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個不識貨,國寶用來喂馬,還一度當作盛水盆子
1862年,淮軍將領劉銘傳奉李鴻章之命攻打太平軍,打下常州城後,進駐護王府。
劉銘傳是誰?他是中國首位台灣巡撫。因為排行老六還一臉大麻子,人送外號「劉六麻子」。可不要小看這個相貌奇特的男子,他曾在1884年,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於淡水等地率軍擊敗法國艦隊的進犯。在清末,劉銘傳可算個民族英雄呢。但是他的缺點也很明顯,文化水平不高勉強夠用。其實嘛,這也不算什麼,領兵打仗要那麼多文化幹嘛,又不是當老師?
話說有一天夜晚,劉銘傳在燈下苦讀以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準備為大清四化建設貢獻力量。可是,屋後老有個金屬碰擊聲打擾他的清凈。這還了得,好不容易來回斯文,還老是受到干擾!劉銘傳拿上腰刀就跑到後院,非要砍死那丫的。
(虢季子白盤)
可是到了後院,沒找到作怪的。他就提燈尋聲找去,找來找去終於發現了奧秘,原來是戰馬吃料時,籠頭上的銅環與馬槽相碰,錚錚作響。劉銘傳雖說文化水平不高,但作為領軍打仗的將領,粗中有細是必備品質。馬槽一般為木頭或石頭製作,怎麼會出現金屬撞擊聲呢?晚上看不清,還是天亮再做計較。劉銘傳提刀回屋,書也不讀了,倒頭就睡。
(銘文拓片)
天亮,他招來親兵將馬槽涮洗乾淨。特么原來是一大浴缸,底下還有好多不認識的字。咱們前文說過,劉銘傳粗中有細,他憑感覺認定此物不同尋常。於是,他下令將城中幾個識字的老頭請來。說是請,哪個老頭看到一隊兵馬來不膽戰心驚?老頭們只有順從而來的份兒。
(局部細節)
別說讀書的老頭確實有見識,很快就得出了考證結果。這是一件國寶,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的虢川司;至太平天國時期,護王陳坤書鎮守常州,這寶貝又易手成了護王的珍藏。要不是劉銘傳攻下常州,他也見不到這寶貝。這寶貝是啥呢?就是大名鼎鼎的虢季子白盤。
(銘文)
虢季子白盤歷史悠久,據考證鑄造於公元前816年,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大盤偶然被當地農民掘出後,因重達二百多公斤,又大又笨,就用來盛水。說起來命運也是悲慘,現在又被用來喂馬。
領導向劉肅曾頒發獎狀(圖來源見水印)
雖然這國寶的命運一直坎坷,但結局還算美好,目前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鎮館之寶,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
虢季子白盤在安徽展出(圖來源見水印)
對了,虢季子白盤是劉銘傳第四代孫劉肅在1949年捐獻給國家的,政府不但給他頒發了榮譽證書,還獎勵了5000斤大米。

※村民挖土成百萬富翁,真相令人羨慕不已
※小偷盜了一件唐三彩被抓,本以為要判重刑,知道真相後喜極而泣
※專家收破爛:全怪老農不識貨,挖到寶貝當廢品賣
※意外收穫!打井挖到一塊石頭,被人天價買走,村民一夜暴富
※震驚中外!元青花大罐拍出2.3億天價,民工一次就挖出19件!
TAG:俗家方丈 |
※用膠帶將木頭捆上幾圈,不用瓶子也可以盛水了!
※帶著兒子去旅遊,曲靖馬龍盛水灣,除了人多,其他不沒挑剔的!
※竹籃盛水水不漏,小可藏針大當櫥
※花買回來3天就蔫了?這麼做立馬旺盛水靈!
※太陽能多功能便攜燈 它還能拿來盛水
※必知 | 花買回來3天就蔫了?這麼做立馬旺盛水靈!
※實拍:印度「食人族」不殺人 生吃屍體頭骨盛水喝
※實拍:印度「食人族」不殺人 生吃屍體頭骨盛水喝
※挖掘機盛水只為清洗愛車,下一秒為車主感到心痛
※印度食人族僧侶用頭骨盛水吃死人屍體,稱為追求永生和超自然能力
※取死人頭骨盛水喝,盤點全球食人族真實事件!
※第33回:人類用獸骨盛水,第一次將巢穴建在地上這是最早的房屋
※宋朝軍隊能在黑夜中行軍不迷路,全靠車上盛水碗里的這條魚?
※唐朝繁盛水平,用三點特性來描述「薄、透、露」
※觀音菩薩手托寶瓶其實叫軍持:系僧人盛水用具
※馬龍盛水灣溫泉-這裡沒有套路
※「醉美」櫻花節,最美盛水灣!
※農民受雇種靈芝月賺2萬 垃圾桶盛水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