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一個讀者留言,向我詢問關於歐美某種語言邏輯的訓練方式。我回答了,還和她9歲的兒子聊了幾句,一切都挺正常挺溫馨的。後來孩子媽讓孩子給我寫封感謝信來,說通過這封信讓孩子向我保證要好好學英語。

孩子的信是這樣寫的:


蔻蔻阿姨:謝謝您在百忙之中和我說話。這些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好好學英語,將來長大,出國留學[微博],像您一樣讀博士,為國爭光,做祖國的棟樑。


這是個可愛的9歲的孩子,在他和我聊天的時候,他可以很正常的說話,很開心的笑。我知道,他現在並不喜歡英語,他愛看漫畫,自己也和同學一起畫漫畫玩。可這些家長[微博]和老師都不支持,他們覺得漫畫沒營養,沒必要在此花過多時間。


比起這封正式的感謝信,我更珍惜孩子邊笑邊對我說:「我那天畫了個叫『囧』的調皮鬼,它只要飛到你的褲子里,你就要放又響又臭的屁。我和我同桌都笑死了。」

可孩子只要和我說到漫畫,就會被媽媽打斷:「你都那麼大了,看什麼漫畫,畫的也沒進步,還費眼睛。蔻蔻阿姨那邊有時差呢,你懂點事兒,快把你認為英語為什麼難學的地方問一下。你懂不懂,學英語比看漫畫有用!」


可能就是從這些不被珍視和尊重的愛好和心聲開始的吧,孩子在父母面前一點點隱藏著自己,學會收起小小的心愿,不再說真實的「孩子話」,而說出讓大人喜歡聽的「大」話。


上次去巴黎,在聖母院前面看到很多遊客在搶佔位子攝影留念,包括一隊中國遊客。一個八九歲的女孩站在這座美輪美奐的建筑前,抬頭向上仔細而專註地看著什麼。突然傳來一個焦急的女聲:「玲玲,你在幹嘛?快過來,該我們照了,快點!」


「媽媽,我在看頂上的雕花,那個紋路…」


「看什麼看,快過來照相,好不容易到我們了。你要看雕塑,讓爸爸照下來你回家在電腦上想放多大看就放多大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小女孩跑過去了,她媽一把拉過她,面對著大汗淋漓舉著相機的孩子爸:「看爸爸!笑!多照幾張!」本來還是一臉不耐煩的孩子媽霎那間對著鏡頭笑魘如花。照完後,她似乎忘記了,讓孩子再去看看頂上的雕花,更別說讓孩子爸拍一張雕欄了。


她摟著女兒邊走邊不斷啟發:「巴黎聖母院,咱們親眼見了哦。可以好好寫篇作文了吧。巴黎聖母院是哥特式建築,你以後不知道什麼是哥特式建築就想想巴黎聖母院的樣子,就記住了吧。它還是名著的書名,對不對啊?這本書是誰寫的啊?是雨果還是巴爾扎克啊?… 你作文開頭怎麼寫啊?… 」


隨著他們走遠,聲音變得斷斷續續,和孩子媽滔滔不絕的興奮相比,孩子懨懨的沉默著。本來是那麼費心想教育好孩子的母親,為什麼就不能多給孩子點空間和時間,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巴黎,用自己的語言述說巴黎呢?難道非要千篇一律的寫:「爸爸媽媽帶我去巴黎看到了雨果小說里的巴黎聖母院,她很美麗,是哥特式建築…我很感謝爸爸媽媽不辭辛勞帶我游歐洲,給我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我很好奇孩子看到的那個雕花紋路是什麼?我很想讀到她用自己的孩子話描述那朵雕花。


最近,一個國內的熟人在朋友圈裡曬她8歲女兒寫給她的生日卡:「媽媽,生日快樂!您辛苦了,我長大了要好好孝順您,讓您開豪車住豪宅,凡是爸爸不能為你做到的,我都會為你做到!」


的確是個有孝心的孩子,可看到朋友圈一片讚揚說孩子懂事後,我不禁感嘆,一個八歲的孩子,動輒豪車豪宅,可見受的影響是什麼。在國內,愛心總是附加了那麼多東西,好像不和經濟掛鉤,就無法表達愛了。


比起同齡的中國孩子,荷蘭孩子要顯得笨拙和幼稚多了。但是他們有孩子的樣子,他們說孩子的話,最重要的,他們有孩子該有的鬆弛和快樂。

上周先生的表妹生日,她家裡也有個7歲的兒子給媽媽生日祝福和禮物。他寫:「媽媽,我愛你,最最愛你。你的腿很長很漂亮。爸爸和我祝你生日快樂!」他自己動手做了「幫媽媽禮券」的紙條,一共12張,媽媽要是累了悶了可以撕下一張讓兒子或老公履行紙條上的事。比如:「幫媽媽洗車」,「給媽媽揉肩垂腿十五分鐘」,「給媽媽唱歌」,「和爸爸一起逗媽媽開心,要讓媽媽笑一個小時」,「給媽媽采一束花,插在媽媽床頭」… 很多字他不會寫,是用畫的。全是生活中出力就能做到的小事,沒有什麼金錢的概念,那麼孩子氣可是那麼有愛。從這個孩子身上,沒人覺得愛是件很遙遠很沉重很大壓力的事,我們可以不知不覺地相信愛和親情是一種篤定的存在,只要我們用心,一切自然而然的都在那裡。


昨天荷蘭鄰居6歲的兒子,還舉著手對我說:「我是有5根手指啊,可為什麼要是我認真數,我就只有4根了呢?我不敢數了,只要數,我就要少跟指頭。」


我說:「你數給我看,怎麼會少呢?」


他扳著手,仔細地數:「0,1,2,3,4,這不是4根嗎?」


我邊笑邊給他解釋:「0不能算,0是代表不存在的東西。指頭是實在的,要從1開始數。」


他又數:「1,2,3,4,5!」然後開心的笑了:「太好了,我總算又有5根手指了。」


正說著,我們的電梯到了底樓,在歐洲和英國底樓是從0開始算的,在我倆結結實實的踏在底樓的地上時,孩子又困惑了:「蔻蔻,你說0是不存在的。那你說我們現在是在幾樓?」


好問題!雖然我肯定少不了笑著作一番解釋,但交流是真實而開心的。


能不能就讓孩子自由放鬆的說「孩子話」呢?這些話,不大,不空,不長,不遠,但它會讓你笑,讓你暖,讓你思考,讓你通向那個小小的內心,看到裡面最珍貴的喜怒哀樂,然後和他一起成長。他可以慢一點,也可以笨一點,但是他可以以他的節奏和方式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就算她不知道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可她會說起在那個夏天的巴黎,他的父母陪她駐足靜靜注視那一片精美卻不知其名的雕欄塑像,那抹記憶里永遠溫暖的歐洲艷陽。這樣,有什麼不好呢?


上班的地方在一所小學附近,下了公交之後,還需要步行十多分鐘才能到達公司。每次走在路上,都能看到形形色色送孩子的家長。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孩子爸爸或者媽媽背個書包在前面大踏步走,孩子在後面腳步匆忙地追趕,有的一二年級的小不點兒,趕也趕不上,自己低著頭,走走停停,偶爾再欣賞一下腳底下的神奇或者路邊的風景。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每每這個時候,家長就轉過頭大聲吼一句:還不快點!趕緊的!小傢伙們聽完後趕忙去追趕爸爸媽媽,再不敢停下來。整個過程孩子只能看到爸爸媽媽的背影:高大,冷漠。而且這樣的父母還不只一兩位。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作為一名教育者,也是一名孩子的母親,我心裡直唏噓,這些父母何時才能意識到孩子是需要愛的,需要擁抱的,需要牽手的。我送小申申上學時,都是一路牽著他的手,兩個人邊走邊聊,我說我亂七八糟的夢,他講他胡編亂造的故事,聊到有趣好玩兒的事情我們互相對著哈哈大笑,我摸摸他的頭,他蹭蹭我的衣服撒撒嬌,就這樣一路膩歪到學校,我愉悅地上班,他愉悅地上課。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不和孩子互動的,冷冰冰的父母不會教出小暖男,小暖女。父母要積极參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孩子。沒時間陪孩子,那就好好珍惜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這段時間,牽著手一起走一段路,和孩子聊聊他的小夥伴兒,傾聽孩子的童言童語,和他一起瘋一瘋,讓孩子感知到溫暖,感知到來自父母的愛。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很多父母忽略了這短暫的十來分鐘,把接送孩子當成一項任務,把自己的焦慮和冷漠完全傳達給了孩子,總是叨叨著自己太忙,再忙這十來分鐘的路程又能耽誤你什麼事兒呢?孩子大人心情都好了,走的自然不會慢。父母一味地催促孩子,或者對著孩子吼叫,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容易變得焦慮,沒有安全感。



你能不能快點啊!父母這樣喊孩子不好!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爸辣媽 的精彩文章:

家庭教育的先決條件是要首先解決夫妻關係的問題
孩子易生嫉妒的原因和心理健康的六大標準
父母必知這十大心理學效應 如何讓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坐不住多因壓力大所致 五大竅門教孩子擁有好心態

TAG:虎爸辣媽 |

您可能感興趣

父母做好這兩點,不愁教不好孩子!
不論怎樣的父母,都不能跟你一輩子
孩子最害怕什麼你清楚嗎?很多爸媽可能不是合格的父母
從小父母做不好這一點,以後別怪孩子看不起你!
印度「猴孩」找到父母了,但是父母還不能帶她走!
父母必備:這樣做孩子生病發燒少了,婆婆也不埋怨我不會帶娃了!
父母不要再用「我還不是為了你好」這句道德綁架的關心來傷害孩子了
做不到這2點,還敢說你愛孩子?父母都該好好看看
愛孩子,他很快沒有規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覺到父母不愛他,作為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不喜歡上學!這對父母竟然選擇了這樣做!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孩子性格好不好 就看父母相處得怎麼樣!
脾氣不好的父母應該這樣做!
孩子兔唇很可怕,但是你卻不知道是父母釀成的後果!你做過這些嗎
父母不狠,孩子不強啊
孩子肚子疼要謹慎喂葯,這不一個孩子差點去天堂,父母后悔不已!
從小父母做不好這一點,以後別怪孩子看不起你
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
父母做好這幾件小事,能讓你的孩子更聰明!
孩子總是不聽話?很可能因為你是這種類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