無序狀態。因此我們才相信異常、決裂和不和諧。




參考:


德勒茲 《電影 2:時間—影像》


Deland Nuse, Direction and Authorship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知乎日報 App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總是悲傷的,我們必須接受它
狗的生活,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感
生活還是很美好,為什麼他們總是忽視呢?
為什麼狗狗總是很開心,因為它們比我們更懂得享受生活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享受生活,就是最好的感恩
真正的抑鬱是,當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時候很悲傷
毀了我們生活的,不是大痛苦,而是那些小傷感
女性長期沒有性生活的危害,結果不忍直視!
生活的藝術 能忍受你所受不了的那些事 才是真愛
我對生命悲觀 ,但不厭倦生活
在孕期不過夫妻生活難受!可是無論怎樣我都得忍著
生活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為了取悅他人,它們每天遭受虐待,生活痛苦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她出身貧苦,沒有文化,卻是對我們生活影響最大的人
人要有主見,生活才是自己的
窺視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原來他們都是這樣生活的
別人的生活,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