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用一條腿,打破這個世界的偏見

用一條腿,打破這個世界的偏見





在殘缺被認為是厄運的國家


天生失去左腿


我要如何活下去







伊曼紐爾的床頭放著一個電子鬧鐘,每天清晨,鈴聲會在5點40分準時響起。在黑夜的隱藏下,他和所有正常人都一樣,掀開被子,床頭檯燈散發著微弱的光,他從床邊坐起來,光線從身後射過來,在本該是陰影的部位卻穿透過來光線。因為他沒有左腿。





起床之後,重複昨天的動作,淡定地為自己穿戴上假肢,然後出門,扛著自己的自行車朝樓下走去。這就是伊曼紐爾一天的開始,從騎自行車開始。





而就在15年前,因為自行車,伊曼紐爾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1977年,伊曼紐爾·奧福蘇·耶博阿(Emmanuel Ofosu Yeboah)出生在西非迦納。他是帶著詛咒出生的一個小孩。因為從出生那刻起,便沒有左腿(嚴重畸形)。在這裡的習俗文化里,身體的殘缺是一種罪惡般的存在,人們認為這樣的孩子會給家庭來帶厄運,就算是孩子的父母也這樣認為。




▲一位名為Kevin殘障人士被鏈條鎖在位於迦納Senya Beraku的一個草藥中心裡。




但是在迦納,有10%的人生來就帶有一定程度的殘疾,大概200萬。而這些人中的大多數,等待他們的是什麼?被父母拋棄在荒郊野外;服下能致命的毒藥;或在乞討、擦鞋中度過自己的一生。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剛出生的小伊曼紐爾也不例外,他的父母親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出生便沒有了左腿。「我媽媽她每天都不停的哭泣」,伊曼紐爾回憶兒時的記憶時說。最後,父親還是選擇了拋棄他,但是,這份骨肉親情母親卻無法放下,不管將要面對怎樣的眼色,她都要把伊曼紐爾撫養長大。



這是一位堅強而偉大的母親。她教會小伊曼紐爾要直面自己的與眾不同,每次當小伊曼紐爾受到欺負,哭著鼻子和她訴說時,媽媽總會告訴他,「做好最好的自己就夠了,只要你下定決心,就能做所有的事情」。到了適齡的年紀,就像其他母親一樣,把小伊曼紐爾送去學校,學校離家兩英里,「媽媽把我背到學校,放學之後又來接我回家,每天都是這樣。」



▲迦納綠蔭場上的殘障人士足球賽




像小伊曼紐爾一樣念書的殘疾小孩,學校幾乎沒有第二個。儘管如此,伊曼紐爾還是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環境中長大。他學做生意,學做鞋子,因為這樣他避免了上街乞討的命運。即便缺少一條左腿,但依然無法掩蓋伊曼紐爾的過人的運動天賦。




整個學生年代,除了學習,他把很大的熱情傾注在體育運動上。那時候足球和自行車是他的最愛,在迦納足球是最受歡迎的運動。你會看到一個男孩帶著拐杖在沙地上奔跑,和球場上其他人驅逐這同一顆足球;憑一條腿來把控平衡照樣把自行車騎得很好…



伊曼紐爾這種「幸福」的生活結束在1997年聖誕前夜,因為他的媽媽在這個夜裡去世。20歲,他從此開始一個人的生活。那年的聖誕節,是如何度過的,只有這個少年自己一個人知道。而後的那些年,母親就像是精神支柱一般,與他同行。



命運的大轉變發生在2001年,伊曼紐爾向當地運動員基金會(The Challenged Athletes Foundation (CAF))申請一輛資助自行車,而他收到的回復的不是一輛自行車,而是一種對殘疾人的質疑。

「你能證明一個殘疾人真的能使用好一輛自行車麽」。

這樣的質疑,是針對他個人,同時也是對殘疾群體的否認。這件事刺激了伊曼紐爾,他下定決心要為自己為殘疾群體發聲,他要向所有的證明,雖然天生而有欠缺,但是殘疾並等於無能,他們同樣擁有生而為人的同等權利,而非厄運與詛咒。



他想到的是:

用一條右腿,騎自行車穿越整個迦納。

他上路了,踏著自己破舊的自行車。這次他只用了10天時間,騎行了380英里(約611.6公里),穿越了這個讓自己又愛又恨的國度。





這次他等待他的不再是質疑、否認,而是舉國的掌聲;是第一次,迦納國王在皇宮為殘障人士頒發的勳章;一條代替拐杖的假肢;還有接二連三獎項……但是對他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人們對於殘疾人的一種關注與肯定。



這次載譽而歸的騎行對於之後伊曼紐爾所做以及想要做的一切來說,僅僅是以個開始。他的身影出現在全球多項自行車比賽與活動中;參加CAF組織的鐵人三項比賽。各種嘉獎也迎面而來,2003年,憑藉凱西·馬丁獎(Casey Martin Award)獲得了耐克的25,000美元的獎金。




對於伊曼紐爾來說,這是一筆可以極大改善他生活的獎金,但是,他並沒有。他用這些錢換置成很多輪椅,提供給那些一輩子都必須生活在地上或臨時摩托車的殘疾同胞們。



▲2005年,ESPN授予伊曼紐爾(右)阿瑟·阿什勇氣獎




2005年,伊曼紐爾這些人生經歷,被拍成了紀錄片《Emmanuel"s Gift》,它還原了一個天生身體缺陷者在西非迦納的生活實況,也講述了一個獨腿者如何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對傳統世俗偏見進行「革命」。




▲紀錄片《Emmanuel"s Gift》海報




這位獨腿革命者對於一個國家的影響是巨大的。



他儼然已成為這個國家的一張「名片」,會見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前往白宮與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希(George w . Bush)會面。迦納議會在2006年,通過了殘疾人法案給予殘疾人同樣的權利,這是項在曾經迦納憲法中,只賦予國家的健全的公民的權利。而這項提案是伊曼紐爾以及其所在的運動員基金會提出並全力推動的。



現在的伊曼紐爾除去運動員的身份,更多的是扮演著「

社會家

」的角色。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奔走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為推動殘障人士相關事業與項目不遺餘力。




▲伊曼紐爾殘障人士公益組織(Emmanuel"s Dream.Org)的受助成員們。




如果沒有當初母親的堅持,沒有那段可貴的校園時光,不會有今天的伊曼紐爾。所以他能切身明白教育對於一個殘障兒童一生的影響。籌集資金為迦納建立第一所殘疾人學校和體育學院,這是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政府答應給他提供土地,而他要做的把這所囊括幼兒園到12年紀的學校建立起來。對這個國家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更何況是對於他一個人來說。「我希望能在我去世之前,看到這所建造好的學校」 伊曼紐爾說。





走出迦納,放眼整個非洲,在奈及利亞,這裡有220萬殘疾群體,他們生活環境特別艱辛,他們甚至不能使用公共交通,不能乘坐計程車。同樣的事情在南非實在是太常見了,如果你在路邊看到乞討的人,他們都是深身有殘疾的人。伊曼紐爾所希望能夠為整個非洲的殘障群體謀取更加公平的生活環境。



伊曼紐爾代表已經不僅僅是他自己這個人,他更是一個群體的「符號」,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就像一個英雄一般的存在。普通人在他身上看到一種殘缺的光芒,而對於他的同類者來說,他們能看到一種自我肯定,與生活的一萬種可能。




「每個人都是一份禮物。這便是為什麼我們會降臨於世。」


「Everyone has a gift.


That"s why God brought us to the world.」


——Emmanuel Ofosu Yeboah




END


先鋒塑造流行。


我們關注城市青年亞文化。


美食▕ 設計▕ 手作▕ 旅行▕ 音樂▕ 創意▕ 藝文


有生活的年輕人終究會相遇。


微博:@Indilife | MONO:INDILIFE


想要約,先勾搭


轉載、投稿、合作




//推/薦/閱/讀//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dilife 的精彩文章:

一台沒接線的電話,讓海嘯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日本人,都來這裡說再見
小公舉養成記
大意了,沒想到男生里也有資深「照騙」!
你需要的是一個早上能叫醒你的人
一部讓人三個月出不了戲的劇

TAG:Indilife |

您可能感興趣

花盆打破不要扔,種上多肉,那就是一個童話世界!
都說雞犬不寧,但是這一條二哈打破了常規,這個畫面太有愛了!
濕氣太重會導致疾病纏身,但99%的人都用錯了方法,為打破這個魔咒,有人用七年幹了一件事
濕氣太重會導致疾病纏身,但99%的人都用錯了方法,為打破這個魔咒,他用七年幹了一件事……
濕氣太重會導致疾病纏身,但99%的人都用錯了方法,為打破這個魔咒,有人用七年幹了一件事……
這些畫打破了次元壁,好看的一塌糊塗
我國再次面臨這樣的局面,能否打破,創造奇蹟就看這一點了
濕氣太重會導致疾病纏身,為打破這個魔咒,有人用七年幹了一件事……
買一瓶好蜂蜜為什麼那麼難?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4年幹了一件事
買一瓶好蜂蜜為什麼那麼難?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4年幹了一件事…
買一瓶好蜂蜜為什麼那麼難,為打破這個魔咒,他4年只幹了一件事
「打破世界紀錄了」,看花眼了,誰見過這麼多的之最!
火影里號稱絕對防禦的這些術,一個個被打破時不知道有多尷尬!
買一瓶好蜂蜜為什麼那麼難?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4年幹了一件事……
你吃的蜂蜜95%是假的,為了打破這個魔咒,有人用4年幹了一件事
你吃的蜂蜜95%是假的,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4年幹了一件事……
買一瓶好的油菜花蜜為什麼那麼難?為了打破這個魔咒,他用4年幹了一件事……
有一些世界紀錄,是不容易打破的
湿气太重会导致疾病缠身,但99%的人都用错了方法,为打破这个魔咒,有人用七年干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