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鳥類告訴你北極曾經有多熱
羅徹斯特大學的地質學家在加拿大北極圈內發現了生活在9000萬年前的一種史前鳥類,這是北半球最古老的鳥類。他們的研究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
這種鳥(Tingmiatornis arctica)的化石顯示,它的外形看上去可能有點像海鷗、鸕鶿和大水鳥的混合體,翼長可能有一米。Tingmiatornis的意思是「能飛的事物」,來自因紐特語裡面的"Tingmiat"一詞(因紐特語是加拿大極地中部和東部的人使用的語言)。這種鳥有尖利的喙,能夠潛水。
這種鳥類跟其它化石一起為我們描繪了大約9000萬年前加拿大極地的生態圖。它也證實了科學家認為當時發生了全球變暖的猜想,我們也可以用它來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
氣候記錄如何幫助我們預測未來?
氣候記錄和物種分布情況一樣,都能幫助科學家預測氣候變化對不同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影響。
羅徹斯特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院院長John Tarduno稱,在這個化石發現以前,人們認為北極雖然曾經變暖,但還是會季節性結冰。但這份化石反駁了這個觀點,因為當時這種鳥類的食物和其它生物都不能在有冰的環境下生存。
化石被發現的地方
科學家在觀察化石和沉積物時發現,Tingmiatornis arctica生活在一片火山地區,那裡到處是烏龜、鱷龍和類似鱷魚的爬行動物,跟現在的極地環境截然不同。
「當時那裡是一片無冰的極地。」
同樣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博士生研究員Richard Bono稱,「這些化石讓我們知道當時的環境是怎樣的,當時的極地是沒有冰的。」
Tingmiatornis arctica的化石是在熔岩區找到的,一系列的火山噴發形成了這種熔岩區。這裡的火山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這種鳥類才得以在此生存。
科學家繪製的Tingmiatornis arctica
科學家認為環境是這種鳥存在的最大因素:「那裡有食物資源,有淡水環境,氣候又非常暖和,在各種生態因素的組合下,那裡非常適合生存。」
原文發表在Business Insider上。
[蛋奶 via sciencealert]

※開車打電話很危險,用免提也一樣
※獻辭:我去年買了個表
※萌化了的奧巴馬魚
※發霉啦:今天,我看見前女友正從商店出來
※二戰中幾個很屌的真實故事
TAG:煎蛋 |
※蘇州灣首現罕見黑翅鳶 鳥類愛好者紛紛前來「打鳥」
※在尋找鳥類始祖的路上中國走在最前,發現了多種早於始祖鳥鳥類
※印度男拯救瀕危及被遺棄鳥類,成世界擁有鳥類最多的人
※人類首次「有緣一睹」恐龍時代古鳥類真面目
※南極賊鷗,只生活在南極的兇猛鳥類
※鳥類的飛行方式有好多種,你都知道嗎?
※這5年我的獲得感:觀鳥家庭的飛鳥之戀 更多鳥類棲息生態更好
※它是鳥類中的逗逼,一臉賤賤簡直生無可戀
※世界上曾經存在的最大鳥類,光是身高有著三米
※織巢鳥辛苦築成巨型鳥巢,其他鳥類看著眼紅這麼對它
※鳥類都是建築大師:看看這些鳥巢都是拿什麼做出來的
※十大由於人類滅絕的珍稀鳥類,近代時期
※長見識了,鳥類也有人類的這種能力
※始祖鳥竟然不是鳥類「始祖」,卻和恐龍有關係
※這裡的野雞到了泛濫的程度,也因此成被捕殺最多的鳥類
※探險隊員發現瀕危鳥類,喚醒無知的人類珍惜罕見生物
※鳥類也有世間百態,就看攝影師如何去抓拍
※麗色奇鶥鳥類,這種鳥漂亮是漂亮,就是不知道好不好養
※專家教你如何觀賞比大熊貓還珍稀的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