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北宋、遼、西夏並立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大三角政治格局,維繫了幾百年。在這個格局中,主角是遼和宋,西夏是兩邊稱臣撈好處的角色。

對於漢民族王朝北宋而言,雖然未能恢復漢唐大一統時代的偉業,但是這樣對峙並立局面也不錯,誰說契丹人就沒有資格建立王朝呢?不過,趙宋君臣內心對一件事情一直很糾結,是歷史上的幽雲十六州,就是今天北京、河北一帶。自從後晉石敬瑭將其割讓給契丹人,無論是後漢、後周,還是北宋,都想把這塊地盤收回來。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幽雲十六州

糾結於歷史問題,反映了趙宋君臣目光的短淺和格局的局促。在女真民族興起之後,北方的契丹人也漸趨衰落。比契丹人更為狡詐的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朝,為了滅掉大遼,他們玩起了合縱連橫,與北宋結盟,是為「海上之盟」,因為宋金兩國旱路交通被契丹切斷。金人滅遼之後,確實歸還了幽雲十六州,但是早已搜刮一空。


在聯合滅遼之戰中,金人看到北宋的孱弱和武備的鬆懈,遂生滅宋之心。金人不但要今日之華北地區,昔日所謂的燕雲地區,更要得到大宋的中原!

大宋靖康元年八月,金太宗完顏晟下詔分道南侵,金左副元帥宗翰兵發西京大同,右副元帥宗望出兵保州。


金人未必想要建立大一統帝國,但是奪取大宋都城東京開封府是他們的既定目標,「不得東京,兩河雖得而莫守;苟得東京,兩河不取而自下。」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金太宗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金軍的合圍之下,孤立無援的開封終被攻破,十二月初二日,宋欽宗奉表請降,成了階下之囚,開封既破,生靈塗炭,是為靖康恥!野蠻落後的女真貴族在開封城執行「三光」政策,使開封「二百年府庫,一旦掃地盡矣」。


繁華的開封府,遭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

金人搶掠之後,也在考慮如何治理這得到容易,經營困難的中原地區。根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金人將易代,懼民不聽,欲於中原地擇人君之」,入主中原,又擔心漢地百姓不服管束,所以要打算扶持漢人傀儡政權!

有些人建議金太宗仍立趙氏皇族,建立傀儡宋朝,靖康二年正月,當金國知樞密院事劉彥宗提議「復立趙氏」,但是金太宗斷然拒絕,因為趙家人畢竟是宋朝政權的象徵,容易得到擁護,東山再起。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靖康恥

排除了擁立趙家人之後,金朝女真貴族們「遂有就城中別擇賢人之議」。他們選擇的是官居太宰兼門下侍郎的張邦昌。


為何會選擇此人呢?因為此人膽小怕事,懦弱苟且!

張邦昌,字子能,永靜軍(今河北)東光人,進士出身。在宋末危局中,朝臣們分化成主張抵抗的主戰派和主張談判的主和派,張邦昌屬於後者。

宣和年間,金人第一次南侵,張邦昌依附宰相白時中,主張割地求和,并力贊欽宗南逃襄陽。由於他力主議和,靖康元年正月,拜少宰兼中書侍郎,伴隨康王趙構到金營充當人質,執行議和任務。二月,宋金達成和議條款,在金人的要挾下,宋政府以肅王趙樞替代趙構,張邦昌亦升為太宰兼門下侍郎,繼續留質於金營。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張邦昌

金兵北撤,張邦昌被扣押北上,沿途又勸說守城軍民投降,唯金人之旨意是從。對此,時人曾指斥他「聞播遷之說則樂從,畫效死之計則退縮」,「虜所言者從之,虜所欲者與之,不聞有忠義一言奮然以折敵人之心」。

張邦昌的對金態度,使得「金人多喜之」。此外,張邦昌這個人膽子很小。靖康元年,聞知出使金營,身為少宰的張邦昌,竟嚇得垂淚不已。後來成為宋高宗的趙構也曾據此說他「小心畏慎」。

金人擇立張邦昌為傀儡不是偶然的,而是決策層深思熟慮的結果!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金兵南侵

金人在選擇張邦昌做傀儡的時候,他還在燕京做人質。靖康二年正月十五日,張邦昌從燕京抵達開封城外。此時的張邦昌對即將飛來的皇冠並不知道,「初,邦昌在燕,自正月間金人令同肅王等至京城下,方百官推戴時,邦昌皆不知也」。甚至,到了二月底,當金人派劉彥宗、劉思等諭以百官勸進之意時,他還是不願意下水!《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張邦昌甚至要玩命,說」必欲立邦昌,請繼以死」。

最後,金人放出狠話,說「限三日立邦昌,不立,城中盡行殺戮」,殘暴的金人竟以屠城相脅。最終,張邦昌無奈地接受了這個可恥的皇冠!

張邦昌被金人立為皇帝,國號」大楚」,其實他是真的不想當這個皇帝,「邦昌之僭,良由脅迫」。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連環畫中的張邦昌

靖康二年三月初七日,在金人的一手導演下,張邦昌跪受冊寶,成了傀儡皇帝。史載:「邦昌信立,呼拜迎引皆金人為之。」當時一在場衛士也說,「平日見伶官作雜劇每裝假官人,今日張太宰卻裝假官家。」所謂的」官家「,是宋朝人對皇帝的稱呼。


張邦昌當上傀儡皇帝之後,幹了些什麼呢?

張邦昌從來沒有自稱過」朕「,也沒有面南背北坐過,僅僅是東面受百官禮,自稱予,手詔稱手書。《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邦昌僭立至是凡三十二日,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見百官稱『予』不稱『朕』,不稱『聖旨『。至於禁中諸門,悉緘鎖,題以『臣邦昌謹封』。」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張邦昌要幹什麼?

從當上偽「楚」皇帝開始,他一直想的就是推翻自己這個朝廷,把政權還給趙家人!

當金人把徽欽二帝和大宋美女押送回金朝東北故地之後,張邦昌就開始了他的歸政計劃,他找來了徽宗的嫂子、宋哲宗的皇后孟氏,是為孟太后,將大政奉還給孟太后。只有等到金兵確實北撤的時候,張邦昌才敢真的歸政,正如他自己說的「蓋以敵方退舍,師未渡河,尚虞殿後之師或致回戈之舉。據今間探漸已北轅,既禍亂之稍纖,豈權宜之敢久。」

後來,大宋康王趙構即位,張邦昌的偽」楚「政權自動取消。趙構起初對張邦昌的評價很高,說「九廟之不毀,生靈之獲全,相公之功已不愧於伊、周矣.」,事後還冊封張邦昌為同安郡王,晉太傅。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李綱

不過,在趙構的朝廷中,以李綱為首的主戰派更佔上風。在李綱看來,張邦昌等人就是賣國的狗漢奸,應該殺一儆百。在李綱的力爭下,朝廷搞了一場大辯論,最後還是把張邦昌打入另冊。

因為,對繼位不久、地位尚不穩固的趙構來說,從收攏民心,鞏固自身地位的角度考慮,李綱的價值要比張邦昌大得多;而此時,金兵撤離開封已逾二月,且夏季已到,南下的威脅也暫告消除。

這樣,趙構就決定犧牲張邦昌了。六月初四日,張邦昌責授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後宋廷又「罪以隱事殺之」。

隨著張邦昌的貶竄,朝廷內部追究之風大盛,「時在圍城中者,綱皆欲深罪之」,直到八月十八日李綱罷相前夕,朝中受偽官員幾乎盡行貶逐。

首都淪陷之後,敵人立他為皇帝,他卻有萬般苦衷說不出!

趙構

平心而論,趙構的皇位,張邦昌是有功勞的,但是為了自己的統治,趙家人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張邦昌,這和日後殺岳飛其實是一個道理!


無論你是主和派,還是主戰派,只有殺你有用,趙家人何時心軟?

殺了張邦昌,金太宗以此為理由再度南侵,大宋在中原的地盤根本保不住!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官方盜墓何止摸金校尉,這個皇帝還設過這樣一個盜墓官職!
這個人年輕時名聲極好,後來成為漢朝的頂級權臣,卻犯了致命錯誤

TAG:朱言論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此人戰敗,兒子和愛將死了,妻子不要他了,他卻與敵人把酒言歡
最喜感的皇帝,只要是敵人就表揚他,只要是部下就恨他,為啥呢
皇后帶兵打仗,因為太美,被俘後敵人要娶她,誓死不從,慘遭裸刑
慕容復的祖先,第一名將,不做皇帝,敵人聽說他的名字,不敢進攻
此人死後,不僅嚇退在世時的敵人,還留下一個至今無人破解的難題
最可怕的是,你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
孩子,我們不是敵人
他是最牛戰神,敵人看到他都下跪,活埋敵軍十多萬,一人滅敵國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就看你去怎麼做
慾望不是我們的敵人,虛偽才是!
他若不死定是元帥,死後卻被敵人挖墳棄屍
只有一種對付敵人的手段,那就是擊敗他,從而戰勝他
王者榮耀沒有什麼敵人是丟老婆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再丟一次
焦慮,不是我們的敵人
他是張居正曾孫,抗清被俘,就義之時,屍身不倒,嚇壞敵人
此人是歷史上的十大猛將之一,被敵人封為天王,卻被我們罵千年
太平軍中的少年英雄,敵人奪他嬌妻,對他施以凌遲,他始終面色不改!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鬆
此人兩度投降敵人,受萬人唾罵,沒有他,我們卻無法收復祖國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