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原標題: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長段文傑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晚年的孫儒僩、李其瓊夫妻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史葦湘、歐陽琳夫婦當年在臨摹壁畫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敦煌藝術的傳承 流著四川血脈



成都博物館一樓展廳,布展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組裝敦煌復原石窟 攝影記者 劉海韻


千年之美,畢集於斯。12月27日,備受關注的「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即將在成都博物館與公眾見面。


敦煌大展在即,這部分有關石窟、壁畫的精彩珍品,及本次大展的台前幕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值得分享?成都商報記者近日獨家約訪到主辦方之一的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作為成都人的他,在敦煌工作已33年。通過他的講述,我們終於一窺本次敦煌大展繽紛恢弘背後耐人尋味的傳奇:多位四川人,綿延近百年,將自己的藝術人生奉獻給了敦煌這片神秘瑰麗的土地。


敦煌背後的四川人


早在幾年前,敦煌研究院就在考慮將敦煌大展帶到成都。羅華慶多次在各類文博會議上碰到成都博物院院長王毅,兩個成都人之間默契十足:帶敦煌回四川!


在條件最艱苦的時候


走進了敦煌藝術的懷抱


今年成都博物館舊貌換新顏,熱鬧開館。「敦煌展作為一個藝術大展,已成品牌展覽。由於展覽規模較大,展示空間的需求也相應增大,這些年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有一些博物館來邀約,我們都比較慎重。」今年敦煌大展定展成都博物館,水到渠成。羅華慶幾句話說得雖輕描淡寫,但其中甘苦,採訪中一聽便知。


大批展品從敦煌運到成都,但有兩個窟285和320窟例外,這兩批展品是在美國展覽後直接從北京運抵成都。「這兩個窟是去年剛完成的(復原),跟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世界最著名的一流文物保護機構)合作,5月~9月首次在美國洛杉磯蓋蒂中心展出。此次來成都也是國內的首次展出。這兩個窟是新的,一個西魏開鑿,一個盛唐開鑿。」


1983年,羅華慶從重慶師範學院畢業到敦煌,一待就是30多年。「要知道,四川人與敦煌的淵源才真是密不可分!上個世紀40年代大畫家張大千到敦煌臨摹壁畫,回四川辦展引起轟動。他的臨摹活動和倡議促成當時的國民政府成立一個管理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來管理莫高窟。這就是敦煌研究院的前身。」


而通過羅華慶層層疊疊的講述,四川人與敦煌的淵源如戲展開,除了張大千,還有一位關鍵人物:敦煌研究院的首任院長段文傑。這位四川蓬溪人,當時在重慶中央大學繪畫系讀書,看到張大千在重慶辦的敦煌臨摹大展受到震動,決定畢業後奔赴敦煌。當時正值抗戰勝利,段文傑一人滯留蘭州,等待常書鴻從重慶返回莫高窟,跟他一路。1946年底,一行人重回敦煌。在奔赴敦煌的四川人中,還有孫儒僩、李其瓊夫婦,史葦湘、歐陽琳夫婦。「這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和學者們,在條件最艱苦的時候走進了敦煌藝術的懷抱,他們為敦煌的文物保護、藝術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 如今,通過更多像羅華慶、王毅這樣的四川人,敦煌大展終於來到了成都!


從展覽本身來看,敦煌大展蒞臨成都,又有一番深意。成都是絲綢的重要供應地,是南方絲路的起點,南北絲綢之路的交匯,讓成都這座城市多了一層顯著而無法忽視的光環。通過這次「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讓成都和四川的觀眾、文博迷了解四川在傳統北方絲綢之路上的貢獻。


羅院長帶你看展覽


本次展覽內容


8個原大復原石窟


10件藏經洞出土文獻真跡


70幅敦煌壁畫高清數字件


12尊彩塑臨摹品


20件藏經洞出土絹畫複製品


10件模製花磚


67件敦煌市博物館館藏漢至唐代文物


60家文博機構的代表南北絲綢之路及海上絲路的文物


甘肅麥積山、新疆克孜爾的石窟藝術珍品


敦煌是「牆壁上的百科全書」


如何通過本次展出的復原洞窟、敦煌壁畫臨摹本和彩塑複製品,一睹敦煌流瀉千年的華彩?羅華慶解析:「上世紀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受千年敦煌藝術之震撼,臨摹本身也是中國藝術的一個傳統。現在藝術家也都是通過臨摹敦煌壁畫,體會古人的繪畫技藝、獨具匠心的創意。我相信眾多從事藝術的人士,都不會錯過這場大展。觀眾通過展覽了解敦煌藝術的題材和內容,當然裡面主要是宗教題材,與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但這些壁畫反映了當時人的信仰,對佛教的認識,很有歷史價值。壁畫藝術代言了千年敦煌所經受的風霜雪雨,通過展覽可以了解千年佛教藝術、石窟藝術的發展脈絡,其中有很多精彩的畫面,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是『牆壁上的百科全書』。」


現在是羅院長的親自導覽時間:


這次成都展出的都是敦煌藝術石窟精品,來的8個複製洞窟代表了敦煌早中晚一千年來石窟藝術發展的精華,每一個都是精品,各有各的特點。我個人推薦,第一是西魏時期的285窟,公元538~539年開鑿,在莫高窟歷史上是標誌性石窟,有重要歷史意義。第二就是卧佛,涅槃像,158窟。大家一看,這麼大的佛像,震撼人心,都是莫高窟里最具代表性的。


我們選的70幅壁畫臨本,代表莫高窟各個時期的精華,內容涵蓋講佛的因緣故事、佛傳故事、說法圖、經變畫、裝飾圖案,反映社會生活的各個場景,包括供養人畫像這些都很好。出於保護目的,去敦煌的觀眾也看不到這些作品。


除了敦煌莫高窟,我們也邀請新疆克孜爾的壁畫臨本、甘肅東部麥積山的壁畫臨本和彩塑到成都一同展出,這就形成了絲綢之路從西到東(敦煌居中)的完整展線。大家觀展,可以對佛教藝術的傳承過程有一個清晰認識,十分完整。這也是本次大展不同以往的關鍵一點。


另外,大展還借展敦煌市博物館的近70件文物,這些文物剛好覆蓋莫高窟開鑿之前的歷史——通過博物館的文物,對漢武帝建立敦煌郡以來的歷史發展脈絡,做了一個簡要說明,學術性很強。莫高窟開鑿於366年,今年是莫高窟創建1650周年,是特別重要的紀年,我們也搞了一系列學術活動,還開了音樂會,聲勢很大。


敦煌壁畫患「癌症」


我們所做的工作不能永葆青春,但可以延緩壁畫衰老的步伐。


「酥鹼」侵蝕壁畫


表面一碰就會脫落


敦煌莫高窟現有492個洞窟,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2000餘身,歷經十個朝代修建完成。明代之後,隨著佛教的衰弱,莫高窟長期無人管理,受自然力和人為破壞的影響,到1944年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時,石窟已傷病累累,存在崖體風化坍塌、裂隙滲水、塑像傾倒、底層洞窟積沙,雨水進入洞窟,珍貴的壁畫存在空鼓、酥鹼和起甲等多種病害。


敦煌研究院幾代人艱辛努力,做了大量艱苦的保護工作。如清理洞窟積沙,修築圍牆防止人為破壞,修築崖體擋牆防止石窟崖體坍塌,修復洞窟內塑像,對有脫落危險的壁畫進行邊緣加固等。同時,從壁畫的結構和製作工藝來認識壁畫的病害發生部位,以及引起壁畫病害發生的環境因素等,研究實踐出了壁畫的修復工藝,篩選出了壁畫的修復材料,形成較為科學系統的壁畫修復保護程序和技術。


成都商報記者問敦煌洞窟和壁畫具體如何保護,羅華慶談到這問題的複雜性。「我們以一個洞窟為例,跟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進行合作,多年來,針對保護理念、洞窟的價值評估,形成了一整套保護流程。至今僅臨摹了2000多平方米,只佔百分之幾。現在更多是採用數字化保存方式,通過構建數字敦煌,把石窟的信息保留下來。」


都知道,壁畫的修復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修復可能會造成壁畫新的損害,我們稱之為『保護性破壞』,所以要慎重,不輕易修復,先把病害問題搞清楚,以後更新的技術會解決這些問題。」羅華慶提到,敦煌壁畫目前最厲害的病害就是「酥鹼」,表面一碰就會脫落,起因是壁畫中的鹽分作祟。洞窟開鑿,抹泥準備壁畫創作,而洞窟本身開鑿在砂礫岩上,岩體里天然就有鹽分,鹽遇到水分就開始溶解,通過科學研究,濕度達到62%,岩體或牆壁里的鹽分就會融化;當濕度回落到62%以下,鹽分又開始結晶。隨著濕度變化,鹽分一直在結晶融化、融化結晶的反覆之中,壁畫表面就出現了「酥鹼」。「酥鹼就是敦煌壁畫的『癌症』,我們現在探索通過『脫鹽』技術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將從搶救性保護到科學保護再到預防性保護三個過程完成監控預防這一『敦煌頑症』」。


據悉,目前已患「酥鹼」的洞窟,位置都在最底層。敦煌壁畫脫鹽技術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這在砂礫岩石窟的保護領域是一個新突破。羅華慶表示,敦煌壁畫保護是個任重道遠的事情,「我們所做的工作不能永葆青春,但可以延緩衰老的步伐。隨著環境變化,壁畫通過科學保護的辦法,減緩衰變的過程。」成都商報記者 謝禮恆 部分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挑戰萬米載人深潛 世界最大深海模擬裝置開工
詹文龍院士應邀做專場學術報告
台灣少數民族藝術家獲邀創作黃公望主題作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明年開工
20多台大戲明年5月將亮相家門口

TAG:新浪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燕京八絕」匠心精神——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傳承、創新、傳播古箏藝術的梁先生
傳承梅派藝術精神
文房四寶傳承著傳統文化
傳承與創新:筋精道讓古法筋療術綻放異彩
「湖湘文化書畫藝術傳承之旅」走進常德
浙江省「雞血石雕」代表性傳承人,凌東輝石雕藝術品鑒
嫘祖文化傳承 普縵將中國絲綢藝術傳遞世界
古玉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藝術文化的傳承之美——南紅鐵皮包漿
去澳門旅遊 猶如置身建築藝術和文化傳承的殿堂
世界高氏武術聯盟的武術傳承觀:如何讓高氏家族的孩子們愛上武術,傳承武術?
冥冥之中的文化傳承
《權力的遊戲》冰原狼的咆哮——艾莉亞與萊安娜的狼性血脈傳承
傳承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建盞傳承精華技法 傳播精髓文化
王馗:流派的傳承、變化與創新
林旁粽技藝傳承面臨窘境 傳承人走進校園傳藝
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人,畫撲灰年畫「文武財神」的農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