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寫於百年前,魯迅手稿又一真跡現身

寫於百年前,魯迅手稿又一真跡現身

前天,全國多位魯迅研究專家出現在紹興魯迅紀念館,見證了魯迅手稿又一真跡《古小說鉤沉·齊諧記》的現身。


該手跡文稿四頁對開,近400字,輯錄了「董昭之救蟻王」「沈縱遇斗山王」等五個奇聞逸事,共六條,也是《古小說鉤沉·齊諧記》章節較為原始的版本。由於手稿卷尾有魯迅之弟周作人的兩行題記和一方印鑒,這份手稿被專家們認定為真跡。


《古小說鉤沉》是魯迅費時最長、最為重視的著作之一,早在他17歲離開紹興到外地求學之前,就開始了輯佚。1909年從日本回國後,他潛心從事《古小說鉤沉》的輯校,至1912年春完成初稿。目前,紹興魯迅紀念館藏有周作人捐贈的魯迅《古小說鉤沉序》手稿,而此次現身的《古小說鉤沉·齊諧記》文稿,與《古小說鉤沉序》手稿同源,為魯迅先生1911年前後手書,距離現今已過去一百多年。

在這份手稿的卷尾,有周作人的兩行題記:「右魯迅手寫古小說鉤沉稿貳葉,計其時當在中華民國初年也」,並有他的一方印鑒:「十堂私印」。北京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高遠東介紹,周作人的字跡有很強的個人氣息,加之蓋有私印,所以這次現身的魯迅手稿是真跡無誤。上海魯迅紀念館原館長王錫榮直言:「現代有人模仿魯迅的字跡已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周作人的這兩行題跋寫於上世紀60年代,已到了其書法非常成熟的時期,幾乎無人可以模仿,加之此跋距今尚不遙遠,稍懂行的人就能辨別。」



寫於百年前,魯迅手稿又一真跡現身


魯迅手稿真跡《古小說鉤沉·齊諧記》。


魯迅的這份手稿真跡,來源於天津書法篆刻家、收藏家齊治源先生的家屬,齊先生本人已於2001年過世。1966年8月,齊治源在「文革」中被抄走了四大箱文物。「文革」結束十餘年後,他終於迎回了當年被沒收的珍藏,當時退還清單編號為2489的「魯迅手稿」即為《古小說鉤沉·齊諧記》。北京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認為,今年是紀念魯迅先生的「大年」,這次手稿真跡的出現引發學界重視,或將引出更多的私人藏家拿出手中珍藏,「對學術人員來說,即便是電子版的影印手稿,也是對魯迅研究的推動。」


《古小說鉤沉》也飽含著魯迅與周作人的兄弟之情。在輯校此書時,周作人曾參與抄錄,初稿完成後,魯迅以周作人的筆名「起孟」發表序言。這也被周氏兄弟共同的好友許壽裳贊為「以利讓弟,以名讓弟」,說明了魯迅對周作人的關愛。而在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後,魯迅搬出北京的八道灣胡同,諸多手稿、藏書均未帶走,遂為周作人所有。北京魯迅博物館文物部主任劉思源透露,在後來的一段特定歲月中,周作人經常會把魯迅的手稿贈送朋友,這使得不少魯迅手稿得以藏於民間,「現在『浮出水面』的魯迅手稿真跡,大部分都是那時周作人送出去的。」



寫於百年前,魯迅手稿又一真跡現身


魯迅(右)和周作人。


事實上,這份手跡的現身,也為當年被誣「剽竊」的魯迅一方提供了新的佐證。1926年,陳源在《晨報副刊》上發表《致志摩》一文,誣衊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抄襲日本人鹽谷溫的作品,引發了魯迅「剽竊」公案。其實,魯迅在公開場合講述的《中國小說史略》「六朝小說」部分,依據的就是自己輯錄的十冊稿本《古小說鉤沉》。(文/徐顥哲)


原標題為:周作人手書題記成鑒定重要證據——寫於百年前,魯迅手稿又一真跡現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鍾立風:有文學做底蘊,音樂一定不俗
錢鍾書的「一碼歸一碼」
郭文景把中國詩詞搬上合唱舞台
今天我們如何面對李大釗的史學期望
孫中山的王道主義理想

TAG:北京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現存曹操唯一的真跡!因為是錯別字,寫好以後群臣不敢吱聲
撿漏好時節!三幅黃永玉真跡現身加拿大的這一場春拍
豪放的李白字寫得怎樣?看一下他傳世書法真跡,字少但留言一大串
半是真跡,一半補筆的國寶,快來看看
張愛玲《色戒》手稿真跡,真是字如其人!
張愛玲《色戒》手稿真跡,真是字如其人啊
天下第一行書真跡是怎麼被騙走的?
這才是齊白石千真萬確的真跡,每個人都值得看一眼!
抗日期間毛澤東寫給蔣介石的手稿真跡,難得一見!
當初家裡客廳沒懸掛這幅手寫書法真跡 真是後悔透了
三幅黃永玉真跡現身加拿大春拍,精彩不容錯過
米開朗基羅神作首次抵滬,一窺三億手稿真跡
「下真跡一等」齊白石也看不出來
難得一見:魯迅書法手稿真跡20幅
蒙娜麗莎畫作驚現第二幅?很可能是真跡!
現在不用去巴黎,也能看到畢加索的真跡
這可都是真跡啊,外面看不到的
錢選最經典的花鳥真跡,看了停不下來!
老太太臨終前說縫紉機里有寶貝,打開竟是一幅3千萬的畢加索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