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擻精神,走進臘月,滿懷期待,走過隆冬
點擊播放 GIF/2046K
走進臘月,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年的味道越來越重。按傳統看法,到了臘八就是年了。
童年時,喜歡臘月。雖然那時候日子有些清苦,但是很快樂。在童年的記憶里,一進臘月門,大人就開始張羅準備過年的東西了。
什麼時候起不再對年期待、渴盼,什麼時候起,已經對年懼怕、惶恐?人到中年,常常覺得被年追趕得無處可逃,在惶惑里看年來年往、春去春來。
花開花謝、冬去春來讓人學會從容。世間的天籟萬物,在經過嚴寒的過濾後,顯得清凈悠閑而安詳淡然。
雪紛飛攜來一份感傷,雁南飛帶走一份激情。歲月有痕,童年的簡單、快樂,兒時對年的期盼和欣喜,早已被歲月的波痕滌盪乾淨,只留下些許淡淡的、甜甜的回憶……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的確,冬日與春光緊緊相連,可是走過冬天的這個過程,要經得起風刀霜劍的考驗。
人到中年,走過了人生春天的狂想,夏日的浮躁,秋季的失落後,靈魂進入了冬日的安寧寓所。
此時,用心去傾聽那靜謐世界萬物的心語,用身去體驗那天地自然美景,也用心感悟著人世間親情的溫暖。
臘月有冰霜雨雪,也有爐火暖陽,如同人生有悲歡離合一樣。
漢代無名氏《別詩》:「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這是妻子懷念丈夫,遊子牽戀故鄉的詩。
對每一個在外闖蕩的遊子,希望你記得,不要和別人比幸福,自己幸福就可以了;
不管是滿載而歸,還是行囊空空,只要平平安安回家比什麼都好!
寒冬臘月,一年裡最後一個驛站。隨著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更多的親情在濃郁,距離沾滿了思念。
寒冬臘月雖然很冷,而這冷卻被叫做「情」的暖流溫暖著,烘托著。人生有情的烘托,寒冬臘月不會冷酷,不會暴戾,不會蕭瑟……
臘月的花令是臘梅(另一種說法是水仙)。
民間的十二月花令歌謠說:「臘月臘梅報春來。」
「條風一夜入殘年,凍蕊含香嬌可憐。二十四番花信轉,春魁還是讓君先。」臘梅一枝繁花,在隆冬中捎來了春的消息。
臘梅的花神是老令婆。老令婆就是《楊家將》里的佘老太君。
因為佘太君雖然人到暮年,但是壯志不老,還要為保衛國家挂帥出征,其精神如迎風斗雪的臘梅,令世人稱頌,所以讓她司臘梅的花神。
臘梅名梅,卻不是梅。
臘梅是臘梅科臘梅屬的落葉灌木,梅花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小喬木;臘梅在隆冬葉落而花開,梅花在早春先花而後葉;因為是灌木,臘梅比較低矮,最高不過二到三米,梅樹則可高達十米左右。
低矮的臘梅同高大的梅花比起來,頗有一點「草根」的味道。它沒有梅樹「疏枝橫斜」的身段,也不比梅花「白雪紅梅」的景緻。
或許是這個原因,古今文人學士多詠贊書畫梅花,少有顧及臘梅。
其實,臘梅凌寒綻放的風骨,幽芳徹骨的香韻,也足以擔當得起這個「梅」字。況且,因為是灌木,臘梅的生命力極強,堪受人們的折攀。
每當臘月,就有農人在街頭售賣臘梅,三五根半開的臘梅枝,用竹篾紮成一束,買回一束養在梅瓶里,廳室中頓時暗香浮動,令居者恍若身置仙境。
臘梅還是藥材,花富有香氣,可提取芳香油,並為解暑生津葯;花蕾浸麻油,可外治燙傷;莖入葯,有止咳平喘之效。
萬物都在沉睡著,正等著被喚醒!冬天蟄伏著一年的希望,蘊蓄著一年的心血。臘月,這一年最後的一個月,日子懷著春,在臘梅的枝頭綻放,帶著永不消失的芳香!
臘月只是時光的一個小小轉角,身後是過去的輝煌,眼前是未來的希望;臘月更是一個壯實的腳夫,挑著舊歲里的日積月累,滿懷豪情地走向了新的生活。
[ 作者:儒風大家 來源:儒風大家 ]


※中國古亭-今日,我將為你駐足
※蔣勛:生活的美學旨在抵抗一個字,忙
※做人5個字:「拙」字寡過,「緩」字免悔,「退」字遠禍,「苟」字養福,「靜」字益壽
TAG:儒風大家 |
※臘月| 抖擻精神,走進臘月,滿懷期待,走過隆冬
※走進流年,內心卻過不去
※走進了一月,走近了年!
※走進了一月,走近了年
※今年下半年,桃花運旺,有望擺脫單身,走進婚姻殿堂的3大生肖!
※走進中年,也就走近了歲月的風雨
※相約千年,讓我們帶著滿懷期許走進李清照詩詞橫溢的一生,
※回到過去,走進一百年前的健身室
※把手機橫過來,帶你走進人間天堂!
※走進國內第一村,豪車滿路,彷彿到迪拜走了一趟
※回到過去,走進一百年前的健身房
※一年的開始,伴著春風走進春天
※這個星座的世界很難有人走進,恰巧走了進去,那不要輕易走出來
※被鬼夫抱著下山,走進屋內,看見一幕,竟憤怒不已
※十月金秋,走進痘姆鄉,多美
※走進M4生產車間,發現還是很好玩的,只是不能拿走!
※她雨夜回家遇到迷霧,在她走進去後,她永遠消失了
※「每次走進葯妝店,看到開始推銷的櫃姐,我就想跑!」
※被兩鬼捉住,危急時刻,門被撞開,走進來一人,高興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