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小時候我家書柜上排正中有一本書,很顯眼。書名叫《九千九百歲》。


這傢伙!可了不得,在我幼時的心裡除了猴哥,還沒人敢那麼狂。後來我取下書,知道了這個狂妄的傢伙叫魏忠賢。


要問魏忠賢有多狂,敢叫羊吃灰太狼。這傢伙真的是狂的沒邊了。

他是個東廠太監,人們對他的稱呼卻是,九千九百九十九歲,差一歲就萬歲了。


全國各地為他建生祠,有多少孔祠就有多少魏忠賢的生祠。朝廷大臣全部都是他的乾兒子,其中的核心人員稱為「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


他衣服上的刺繡不是鶴也不是啥貔貅,而是一條龍,只不過少一個爪子。他一出門,就是上萬人的儀仗隊,用的儀仗規格比藩王都高。


(金Pan子鼓掌)狂吶,這才是真狂,這個太監在中國歷史上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壯舉,讓全天下都知道皇上第一我第二,而且誰都不敢有怨言。

那麼這個狂出宇宙的大太監是怎麼橫空出世的呢?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魏忠賢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由才人王氏複姓,出任秉筆太監後,改名魏忠賢。明朝末期宦官。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魏忠賢是河北滄州人,屬於直隸地區,也算是京郊群眾。他從小混跡於街井,小偷小摸的事可沒少干,他的人生軌跡我們是可以預料的,長大之後無非吃喝嫖賭,成為一個市井無賴,可能哪一天被人打死在賭場或者犯罪入獄,一輩子也就這樣糊裡糊塗的過去了。


魏大地痞可真沒讓我們失望,長大之後的他是吃喝嫖賭,賭輸了就賣家產,實在沒東西可賣就把老婆孩子賣了拿去還高利貸。


人生就是這樣,每一處絕境都是一處機遇。魏忠賢賣女兒的錢又輸光了,這下可真的是一窮二白,沒辦法了。預感著自己死到臨頭,魏忠賢低頭嘆氣感慨時運不濟時,無意間發現,哎,我不是還有個小雞雞嗎。反正都是死,一不做二不休,不如進宮去,沒準還有一線生機。


說罷,二話不說,揮刀自宮。


注意,他是揮刀自宮。

雖然這個詞經常被我們拿來開玩笑,但做起來可真不是開玩笑的。古代的太監凈身一般是由專門的醫生在專業凈身房中用消過毒的工具進行的,而且凈身者的年齡一般都在十歲左右,我們知道,年齡越小風險越小。魏忠賢自宮的時候可都二十歲了,而且就在自己家裡,用一把生鏽的剪刀,自己動手,想想都不寒而慄。


這件事體現出了魏忠賢一個重要的性格,心狠、果決。記住這個特點,這對我們後面的分析大有幫助。


在生死邊緣徘徊幾天幾夜後,魏忠賢變成了魏公公,他終於可以進宮了。但站在乾清宮的面前,他才意識到自己多麼卑微。


太監一般是從小入宮,進入內書房讀書,懂得讀書寫字,熟悉宮中禮儀與人脈關係。魏忠賢卻是二十歲才自己動手入宮,大字不識,更別說禮儀和人脈關係了,在這裡他只能幹掃地挑糞這種最底層的工作,沒有人看得起他,他可能會在若干年後的某一天累死在工作崗位上,然後被靜靜地抬出去,無人知曉。

可是人生的魅力在於無常。在宮裡,他認了個大哥叫魏朝,魏朝有個對食(太監宮女組成的有名無實的夫妻)姓客,稱為客氏,這個客氏是皇長孫朱由校的奶媽。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16歲即位,在位七年,年號天啟。


別小看這個組合,又是太監又是奶媽的,主席司機四品官,能量可不小,朱由校的父親戰戰兢兢做了三十年太子,無暇教子,使得這個皇長孫極度依賴奶媽,也就是客氏。


萬曆駕崩後,朱常洛繼位,可能因為這個皇位來之不易,致使他太過興奮,終於縱慾過度,死在了part上,在位時間一個月。


一個月前還是皇長孫的朱由校以火箭般的速度成為了皇帝,客氏也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而此時魏忠賢卻幹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他插足了魏朝與客氏的感情。


客氏很傷心,(啪啪)不對不對,魏朝很傷心,而魏忠賢卻自此否極泰來,成為了大明第一太監。


人們都說,明亡始於萬曆,實際亡於魏忠賢。


主要是因為魏忠賢幹了三件事。


第一件,大肆捕殺東林黨。滿口仁義道德的東林黨向來瞧不起宦官,魏忠賢上台後自然也不會放過他們。很快,朝廷就掀起了腥風血雨,東林黨被誅殺殆盡。


第二件事是帶著皇帝玩。魏忠賢長期混跡於街市,他的那些玩意兒,別說皇帝沒見過,就是宮裡的太監也聞所未聞。小皇帝被逗得樂呵呵的,成為了一個有名的木匠皇帝。


第三件事是給自己建生祠。一時間,全國上下遍地皆是忠賢祠。就連袁崇煥都給魏忠賢建了一座生祠,以求平安無事。


除了這些事之外,什麼陷害后妃,使皇后流產都是業餘愛好。


歷史學家們認為,明朝始亡於萬曆,加速於魏忠賢。


魏忠賢十惡不赦,任誰也翻不了案。


可這個道德上的敗類,卻不一定是明朝滅亡的兇手。


我們來看兩則史料。


(由於我極度痛恨看史料原文,為使讀者不再受折磨,我翻譯成了白話,如下。)


1、


廣寧大敗後,閹黨趁機誣陷忠直善良的大臣熊廷弼貪污,並將戰敗的責任全部推到了他身上。天啟五年八月,熊廷弼被以失陷廣寧、納賄貪贓的罪名在鬧市處斬,暴屍街頭,首級遞傳九邊。從小品學兼優,對大明朝廷忠心不二的遼東經略熊廷弼因為太過正直,遭到了太監們的妒忌,借戰敗的機會,通過誣陷、打小報告等手段,斬了。


2、


寧錦大捷後,袁崇煥大敗皇太極,功勞卻被閹黨冒領,而袁崇煥卻遭到陷害被迫去職。一個軍事天才,在打了勝仗之後,非但沒受到封賞,反而因為跟太監們搶功勞被革職回鄉。


這兩個史料,在《明史》中有明確記載,幾百年來被拿來當做了教育後代的第一手資料。看見了吧,魏忠賢就是壞人,壞人只會做壞事,熊廷弼、袁崇煥是正義的化身,受到了壞人的欺負。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歷史,統治者為了達到自己「非善即惡」的教化目的,拿出真實的歷史事實,卻以歪曲的方式連接起來,就完成了他們自己所設定的歷史真相。


假如我們把所有的歷史事件全部拆開放在眼前,去掉人們已經加上的連線,再來看時,事實又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漢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年號泰昌,廟號光宗。明神宗朱翊鈞長子,母親孝靖皇后王氏。


首先熊廷弼與王化貞不和,王化貞不聽熊廷弼之言強行出兵,導致大敗。兵敗之後熊廷弼卻幹了一件事,你不是不聽我的嗎,行,讓你看看後果,他隨即下令放棄關外所有城鎮,將人口全部撤往關內。明明還可以抵抗,卻因為一時賭氣,放棄了關外的大片土地。


袁崇煥這邊。


寧錦大捷之後,皇太極一面與袁崇煥議和,一面排出大軍進攻東江,東江是明朝在朝鮮方向牽制後金的根據地,天啟皇帝下令袁崇煥進攻瀋陽,實際上是想圍魏救趙,袁崇煥卻以「聞奴兵十萬掠鮮、十萬居守。」為由,拒絕出兵,直接導致了朝鮮倒向後金。


這倆人的所作所為,一個輪斬一個貶黜,不是應該的嗎。


在崇禎皇帝誅滅魏忠賢之後,關內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


關外邊將漸漸失控,袁崇煥殺毛文龍,崇禎殺袁崇煥。崇禎在位17年間竟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足以見得魏忠賢死後朝局的動蕩不安。


朱由校臨終前對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對比他被誅滅前後的狀況,朱由校說的或許沒錯。


我們無法否認的史實是,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一批能臣都是在魏忠賢上台之後起用的,而正是他們構築起了堅不可摧的寧錦防線,使後金鐵蹄不能再前進一步。


魏忠賢主政期間整個遼東前線從來不需要為糧餉發愁,對比北京城破前夕府庫中只剩下二十萬兩白銀的窘境,我們不得不正視他的執政能力。


而明代正是亡於財政。


崇禎執政後期朝廷已經到了發不出糧餉的地步,連向農民軍賠款的錢都湊不出來。


導致這一切的,正是被魏忠賢打壓的正義象徵——東林黨。


東林黨是明末崛起的最大政黨,由江南士大夫組成。


他們通過消滅齊黨、楚黨等政黨壯大,並通過扶持景泰帝登基掌權。但因為景泰帝只在位一個月,所以之後又被迅速剿滅,魏忠賢倒台之後才再度上台執政。(具體人員詳見魏忠賢編寫的《東林點將錄》,寓教於樂,十分有趣。)


東林黨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正義化身。他們崇尚儒學,主張仁政愛民,提出的觀點每一條都大義凜然。完完全全就是我們印象中仁人志士的形象。


當然,只是印象中的。


他們也有要保護的利益,前面說過了,他們主要是由江南士子組成,而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江南士子實際上就是機戶與商戶的代表。


魏忠賢上台之後開徵了一項有劃時代意義的稅,工商稅。這實際上直接觸犯了東林黨的利益,但由於魏忠賢的高壓政策,東林黨不敢有什麼異議。


在他們上台之後則立即廢止了這項賦稅。


魏忠賢當權時江南商稅收入二十萬兩,東林黨上台後商稅收入變為了十二兩,沒錯,不是十二萬,是十二兩。


失去了工商業稅收,國家財政的窟窿拿什麼來補呢?只能是農業稅來補。


這就造成了一種可笑的現象,越是江南富庶的城市賦稅越少,越是西北貧窮的農村賦稅越重,這直接導致了農民的大規模起義。


而農民起義之後,稅源就少了,稅源少了之後,只能加重單位面積的賦稅來彌補。可越加重賦稅,起義的人就越多,稅源越少。


崇禎年間導致滅亡的惡性循環就是那麼來的。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漢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在如此困難期間,東林黨還力勸皇帝「不與民爭利」,江南的工商稅竟從來沒收過一毫,實在可笑。


到李自成入京時,明朝府庫只剩下了二十萬兩白銀,可從朝廷文武家中卻搜出了七千萬兩白銀。財政畸形可見一斑。


魏忠賢貪,雖然貪,但他卻可以為朝廷摳出源源不斷的銀子,這些銀子正是來源於豪紳地主的手裡。


遼東前線吃緊時,魏忠賢為前線籌集馬匹。他用了個辦法。依明朝舊例,大臣有特殊貢獻者可賜給在宮中騎馬的特權,不過,作為條件,騎馬者逢年過節要向皇帝進獻好馬一匹。魏忠賢就一下子賜給幾百名太監在宮中騎馬的特權,而後就不斷地降諭旨讓他們進獻馬匹,逼得這些太監直罵娘。


如此看來,能對付流氓的只有流氓。


大流氓魏忠賢主政下的明王朝,外戰外勝,內戰也絲毫不給農民軍喘息的機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東林黨上台後,對農民軍採取的無限招安策略,這一策略一直延續到北京城被農民軍攻陷,十分諷刺。


魏忠賢是個壞人,同時也是個流氓,但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有能力的流氓。


明王朝在失去了流氓的強硬與手段之後之後迅速走向了衰敗,任憑崇禎再勤政,也無濟於事。


對於一個行將崩潰的政權而言,或許更需要小人策略,而不是君子侃侃。


這種情況在歷史中比比皆是,比如和珅,或如李斯。在這些人身上,道德與能力形成了一種悖論,這種悖論現在也每時每刻的在我們身邊上演。


魏忠賢這個小人,還真用小人手段做了大人的事。



歷史上最狂之人,讓天下人都知道皇帝第一他第二



明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功利與道德,究竟哪一個才是判斷人才的條件?


歷史裡,大家眾口一詞,道德。


但道德往往悲壯,悲壯就意味著失敗。


就像一個集體里,領導可以永遠擺著君子的樣子,但如果下屬也像他一樣做君子的話,那估計第二天集體就倒閉了,都當君子,黑活誰干?


可能就像李贄所說的,小人多才,懂得利用小人才能成為偉人。


光潔的背後,永遠是一隻骯髒的手在支撐。


國家如是,人性如是。


看來,小人君子,誰是誰非,只能做千古迷案了。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李相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三國的帝王異相,曹操不足一米六,孫權腿短劉備耳大
這位70歲的老人,僅憑几句話就解救了一個春秋小國
與亨利二世出雙入對的寵臣,為什麼最後被他亂刀砍死?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女人你知道幾個
歷史上誰武功最高,都說是他,拳法千古第一,幾個徒孫人人都知道
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她一舞驚艷世界,這段兩分鐘獨舞地球人都知道
中國古代四大最坑人的男人:馬超竟也在其中,你知道誰排第一嗎?
中國歷史上的十五位聖人,你知道幾個?
歷史上的十二位聖人,你知道幾個?
你知道嗎,武則天其實不是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帝
她是大明朝第一國母,歷史上沒有一個人知道她的名字
世界歷史上十個最大的蛋,鴕鳥蛋排第四,第一你想知道嗎?
幾個世界之最,人人都應知道
世界上最長的五座橋,中國也有一座,你知道是哪裡嗎
人人皆知女皇帝,但你不一定知道歷史上還有位男皇后
水滸中最有錢三人,第三名你都不知道錢是從哪來的
我國居然有5個黃帝陵,但最後一個幾乎人人都知道!
從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幣上的暗記你都知道嗎?
全世界最深的四大峽谷,第一名在中國,你知道在哪嗎
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你知道幾個?
史上最神秘的8個人,至今無人知道他們到底是誰
最近,中國人搞的這幾件世界大事,你知道幾個?
十年之後他們就會知道,十八歲時的吻,每一個都貴重如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