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大清的版圖與民國的命運

馮學榮:大清的版圖與民國的命運

馮學榮:大清的版圖與民國的命運

馮學榮:大清的版圖與民國的命運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開始走下坡路,並開始變成了一個據說受人欺負的國家,帝國的衰敗和帝國內部由來已久的反清火種三合會等民間勢力糾合到一起,成為了推動大清帝國滅亡的主要動力。


然而,凡事均有兩面,大清帝國儘管在日暮之時,老態龍鍾,但是在大清帝國事業如日中天的初期,大清並不是一個吃素的帝國,與我們一般國民的認知不同,在歷史上,大清帝國曾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擴張國家。


許多人並不知道,其實在大明帝國時代,漢人的地盤並不太大,大明帝國的稅收和行政,主要集中在長城關內,往東,台灣島是明帝國不屑一顧的蠻夷之地,往南是一片南洋,往北,無論內外蒙古,都不是明朝的地盤,往西,明朝在西域僅僅設有若干軍事羈縻機構,並沒有將它當作自己的疆域,往東北,也是零散的幾個軍事羈縻機構和零散的一兩個府,而東北的大片土地,自古以來一直在女真等原住民的掌控之下。


明朝末年的西北大饑荒,壓垮了大明帝國,大清帝國趁機越過長城、殺入關內,擊潰李自成勢力之後,大清帝國將其首都,從瀋陽遷到北京。

大清帝國入主中原之後,繼續進行它的擴張事業。


向東,大清帝國的鐵騎渡海東征,打倒鄭家王朝,將台灣納入版圖。


向北,大清邊拉邊打,武力征服外加和親,將內外蒙古,全數納入帝國的疆土。


向西,大清的勁旅攻擊「準噶爾汗國」,將別人的國家整個滅了,而且還將準噶爾汗國的人口屠殺乾淨。事後,這塊土地成為大清新的疆土,簡稱「新姜」(錯別字)。


向西南,大清向青藏高原正式派出「駐藏大臣」,牢牢控制了西葬(錯別字)。

洪門弟子孫中山,是洪門這個民間反清秘密結社中難得的學貫中西、眾人咸服的人物,他在造反的初期,打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決意將大明帝國淪亡的土地打回來,讓它們重新回到漢人的手中。


所以,我們會在史料中讀到,孫中山起初對東北毫不在意,他說只要日本援助我漢人,我可以將滿洲(東北)給你日本治理,因為它反正原本也不是我們的,這是孫中山的原話,也是他常說的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槍響,中華民國的精英分子,面對以下兩個選項:


選項一:恢復明朝祖宗的版圖,不要東北,不要蒙古,不要新姜(錯別字),不要西葬(錯別字),只要漢地十八省,恢復中華。


選項二:不但要恢復明朝祖宗的版圖,而且要繼承大清帝國的全部土地,也就是說,將東北、內外蒙古、新姜(錯別字)、西葬(錯別字),等等,全數收入中華民國的新版圖。

無論是革命黨,還是北洋軍閥,這個問題討論來討論去,最終都選擇了選項二。


人終歸有貪念。但是,其代價在日後逐漸顯現。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武昌起義時,革命黨打出光復關內十八省的「十八星旗」,現在胃口突然變大了,要吞下大清帝國的全部版圖,很不好意思,怎麼改口?

這種事,難不倒聰明的漢人。


民國的漢人精英們,很圓滑地廢用了「十八星旗」,一夜之間,改用「五色旗」,腔調變了:再也不提什麼漢地,再也不提什麼十八省,再也不提什麼恢復中華,現在呢,我們是「五族共和」,漢,滿,蒙,回,藏,都是一家人,以後就叫「中華民族」,大家一起過。


問題是,蒙古的王公不願意和你一起過,他們要當蒙古人,再加上沙俄的慫恿,所以辛亥革命之後,外蒙古就鬧起了分家。


事實上,不但外蒙古,在西南,西葬(錯別字)也鬧起了分家;在東北,滿清遺族「宗社黨」,也鬧起了分家,這些人都不服,他們都說,他們的祖宗和你不同,他們不願意做中華民國的國民。


換言之,中華民國的地理版圖,並不是炎黃老祖宗給留下的,而是大清帝國用武力打下來的。歷史的真相,就是如此的殘酷。


直至如今,這個令人頭疼的民族問題,仍然陰魂不散,其實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精英決定全面繼承大清帝國版圖的那一個剎那,問題就已經種下了遠因。


民國精英對東北(滿洲)土地的繼承,與孫中山在日本時期的多次宣言,明顯相違背,在日本有一股信仰「大亞洲主義」的軍閥、浪人和右翼政客,在他們的眼中,孫中山的革命黨,是一股說話不算話的人:需要我養你的時候,你說把滿洲給我,不需要我養你的時候,你就將滿洲據為己有。


「西原借款」,日本政府援助北洋軍閥,這件事對孫中山的衝擊很大,從此開始,孫中山的態度,和他流亡日本時期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逆轉,孫中山開始在各種演講中,公開宣言,要求日本人從東北(旅順、大連、南滿鐵路)退出,這個話,與他在東京流亡時期的言論,正好完全相反。


在日本人的眼中,此時的孫文,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


1923年,孫中山與赤俄結盟,這件事對後面六十多年的遠東局勢,起了決定性的影響。1924年國民黨「一大」之後,國民黨在赤俄顧問的操縱之下,打出了「打倒帝國主義」的激進口號,宣言收回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流失的一切國家主權。


孫中山逝世之後,國民黨繼承了中山的衣缽,繼續他打倒帝國主義的事業,九江,漢口,租界紛紛收回,國民黨步步凱歌,意氣風發。


從北洋政府時期留任至國民政府的外交官,如王正廷等,為了不被國民黨清洗,必須格外表忠心,於是,他們制訂了比國民黨本身更為激進的「革命外交」,在「反帝」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然而,此時的中華民國,其年鋼產量不足4萬噸,而同期的日本,則是500萬噸。


雞蛋要以粉身碎骨的氣概,去嚇跑石頭。


國民黨在「救國」的大道上一路凱歌,不料,在滿洲碰到了日本軍閥這顆硬釘子。「九一八」一聲炮響,國民黨開始為它的行為買單。


在溥儀的眼中,1912年革命黨吞下滿洲的債務,現在開始償還。


於是中華民國,開始了它的滅亡之路。


識別以下二維碼進入微店,選購馮學榮的電子書以及簽名紙質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特朗普火燒中國經濟,如何應對?
人不理財,一生貧苦
馮學榮:你被這些偽科學騙了嗎(2)
馮學榮:不要被庸人定義你的生活
馮學榮:你被這些偽科學騙了沒(1)

TAG:馮學榮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各大帝國的巔峰版圖!
中國古代領土版圖變化:唐宋元明清,哪朝的中國最大?
帝國的擴張, 富碩的東南地區是怎樣納入中國版圖的?
「吉版圖書」贈送活動在寮國、泰國舉行
慈禧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把新疆留在了中國版圖內
「吉版圖書」贈送暨吉林出版項目推介活動在寮國、泰國舉行
中國最桀驁的鄰國,曾屬於中國版圖,獨立後死活不與四大帝國建交
中國古代六大盛世版圖!
葛劍雄:為什麼秦朝框住了中國的版圖?
滿清對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基本奠定了中國今天的版圖
我國一鄰國,漢武帝時曾納入中國版圖,民風淳樸盛產美女!
歷史上影響中國版圖的九大開疆帝王
帝國版圖:是什麼塑造了中國華北的政治經濟結構?
中國古代的郡縣:越南如何從中國的版圖中丟失?
韓國印製的中國歷代版圖 唐朝黃河以北全部淪陷
盤點:影響中國版圖的十大開疆帝王
越南、韓國、日本都搬用中國文化,最後為什麼沒納入中國版圖?
開疆擴土:影響中國版圖的十大戰役
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5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