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在北緯25度以南,東起泉州,西至昆明,南至東南亞,廣泛分布著騎樓建築形式。今天,我們在泉州、廈門、廣州、香港、海口等像許多城市的老城區依然能夠見到,騎樓建築現在仍構成南方地區商業建築的重要形式,即便新建商場為了突出地方特色和城市規劃需要,也會模仿類似的布局。那麼騎樓是怎麼來的?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海口市的騎樓建築


騎樓的歸類

騎樓,是指建築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共行人空間、上層建築跨建於人行道上的近代商住建築物。由於人行道上便是二樓,如同二樓騎在一樓之上,故而得名。一般認為,騎樓是一種敞廊式(open arcade)商業建築。敞廊式建築在功能上類似於歐洲的拱廊式(arcade)建築,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歐洲建築有出現了外廊式建築(Veranda Style),後者進入華人社會之後構成了現在的騎樓樣式。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新加坡的騎樓建築

拱廊式(arcade)建築是一種步行街道,一個有起點和終點的空間,由周圍。由於19世紀時,在文化與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社會上出現了日益強烈的交易、交通需求,據此,人們要求公共空間能夠保護行人不受交通與天氣的影響,並形成新的市場交易形式以滿足日益旺盛的交易需求。拱廊式建築與交易行為和商業網路緊密契合,其基礎在於發達的市場經濟,拱廊建築形式的成功與否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購物拱廊(Shopping Arceda)

外廊式(Veranda Style)建築。外廊式建築的起源一般認為最早是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 Pukur)建造的。由於印度南部氣候炎熱,英國人無法適應,故在房屋前加裝外廊以防強光,營造相對涼爽的環境,這類房屋當地人稱「游廊」(Veranda),英國人稱「廊房」(Bungalow)。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英式廊房(Bungalow)的應用已經不止於印度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新加坡的小印度社區內的外廊式建築

一般認為,騎樓屬於外廊式建築的變體,是敞廊式建築的一種類型。其具有拱廊的商業功能,又有類似外廊式建築的特點,是較為獨特的建築形式。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瑞士伯爾尼也有類似騎樓的拱廊商業建築


本土與西方的融合

有兩種力量塑造了騎樓建築。

一種力量來自本土,近代騎樓的雛形可能在唐代已經出現,據稱在唐大和年間(827~835年),沿商業街有蓋起樓閣式鋪面,由長杉木為柱貫通上下樓房,由通榫入柱,鋪以層板,平面作前店後宅或下店上宅。在北方,被稱為「市廊」或「廊房」的建築最遲宋代已經出現,曆元、明、清,到近代仍數量很大。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騎樓建築脫胎於傳統粵中民居,如竹筒屋或三間兩廊的傳統民居格式,是商業高密度發展的結果。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北方式廊房

第二種力量,是來自於歐式建築與本土建築的結合。近代英屬海峽殖民地(今天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檳城一帶)的城市改造中首先出現類似建築模式。1822年,萊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推行「市區發展計劃」,為行人徒步和沿街立面統一的需要,制定了5英尺寬度的街道退縮和步行模式,並在華人商業區中得到推廣。騎樓的別名「五腳基」或「五腳氣」便來源於英文的5英尺的直譯(five-feet base)。1878年,香港政府為改善居住擁擠的情況,頒布了《騎樓規則》,並很快成為城市商業鋪面的主要形式。至20世紀初,由於適應熱帶、亞熱帶氣候特徵以及其便利的商業用途,騎樓被華人社會廣泛認同,成為香港、台灣、廣東、福建和東南亞華人街區的主要建築形式。

近代以來,在廣東、福建等地區盛行的騎樓建築

30年代廈門大同路

總體上看,目前普遍認為,騎樓是近代西方外廊式建築與中國傳統民居形式結合而成的一類特殊建築類型。是在東西方文明交匯碰撞和市場化進程中逐漸出現的建築形式。騎樓建築也與小規模商業緊密聯繫,是華南地區商業文明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林琳、陳洋:《國內外有關騎樓建築的研究述評》,《建築科學》2006年10月,總第22卷第5期,第119-125頁。

彭長歆、楊曉川:《騎樓制度與城市騎樓建築》,《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8月,第6卷第4期,第29-33頁。

文章配圖均來自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清軒居士 的精彩文章:

托物言志:古代女子鍾愛的定情信物
帶你領略飛機駕駛艙,各種複雜精密的儀器
天空之城:當飛機飛過天空,你能看見一座不一樣的城
端莊精緻、設計感強烈的新式和服
動物精靈們的倒影:鏡像在水中,亦幻亦真

TAG:萬清軒居士 |

您可能感興趣

賽龍舟發源於中國,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是盛行的民間活動
內蒙古葛根廟,東北地區最大的喇嘛廟
在幾內亞和馬里的邊境地區
湟源丹噶爾古城,記載著古代西北地區最大貿易地區的興衰
中國西南地區的第三大城市,也有壓倒重慶和成都的一面
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大港,西南地區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門戶
望都的塔檜在華北、西北地區被廣泛應用於園林綠化
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的緯錦織物
賀蘭山西麓南寺,內蒙古地區最大的石雕佛像群
四面高牆:日軍在滿蒙地區也建立了大量「無人區」
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區的苗木市場缺什麼?
世界第三,中國第二的水電站,它的建成為周邊地區做出巨大貢獻!
這裡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大港,西南地區走向世界的海上主門戶!
河南省的1市、14縣,屬於北宋的京城地區,有你的家鄉嗎?
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
美軍在阿勒頗東部地區新建設空軍基地
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保稅港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北京市酒仙橋地區的名稱是什麼來的?
建碉堡炮樓、修「飛機窩」:日偽在華北地區的「治安強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