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臘月

臘月

臘月



農曆十二月是季冬,冬的最後一月,歲末,臘月。「臘」是獵取禽獸祭祀。早時祭百神稱「蠟」,祭祖先稱「臘」,秦漢時通稱「臘」。道家的三元五臘說,三元是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五臘是天臘(正月初一)、地臘(五月端午)、道德臘(七月初七)、歲臘(十月初一)、王侯臘(十二月初八)。十月初一因此要給亡者送寒衣,十二月初八是拜太歲,求平安,稱「臘日」,是個大日子。

臘月



唐朝詩人李嶠描繪的十二月是:「玉燭年行盡,銅史漏猶長。池冷凝宵凍,庭寒積曙霜。蘭心未動色,梅館欲含芳。裴回臨歲晚,顧步佇春光。」古人以「玉燭」指四時之氣和暢,「銅史」是張衡的渾天儀蓋上銅鑄的仙人,所謂「銅史司刻」。「裴回」就是徘徊,「顧」是回首,「佇」是站立等候,等待春光乍泄。


《禮記·月令》說這個月是「冰方盛,水澤腹堅。」「腹」是厚,冰透了。說這個月「雁北鄉,鵲始巢,雉雊(gòu),雞乳。」大雁白露節氣南飛,雨水節氣北飛,這個「北鄉」只是感知到了北鄉的陽氣,非返鄉。此時,喜鵲感知到陽氣開始築巢,「雊」是雄雉感知到陽氣的求雌之聲。「乳」,母雞感知到陽氣,開始孵小雞了,都是動態。

臘月



《禮記·月令》說這個月要「命有司大難,旁磔(zhé),出土牛以送寒氣。」這個「難」其實是「儺」(nuó),儺是擊鼓迎神驅疫鬼的儀式,臘月迎歲稱「大儺」。「旁磔」是在四方門宰牲口驅陰氣,出土牛的作用相同。因為牛是土畜,土能勝水,冬為水,水為陰,土鎮水生木,驅陰是為迎陽。


《禮記·月令》說這個月「日窮於次,月窮於紀,星回於天,數將幾終,歲且更始。」古人將黃道帶分成十二部分,稱「次」,最後一次是「玄枵」,對應十二辰中的子。大寒節氣日運行到玄枵(xiāo)。冬為北方玄天,枵呢?耗虛。大寒十五天正好到子半,十二次之窮。這個「紀」是終極。「星回於天」的「星」是指北斗——北斗周回運鄉。四方東為首,季冬之終,斗指艮,將回寅位,又起於東,一年又開始了。所以,古人說「終始萬物者,莫盛於艮」。

臘月


《爾雅》稱十二月為「塗月」,這個「塗」,清朝郝懿行的解釋:「古本為『荼』,荼亦舒也,言陽雖微,氣漸舒也。舒、荼,古字通用。」也就是說,「塗月」即「荼月」,如火如荼的「荼」。寬緩以荼,古字的「荼」就是「舒」。這個「舒」是指陽氣初生後漸舒。

臘月



十二月因此對應十二地支中的丑,丑時是凌晨一點至三點,雞鳴時。陽氣舒而雞鳴。東漢許慎的《說文》解釋「丑」是:「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舉手的象形。十一月是「陽氣動,萬物滋」,十二月是「萬物動,用事」了。十一月「子」的象形,是小兒頭上有發,底下有足。到十二月,動手了。清朝段玉裁因此解釋說:「十二月陰氣之固結已漸解,故曰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陽氣上通,雉雊雞乳,地以為正,殷以為春,象手之形,人於是舉手有為。」他以象形解釋:「又者,手也,從又而聯綴其三指,象欲為。而凓冽氣寒,未得為也。」他說的「殷以為春」的「殷」是正定。

臘月



丑時對應十二律中的陰律第一律大呂,黃鐘配大呂。《漢書﹒歷律志》解釋大呂與黃鐘的關係是:「呂,旅也。言陰大,旅助黃鐘宣氣而牙物。」這個「旅」已經是客,不是主了,初生陽氣充滿了生命力,但陰氣仍然強大。「牙物」的「牙」通「芽」,是萌生。


丑對應五行中的陰土,十二生肖中牛。牛對應十二月又有什麼講究?古人說,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物從牛。《漢書﹒律書》的說法:「東至牽牛,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牛者,冒也,言地雖凍,能冒而生也。牛者,耕植種萬物也。」牛是牽引萬物的。如何牽引呢?牛屬土,冬為水,春為木,牛為陰土,在陰土之上生木,所以,牛是稼穡(sè)之資。稼穡是耕種與收穫。到農曆四月,對應陽土是龍——騰飛;到農曆六月,對應陰土是羊——長養。古人這套思維了不起。

臘月



十二月對應《周易》中的臨卦。臨卦是坤在上,兌在下,「剛浸而長」,陽為剛,第一爻第二爻都是陽爻了。十二月是「乾將來交坤」——到正月,乾體就成了,故「元亨利貞」。從十一月的下卦震,發展到十二月的下卦兌,兌是澤,《象傳》因此解釋此卦是「澤上有地」。冬為水,澤上有地,與牛對上了。兌又是相對而悅,這就是《彖傳》所說的「說而順」,「說」就是「悅」。「八月有凶」是指,臨消於遁,遁卦是乾在上,艮在下,二陰開始消蝕四陽,陰陽關係變了。遁卦對應農曆六月,也就是周八月。到農曆七月,坤體便成了。


這個臨卦的第三爻人位、第五爻天位還都是陰爻,不正。但陽長陰順,態勢已如《象傳》解釋的「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這個「君子」就指陽浸長,「思」與「容」都指陰順悅——「寬裕溫柔,足以有容」。


此卦第一爻爻辭是「咸臨,貞吉。」這一爻位正,「咸」是感應,我們已經知道,「貞」就是「正」。感應為「志」,互震為「行」,所以,《象傳》解釋為「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第二爻爻辭是「咸臨,吉無不利。」「不利」是相對此爻陽居陰位而言。《象傳》解釋為「咸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這是指二與五,地位與天位的關係。此卦的地位為陽,天位為陰,但陽主升,陰主降,陰因此「未順命」,陽感升而群陰相承,故「吉無不利」。


第三爻爻辭是「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坤為土,這個「甘」,就指「土爰稼穡作甘」。「無攸利」的「攸」是助詞。因為這個人位是陰爻,失位無應而「憂」,但乘的是陽勢,所以「無咎」。咎是災禍。


第四爻爻辭是「至臨,無咎。」這個「至」是指與初爻之應,位當,故「無咎」。


第五爻爻辭是「知臨,大君之宜,吉。」「知臨」就指二升五。二升五降,成既濟的卦形,「濟」是通,所以是吉。


第六爻爻辭是「敦臨,吉無咎。」敦為厚,指三至六爻,四陰以厚德乘陽。《象傳》解釋「敦臨之吉,志在內也。」這個「志」就指升二。

臘月



具體到養生上,這個月還要順應陽長,補心助肺,調理腎臟。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及《三聯·節氣》所有


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粉絲們的錢會被掏空嗎?
《擺渡人》:空虛喜劇&生硬雞湯
還能不能愉快地吃魚?
杠板歸:「弱道」之美
璞璞和她的女兒:特殊的養育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雞年快樂,臘月趣說「臘月」和「正月」
白河農家十二月——臘月臘半月
四八年臘月的北平 拍攝於1948年12月
臘八節起源和農曆十二月稱臘月的原因
農曆十二月為啥叫"臘月"?99%的人都不懂!
年俗系列:臘月廿五接玉皇
農曆九月、臘月有意外驚喜的生肖
丙申臘月旭日採風行
冬臘月有望結婚的生肖
寒冬臘月羊肉葯膳
臘月二十七 話年俗
臘月初八,原來是王候臘!
臘月| 抖擻精神,走進臘月,滿懷期待,走過隆冬
今天臘月26送你一首《家和萬事興》,祝您新年合家團圓!
臘月初八恭迎釋迦牟尼成道日
臘月初八 吃臘八粥 恭逢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臘月二十三,祝您小年快樂!
梅花殘臘月,柳色半春天
臘月十五到正月十五 天天都是過年 天天都是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