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艦鳥:飛行冠軍?飛行強盜?
如果在動物界組織一場「全民運動會」,那麼軍艦鳥絕對是飛行項目上的種子選手——無論是爆髮式的短距離衝鋒,還是馬拉松式的長距離追逐,它們都罕有敵手;如果再提高一些難度,比如在10級以上的大風中飛行,那麼幾乎所有選手都難以望其項背。
攝影:Joes Wagenaar
軍艦鳥是海鳥,但羽毛卻不防水,沒法在海上休息。在海上覓食時,軍艦鳥常常一飛就是數十天,可謂是真正的「生活在雲端」。
如此驚人的耐久力到底是怎麼實現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軍艦鳥的長時間飛行術對科學家們而言都是一個謎。而最近,發表在《科學》上的一篇論文揭示了軍艦鳥的飛行秘訣——它們會巧妙地利用周圍氣流節省體力,條件合適時甚至能快速爬升數千米而不用揮動翅膀,可謂是真正的「馭風有術」。
攝影:Hugo Ortiz
在飛行覓食活動過程中,軍艦鳥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空中滑翔,由於無需揮動翅膀,滑翔消耗的能量其實很少,新陳代謝率也非常低。而真正耗費體力的捕食活動只會間歇性出現,僅佔據全部出海時間的10%左右。
軍艦鳥之所以能夠通過滑翔完成長距離飛行,其秘訣便是「乘風而上」。上升氣流便是軍艦鳥的動力來源。它們在上升氣流和側向季風的雙重作用下一邊盤旋一邊爬升高度,達到積雲底端後轉而滑翔下降,運氣好的話剛好能趕上下一波上升氣流再度起飛,整個運動軌跡有如過山車。
軍艦鳥雖然翅膀很大,但身體較小,腿又短又細。不能象鵜鶘,鸕鶿那樣潛入水中捕魚,因為細弱的腿很難使它從水面上直接起飛。因此軍艦鳥在自己捕食時,只能吃漂在水面上的水母,軟體動物甲殼類和小魚及死魚,很難吃到水下的大魚。
攝影:Den s Duflo
但是軍艦鳥有另外的獵食方式:在空中襲擊叼著魚的其他海鳥,它們常兇猛地沖向目標,使被攻擊者嚇得驚慌失措,丟下口中的魚倉惶而逃。這時,軍艦鳥馬上急衝而下,凌空叼住正在下落的魚,並馬上吞吃下去。
攝影:Juan Carlos Oteyza
由於這種掠奪習性,軍艦鳥也被稱為「強盜鳥」,「飛行海盜」!
軍艦鳥也不是從不到陸地上生活,它們休息時,一般都落在高聳的岩石上或樹頂上,始終保持跟地面有一定的距離,以便以後能順利起飛。軍艦鳥在游泳時,也只是聚集在離岸不遠的海面上。
攝影:robertharding
雄軍艦鳥繁殖期間,它的喉囊會變成鮮艷的緋紅色,並且膨脹起來。雌鳥產下一枚蛋後,雄鳥的喉囊才慢慢癟下去,顏色也變回暗紅色。
攝影:Jonne Seijdel
攝影:James H Willis
成年的軍艦鳥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因而它們的壽命較長, 可達十餘歲。
全世界已知的軍艦鳥有5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濱和島嶼,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部分區域的溫暖海岸地帶。我國西沙群島及周邊區域也有少量分布,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整理/編輯 石擎擎
杭州日報
杭州市科協
杭州植物園
聯合出品

※「果凍們」的「世外桃源」漫遊記
※山還能漂浮在空中?本周日,「超導」專家許祝安與你聊聊神奇的超導體……
※霸王龍的前肢那麼短,有用嗎?
※小小蛋殼裡也能種植物?別說,還挺萌
※飛天小火箭、無患子製作洗手液、顯微鏡的秘密……松果會微課大賽作品徵集火熱進行中,精彩微課搶先看!
TAG:科學松果會 |
※飛行「冠軍」!蜂鳥
※外星人飛船?軍方秘密武器?實拍在空中飛行的奇異飛行器
※危險信號?韓國軍隊舉行搜救跳傘飛行員演習
※「飛行汽車」:美軍「戰神」無人駕駛飛行器新探索
※中國空軍如何選拔女飛行員?
※志願軍王牌飛行員:敢在空中拼刺刀!
※空軍特級飛行員宋奎:我是飛翔家
※飛行員的夢魘:飛行錯覺
※英國皇家空軍「紅箭」飛行表演隊舉行飛行表演
※龐鶴:飛行員?人魚
※他曾是空軍第四軍的副軍長,擊落過美軍王牌飛行員
※二戰趣聞:美軍跳傘飛行員手槍打下日軍飛機
※實拍在城市上空高速飛行的奇異飛行器,外星飛船還是軍方秘密武器?
※中國艦載機飛行員的飛行服和空軍為何完全不同?緊靠美軍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新型「空中騎兵旅」曝光
※美貌與勇氣並存:女飛行員駕駛「飛豹」衝上雲霄
※飛行員在飛行航班上拍攝的震撼雷暴。
※什麼是飛機的巡航飛行?
※黑馬的逆襲——亞賓皇家空軍飛行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