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原是「地稅局長」
武侯祠
中國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作為智慧的化身而符號化的。很多人對諸葛亮的印象,是來自《三國演義》之類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未出山前是隱居的高士,一出場即氣度恢弘,其實史實中的諸葛亮並非如此。
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父親諸葛珪漢末做過泰山郡丞,但三歲時母親病逝,八歲時父親也去世了,童年時期的諸葛亮幾乎是個孤兒。父親去世後,叔父諸葛玄收留了他們兄弟。諸葛玄是袁術任命的豫章「太守」,朝廷派了個真太守,諸葛玄就「失業」了。諸葛玄投奔荊州劉表,於建安二年(197年)病逝,諸葛亮兄弟便在隆中(今襄陽境內)種地,自食其力維持生計。青年時期的諸葛亮,平凡而貧窮,並不是裝的,或顯示清高。
諸葛亮與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交往,其中黃承彥後來成了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的女兒黃月英(阿丑)很醜,頭髮黃,皮膚黑,想嫁個如意郎君也很難,所以貧寒的諸葛亮才成為人選。野史稱黃月英其實花容月貌,那只是後人的一種善意。
諸葛亮很有才華,也因為這一點被劉備看中,而劉備也是一個起點很低的人。諸葛亮為什麼未被曹操發現?看不起曹操是小說家的解讀,以諸葛亮當時的情形,他根本進不了曹操的圈子。
諸葛亮書法
《三國志》載:徐庶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劉備「與亮情好日密」,也就是對諸葛亮也是逐漸賞識的,但並未重用。劉略去聯吳抗曹,諸葛亮是充當說客前往東吳,跟「赤壁大戰」並無直接關係。
《三國志》又載:「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赤壁大戰」後,劉備提拔了諸葛亮,擔任的是「軍師中郎將」,而不是「軍師」。「中郎將」是介於將軍和校尉之間的中層官員,何況劉備自己也是個「冒牌貨」。諸葛亮的職責是主管後勤,收稅供應部隊的糧餉,所以等於劉備手下的一個地區「地稅局長」。
三國時代的英雄,後世文人欣賞的也並非諸葛亮。辛棄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蘇軾《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被歌頌的英雄人物很多,稱頌諸葛亮幾乎沒有。
諸葛亮書法
亂世局勢的變化,諸葛亮走向了前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達到了權力的頂峰。蜀漢後主曾經說:「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軍政歸了諸葛亮,自己只是個禮儀性的東西。但是,即便如此,諸葛亮並沒有改變蜀漢滅亡的命運。
小說《三國演義》的成功在於精彩的虛構,而歷史的精彩恰恰又在於諸多的偶然……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閑情偶記 |
※縣教育局長海瑞,不賣欽差大臣面子,原因有三個
※付局長是正局長,鄭局長是副局長,這就尷尬了!
※戴笠其實不是軍統局局長?那誰才是呢?
※辛世傑任重慶市環保局局長 吳盛海任水利局局長
※原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公安局原局長武長順贓物拍賣曝光 字畫古玩名表應有盡有
※廬山區宗教局長武紅在海會寺事件中是什麼角色?
※原國家稅務局副局長許善達:新常態下的財稅戰略調整
※太原鐵路局原局長楊紹清被帶走
※局長做夢
※酒照喝、禮照收,納雍縣農牧局原局長「小問題」終釀大悔恨
※神盾局將面臨新威脅,新局長「梅斯」的秘密會是什麼?
※國稅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當前的房產稅方案與現行法律、政策相悖
※反貪局局長侯亮平貪污遭舉報;張一山劉昊然沙灘秀肌肉
※澳門環保局長接手氣象局長爛攤子!是福還是禍!
※山東原首富宋作文捲入煙台原規劃局長受賄案:向其女低價售房
※局長出鏡·張利明
※《法醫秦明》幕後真兇是局長嗎?林濤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寶寶呢?
※一龍泰國人氣不遜播求,泰警察總局局長是他粉絲
※《神盾局特工》里最傲嬌的不是局長寇森,而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