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BBC稱《對華戰爭》紀錄片引熱議:中美會否「開戰」?

BBC稱《對華戰爭》紀錄片引熱議:中美會否「開戰」?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道英媒稱,近日,英國的電視台播放的紀錄片《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不僅在英國觀眾中引起激烈討論,也讓萬里之外的中國網民熱議不已,中美兩大國真會「開戰」嗎?


特朗普政策成焦點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9日報道,過去一年來,世界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局勢似乎被一系列「黑天鵝」事件攪得大亂,特朗普「逆襲」當選美國總統似乎標誌著2016年之亂趨於高潮。特朗普尚未上台,世界媒體的聚焦中心已經轉向他的一舉一動,包括他的組閣人選,由此分析他未來的政策走向。而他違反慣例和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以及隨後在社交媒體上發出涉及南海、人民幣等話題的帖子,更引起了世界特別是中國網民關注。

此外,過去一年來朝鮮爆發核試驗加導彈試射,「薩德」部署在韓國爭議不息,南海風雲備受聚焦,東亞安全局勢波詭雲譎。在地區爭議背後,中美兩大國如何發揮各自力量來穩定局勢?兩國的國際外交博弈是否走向不可控?


紀錄片在中英引熱議


居住在英國倫敦的記者兼製片人——77歲高齡的約翰·皮爾格親自兼任出鏡、解說,試圖從宏大的歷史和全球的角度來看待今天亞太地區的安全形勢,拍攝出《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一片。該片從對美國外交軍事戰略批評的角度,指責「美帝」開發核武器的「陰暗歷史」,包括即使在主張無核世界的奧巴馬政府時期,「仍投資千萬億美元加強核武庫和在亞太建設一系列包圍中國的軍事基地」。


皮爾格以強烈批評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外交政策著名,認為這些國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帝國主義驅使。在這部最新的片子里,他也指責美國外交政策製造「中國威脅論」,並警告核戰爭有可能在擦槍走火的形勢下爆發。片子以美國大選中發出「對華強硬」的特朗普上台結尾,擔憂未來的中美關係走向。

紀錄片指出,一旦核戰爭爆發,就不會有絕對的勝利者,光核污染就將導致氣候急劇變化,殃及全人類。


報道稱,該片在英國播放後,有讚歎,有批評,在影片的「主角之一」中國也引發眾多熱議。


歷史和現實的美中關係


紀錄片播放,以及後來皮爾格接受英國媒體採訪,也大量論及美國和中國關係現狀,包括中國在接受了改革開放後經濟騰飛崛起,中國已經是美國債務25%的持有方等等。雖然美國軍力是中國軍力的數倍,但中國也是核大國,也有致命的核打擊能力。


一部紀錄片很短,要概括中美關係的全貌和方方面面的確很難。

報道稱,如果回顧看看過去中美外交關係的發展,人們會發現中美之間早在1949年之前,美國政府一些官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們就建立了不少友誼聯繫,特別是美軍支援中國抗日戰爭的時期。不論是美軍駐延安小組,還是包括斯諾在內的美國記者,都實際上為後來尼克松和毛澤東開啟的美中關係正常化留下歷史伏筆。


然而,如同今天一國政治和外交政策可能受到國內保守政治影響一樣,中美兩國正常關係發展進程都分別受到了各自國內和國際政治的影響。所幸的是,上世紀70年代,高瞻遠矚的兩國領導人管控了分歧,恢復了溝通交往。


即便在建立外交關係後的多年裡,美中關係也是在外交博弈中逐漸走向成熟。但外交博弈不時帶來「擦槍走火」、掀動地區乃至全球安全的驚心動魄。


中美合作與協調至關重要


報道認為,回顧中美外交史,人們發現,「美國總統在上台前和上台之初,迫於國內不同集團的種種利益」,不僅做出對北京的強硬態度,還在一些中國方面認為是核心利益的問題上觸動中國的神經,不僅是領導人的,還有民眾的。

如果把一些摩擦等可以稱為領導人也許可以管控的外交博弈的話,包括上世紀90年代美國老布希政府對台軍售,柯林頓政府被認為支持「台獨」、打破慣例在台灣當局領導人選舉前容許當時台灣當局領導人的李登輝到訪美國等,那麼另一些突發軍事事件的後果難以逆料,包括1999年美軍戰機「誤炸」中國大使館,以及2001年中美軍機相撞事件等。


今天,中國和美國的經濟乃至戰略利益密切相關,所以才有了G2的說法。但是一個關鍵問題是,在所謂「民粹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今天,各國領導人如何說服對現狀不滿的民眾保持和服從理性的政策選擇呢?


也許,人們有理由樂觀地相信中美領導人都能認識到中美兩國的合作與協調對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特別是世界經濟尚處在困難和不穩定之中。



BBC稱《對華戰爭》紀錄片引熱議:中美會否「開戰」?

資料圖片:中美關係。



【延伸閱讀】日媒:「特朗普模式」升高中美衝突風險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道日媒稱,亞洲部分媒體大肆報道的事件在20日塵埃落定,中國軍方把他們捕獲的美國無人潛航器還了回去。美軍在海中收集情報,中國軍方憑藉實力阻止。一系列動作凸顯出同樣擁有核潛艇的美中爆發軍事對峙的危險性。


《日本經濟新聞》12月22日發表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17日的推文中就無人潛航器事件批評說:「我們應該告訴中國,我們不想把他們偷走的那個無人潛航器要回來了,讓他們留著吧!」他還說:「把它從海里取出帶往中國,(這是)前所未有的行為。」


文章稱,以出乎意料的言行打亂對手的節奏,以便在談判中佔得先機,特朗普的對華戰略與幫助他獲得商業成功的談判技巧相重合。特朗普的目標是吸引來自中國的大規模投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有解讀認為,這一戰略也關係到2018年中期選舉的選票,這是特朗普面臨的下一道坎。


文章稱,中國軍隊還在向東挺進。10日,中國空軍編隊突破了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第一島鏈」,並飛越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環繞台灣島飛行。


日本航空自衛隊F-15戰機緊急升空,美軍「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也在空中對中國軍隊實施監視。據台灣媒體報道,中國軍方是在對日台施壓,以此試探美軍在背後的動作。


特朗普還提名綽號「瘋狗」的前中央司令部司令馬蒂斯出任國防部長。和參與過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退役將領一起「玩火」是危險的。特朗普就任總統後,南海是否生變值得關注。


文章稱,特朗普模式就是無視美中外交上的一切協定。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的「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不能退讓的「核心利益」。突入對手最為介意的議題,從而搞清楚對方究竟能夠作出多大的讓步,這就是特朗普的想法。


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的對華戰略在明年1月正式就任前就已經進入了這一過程。中國已在軍事和經濟領域顯著崛起,因此把中國當成靶子將是向全世界發出的有力信號,這也是特朗普的算計。問題在於,要做生意就不會有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但在政治上卻存在這種可能。


文章稱,可以想見,中國將對日本施壓。屆時美國將要如何對付中國?如果什麼都不做,會被視為「軟弱」,可能讓盟國失去對特朗普的信任。特朗普在一邊動搖對手、一邊思考進攻方法。


(2016-12-23 10:18:53)


【延伸閱讀】外媒:鷹派主管貿易 特朗普欲重塑中美經貿關係?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道外媒稱,唐納德·特朗普12月21日任命彼得·納瓦羅領導一個新的白宮機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管美國貿易和工業政策。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2日報道,納瓦羅將領導特朗普新創立的國家貿易委員會,為貿易和產業政策提供決策意見。


對華鷹派人士執掌新貿易機構


報道稱,鷹派學者、曾高調批評中國的彼得·納瓦羅是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商學院教授,也是《致命中國》一書的作者。納瓦羅是特朗普競選團隊顧問之一,他曾撰寫出版《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和《致命中國》等書,並對中國政策持強烈批評態度。


納瓦羅最近在發表於《舊金山紀事報》的一篇文章里稱,他在出版第一本專著之後遇到了特朗普,後來成為了他的競選高級政策顧問。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22日報道稱,納瓦羅常年來不斷警告美國正在與中國進行一場經濟戰爭,應該採取更強硬的態度——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向全美選民兜售同樣的信息。


特朗普說:「幾年前我讀過彼得關於美國貿易問題的一本書,他那清晰的論點,周密的研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很有遠見地記述了全球主義對美國工人造成的傷害,並為復興我們的中產階級指明了一條路。」


納瓦羅獲得的這個任命是特朗普調整貿易政策的又一動作,特朗普將試圖貫徹他的核心經濟策略,即振興美國製造業,在國內工業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特朗普創建國家貿易委員會,以減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影響力,該機構多年來負責談判貿易協議。


特朗普團隊表示,這標誌著白宮內部首次有了一個專門負責製造業事務的辦公室——強烈表明特朗普計劃兌現競選期間做出的承諾。


報道稱,特朗普已快速完成對內閣成員和高級幕僚團隊的任命,主要倚重擁有商業和軍事經驗的人士,基本上避開了華盛頓不少執政經驗豐富的人士。


人事任命標誌特朗普欲重塑中美關係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22日報道稱,納瓦羅以批評中國著稱,此舉是特朗普打算重塑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關係的最新跡象。


特朗普還表示,億萬富翁投資者卡爾·伊坎將擔任監管方面的特別顧問,這是特朗普打算進行重大變革的另一個領域。


報道稱,這些任命,反映出特朗普想要通過清除自己眼中的關鍵障礙,來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雄心。他曾經承諾要大幅減少聯邦監管法規,防止其所謂的來自中國製造商的不公平競爭,以此為美國製造業提供助力。納瓦羅和伊坎的任命也表明,特朗普將會推進他的議程,即便這麼做幾乎肯定會招致批評。


特朗普的經濟顧問中唯一有資歷的經濟學家就是納瓦羅,他藉助一系列哀訴影響了特朗普對中國的關注。


報道稱,伊坎是一位傲慢的紐約億萬富翁,在競選期間聲援過特朗普。此人發家致富的方式是「掠奪公司」,即收購一些公司的大量股份,要求公司進行改革,提高股東的利潤。伊坎是全國最大的私人投資者之一,特朗普12月21日說,他將參與為證監會選擇新主席的工作,而他的商業活動正是由證監會來負責監督的。


報道稱,這些任命突顯了特朗普經濟顧問之間的基本分歧。他挑選納瓦羅以及另一名億萬富翁投資者威爾伯·羅斯來主持貿易政策,他們都贊成增加貿易限制。但特朗普更廣泛的顧問團隊則由支持自由貿易的人主導,其中包括伊坎、即將領導國家經濟委員會的加里·D·科恩、他提名的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以及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而且特朗普正在考慮讓拉里·庫德洛領導經濟顧問委員會,他也是一個堅定的貿易支持者。


這些任命也令特朗普遭受了更多批評,因為這些人的財富和商業背景讓他的政府陷入了更大的利益衝突。



BBC稱《對華戰爭》紀錄片引熱議:中美會否「開戰」?



彼得·J·納瓦羅(中)。12月21日,特朗普任命納瓦羅領導一個新的白宮機構,主管美國貿易和工業政策。(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2016-12-23 00:28:00)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外媒稱中方就特朗普重用「鷹派」發警告:對抗只會兩敗俱傷
中方警告特朗普重用「鷹派」 外媒:或加劇雙方貿易摩擦
德媒稱美孤立主義殃及世界 納瓦羅「粗魯不合群」
英媒:中國父母靠網路解決校園霸凌 比打官司見效快

TAG:參考消息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型歷史紀錄片《抗美援朝戰爭》完整版
BBC為了中國「網紅」特意拍攝紀錄片!
紀錄片《天才爭霸戰》
那個中英教育PK紀錄片里的英國中學,把BBC給封殺了
BBC最新紀錄片《藍色星球2》爆全球首發預告片,紀錄片,就服BBC
[MD PHOTO] 韓國藝人李敏鎬MBC電視台出席紀錄片發布會
《解剖肥胖》,一部爭議中的紀錄片
《星際爭霸》紀錄片:gg的故事
BBC紀錄片:中華的故事——明朝,人類歷史上最可惜的朝代
BBC爭議紀錄片:一個杭州老師把中式教育帶到英國
[MD PHOTO]KBS《紀錄片三日,十年的記憶》新聞 發布會
BBC紀錄片《美國,從自由到法西斯》
揭開宇宙奧秘:萬物和虛無(英國BBC紀錄片)
CCTV大型紀錄片《中國樂器-古琴篇》
中國孔子基金會所策划出品的紀錄片《中華文廟》開機
李敏鎬出演紀錄片《DMZ,THE WILD》 預告視頻公開
BBC紀錄片呈現海底世界 美輪美奐
紀錄片《DMZ,THE WILD》舉行發布會 監製感謝李敏鎬竟為何?
李敏鎬入伍前拍攝紀錄片《DMZ,THE WILD》 下周播出引期待【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