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

你是否也在苦苦追尋著什麼,越是重要,卻越是不知道那是什麼,甚至你都不知道那是一個人、一個地方,還是一個事件?如果你的內心曾經也keep著這樣的一個「人」,那麼,這個片子就值得一看。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你的名字。》——這是今年造就了最新票房奇蹟的日本動畫電影。新海誠執導的這部片子,標題裡帶著一個詭異的句號。句號在標題里出現,是非常罕見的,甚至是不符合編輯規範的。從這個句號的運用上就能看出,這是一部挺文藝的片子。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它也的確是一個挺文藝、清新的片子,符合觀眾對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的預期。

這是一個發生在兩個年輕人之間的故事。一個生活在東京的男孩,和一個生活在小鎮里的女孩,他們的靈魂穿越了,身體對調了。也就是說,頭一天還是生活在鄉下的女孩,她有一個正在競選連任的、當鎮長的爹,有一個家傳的神社,在學校里上學,面對的是天天一成不變的小鎮生活,一覺醒來卻發現,自己變成了男兒身,而且生活在了東京,天天坐地鐵,去上學,去打工,跟打工地方的前輩還發生點曖昧的關係。反過來也一樣,本來這是一個在東京生活的男孩,每天也是一成不變,天天車來車往,上學,打工,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突然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到了鄉下,而且變成了女兒身,要投入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小鎮生活。

這兩個人就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穿過來,穿過去;一會兒你是我,一會兒我是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兩個人在這個過程中暗生情愫。

後來有一天,男孩發現他們倆的靈魂不再交換了,他不放心那個女孩,就到鄉下去找她。費盡千辛萬苦,當他終於找到了地方之後才發現,女孩所生活的那個小鎮,早已經在三年前的一場災難中被摧毀了。三年前,有一個1200年才會出現一次的彗星飛臨地球。這顆彗星經過地球的時候非常壯觀,但是誰也沒想到有一天晚上,它有一塊碎片分裂下來,正好掉在小鎮的位置上,造成了災難,當時死了有500多人,那個女孩就在其中。也就是說,跟他交換身體的這個女孩,在三年前就已經死了,他們靈魂的穿越不止穿越了空間,還穿越了時間。

得知真相的男孩不甘心這女孩就這麼死了,就想穿越過去救這個女孩。他終於找到了方法穿越回去,和這個女孩見了一面,極盡努力拯救她和她的鄉親。

這件事過後若干年,這個男孩已經記不清楚有這麼回事,也記不清楚有這麼個人了,當然也更記不清楚這個人的名字了。這就是片名《你的名字。》這個標題的由來。他就只記得若干年前,他還在上高中的時候,發生過一件刻骨銘心的事,有過這麼一個刻骨銘心的人,但是他已經記不清了,連這個人叫什麼名字也想不起來了。他在東京這座大都市裡生活,只記得自己好像在追尋著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個地點。而在影片的結尾,當這兩個青年男女就要擦肩而過的時候,這個男生終於鼓起勇氣說:「我們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影片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從這個影片敘事的順序來看,這個片子到這個地方確實就結束了,而這兩個人又相遇了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大家也只好去腦補了。如果正常去看的話,這個片子主體就是在講這兩個人之間的靈魂如何穿越,以及其間發生的故事,以及男孩為了要救活女孩所做出的種種努力。片子很感人,但故事其實也挺俗套,因為像靈魂交換之類的橋段,觀眾已經見得多了,也並不算新鮮了。不過片子確實有點小清新的意思,也照顧到一些流行元素,會招很多年輕的觀眾喜歡吧。

這個片子拍得也非常細膩,符合日本動漫電影一貫的特點和傳統,很多細節都照顧得很好。比如,男生和女生靈魂交換的時候,怎麼判斷他內心是男子還是女子呢?當女孩頭髮扎得漂漂亮亮,盤頭盤得特別好的時候,她這個時候就很正常,是個女孩;如果就扎了個馬尾辮,這個時候她就是個男孩。女孩每次附身到男孩身體的時候,她都會從床上滾下來。為什麼呢?因為女孩是睡塌塌米的,她本來就睡在地上。所以,每一次你看到他滾到地上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女孩又上身了。還有,男孩每次穿越到女孩這個身體的時候,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做一個習慣性的動作,那就是摸一摸胸。這一方面是好奇,一方面也是要確認一下自己這會到底是男還是女。在影片一開始看到這個鏡頭時,她是沒有穿內衣的,而到後面的時候,她是穿了內衣的。這些細節,有人確實能看得出來,被他們一說,過後一想,好像是那麼回事,不得不為這些人的觀察力折服。如果確實是這樣,那麼導演確實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面,還是很細膩的。

但是也不可否認,如果你單從故事來講的話,有些漏洞是沒法填補的。比如,就有人吐槽,說這個男孩和這個女孩,實際生活的時代相差三年,兩個人穿越了那麼多次,就沒有發現這個時間不對嗎?例如,這兩個人就沒發現手裡的手機型號不對嗎?男孩穿越到女孩的時代,不會看到手機就覺得是老古董嗎?女孩穿越到男孩的時代,那新型的手機,她應該根本見都沒見過吧。好吧,就算他們對這些3C產品不敏感,那日曆總能看得出來吧?日子可能對得上,禮拜幾可是不一樣的吧?難道就沒有機會意識到這個差別嗎?彗星的碎片掉落地球之前的幾天,女孩曾經到東京去找過男孩,一開始,漫無頭緒。但是最後終於還是在通勤的軌道列車上面,見到了男孩。當然了,這是三年前的男孩,他當時並不認識女孩。可是東京那麼大,住著幾千萬人,她是怎麼從這茫茫人海當中,把這個人給找到的呢?……

如果真要較真的話,不合理的地方其實還有很多。而最最重要、最最要命的一點是,如果這個人真的對你那麼那麼重要的話,你怎麼會記不住他的名字呢?而且,你怎麼會嘴裡說著「我一定不會忘記你叫XXX」,轉眼就忘記了呢?如果這真的是一個真正發生過的事情的話,就算是在這一個虛幻的背景之下,就算是在這種設定之下,也應該給一個合理的解釋吧?為什麼那麼容易就把這個人給忘掉了呢?

當然很多朋友會說,這些漏洞都可以有合理的解釋啊;就算有些漏洞,但這個故事還是很唯美,還是很感人,還是很催人淚下,所以這還是個好故事。而且片子拍得非常好,也非常漂亮。用現在的話說,這片子,每一個截屏都可以拿來當壁紙。這就已經夠了。所以說,這還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片子。好吧,這也算是一種解釋。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但是,Rex眼中看到的,很不一樣。

我覺得這個片子最最核心的場景,或者說最最真實的場景,實際上就是在影片的末尾,兩個人在東京的某個僻靜的角落裡,在一個小路上,即將擦肩而過的時候,男孩叫住女孩說:「我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你?」

大家不覺得這個場景非常地老套么?現在跟姑娘搭訕,大家也不這麼說了吧?如果某男孩跟某姑娘這麼說,那麼姑娘多半會想:他什麼意思?是不是想勾搭我?也太老土了吧!可是,這句話放在電影當中,放在電影的最後一個場景,當你你把前面的故事都看完,最後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就會非常地感動。

可是如果把這個片子倒過來呢?如果先有這兩個人在東京某個偏僻的角落相遇,然後男孩跟這個女孩說了說:「我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你。」這個時候,故事雖然沒有講,但是如果這兩個人心裏面各自藏了一個這樣的故事,而兩個人的故事又正好能對得上,那你會怎麼想呢?這個故事還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呢?

或者這麼說吧,我舉一個更經典的例子,就是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的時候,他說的什麼話來著?「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旁邊老祖宗、鳳姐兒都說,你別在這兒說胡話了,你什麼時候見過這個妹妹?他們之前肯定是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卻說,「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書中按表,說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之前的確是有這麼一段因緣。這個因緣是前面交待過的,但是在當時的場景當中,這兩個人卻是沒有見過的。但是前世他們見過啊!這叫什麼?這就叫緣份,這就叫因緣。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那麼,如果有兩個人有這樣的一個因緣在,他們兩個在都市中,就這麼相逢了,那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這不就是很多人苦苦追求的東西嗎?

這樣的兩個人相遇了,可是在過去的因緣當中,彼此碰到過什麼樣的人?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多數是不記得的。除非像白娘子,那是明確知道,我就要找我的救命恩人,然後去報恩。除了這樣的情況以外,像這種絳珠仙子碰到了神瑛侍者,神瑛侍者,就是賈寶玉就會說:「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但是為什麼見過,在什麼地方見過,那是絲毫不記得了,只是有一種熟悉感:你見到了他,你可能會認得他,但是你卻不知道,之前發生過什麼事情,而且你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的話,那麼發生在男女主人公身上的這些事情,不管是在5年之前的事情,還是8年之前的事情,那都是發生在他們之間的因緣。而這個因緣當中,就有很多神秘主義的東西了。我們每次說到因緣的時候,那就是冥冥之中的註定,有些事情就是不講道理了。所以前面說的那些故事當中的漏洞,也就不再算是漏洞了——你當它是一個因緣,你當它就是做了一場夢的話,那麼裡面有些細節可能會非常地真實,但有些大的問題上反而是模糊不清的。比如,你甚至都記不清他的模樣,你甚至都忘記了他的名字。這不是很正常嗎?

那麼如果再進一步來說,這個因緣,這個夢,可能就是藏在每個人心目當中的一些過去的印記。這些印記可能曾經發生過,也可能是因為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產生了某種聯繫,某種變化,但是它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刻骨銘心地印在了自己的心裡。那麼在都市的生活當中,當你回想的時候,你想到的只是一種美好,可到底是為什麼會美好,到底是因為什麼造就了美好,過了很久之後,你可能自己都想不清楚了。但是它會影響你待人接物的很多做法,能夠影響你的態度,更加明顯的,會影響你的擇偶觀。所以,很多都市男女都是在尋尋覓覓。

但是就像電影最後男孩的台詞所說,我一直在追尋,一直在追尋,我都不知道在尋找什麼,我都不知道我尋找的到底是一個人,一個事,還是只是一個名字。正是因為內心有這樣的渴望,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碰到一個人,他內心有同樣的渴望,我們正好能對得上,故事可能就這樣發生了。

但還是這句話,我在這個城市當中,我在追尋,我到底在追尋什麼?我甚至都不知道我在追尋的是一個人,一個事,一個地點還是一個什麼東西。那這追尋的僅僅是愛情嗎?僅僅是這樣一個因緣嗎?這樣一個過去曾經發生的故事 嗎?

如果積極一點的話,就是一直還在追尋,那最後就出來這樣一個電影,就是《你的名字。》——至少你在不斷地找,沒有放棄,不管是你在找另一半,還是在找尋你的理想,還是找尋你的希望。如果是消極一點的話,可能就是在等待。比如之前有過這樣的電影,比如《獨自等待》。再經典一點的話呢,就是一個著名的戲劇,叫《等待戈多》。

《你的名字。》:你在追尋,還是在等待?這個《等待戈多》如雷貫耳,作者是貝克特,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這部戲是荒誕派戲劇。這個戲其實很枯燥,從頭到尾就倆老頭在那兒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而且特別瑣碎,顛三倒四。他們在那兒幹嘛呢?等待戈多。戈多是什麼呢?戈多是個人嗎?不知道。戈多是個事兒嗎?不知道。戈多是要怎麼怎麼著嗎?不知道。完全不知道,根本就不知道戈多是什麼。但是這倆人就在這兒等。中間還來過什麼波卓帶著另一個人,後來有個小孩過來,說戈多不來了。第一天是這樣,第二天還是這樣,完全的翻版。最後小孩過來傳話,還是說戈多不來了,明兒一準來。但是他還來不來,誰知道呢?這太荒誕了,完全莫名其妙嘛!

如果就看這個戲本身的話,你會覺得,這什麼玩意兒嘛!但是這種看似荒謬的東西,其實揭示的本質才是最實在的。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現代人的生活。這部戲做於1953年,正是二戰以後。我們現在呢?有多大差別呢?我們天天一成不變地在做我們這些看似有意義,但實際上莫名其妙的事情,還覺得自己活得一個個人模狗樣。然後呢,就像是在等待戈多的那倆人一樣,我們也天天在等待。但等待的是什麼呢?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愛情,可能是一件註定要發生的大事。但是大事遲遲沒有發生,愛情也沒有等來,我們就一直這樣渾渾噩噩。這種狀態,跟《你的名字。》這樣一個唯美的片子,看似風格是格格不入的,但其實,在等待也好,在追尋也好,都是面臨著同樣的一個困境。

《你的名字。》這樣一個電影,拋開它這樣一個唯美的質感來看的話,它實際上也是在說一個等待的故事,只不過稍積極一些,不止要等待,還要追尋。但是追尋的到底是什麼,自己也不知道。這正是現代都市人的一個普遍困境,所以才會讓我們看得有那樣的共鳴。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日本的動畫片。日本這個民族的一些特性,我們都還是熟悉的。他們生活在多火山地震的這麼一片狹窄的國土上,危機意識非常強。彗星的碎片撞擊地球,這個事件可能是很極端,但是在日本發生類似的事情,卻一點都不奇怪。要麼就是地震,要麼就是海嘯,要麼就像福島核泄露事故,災難隨時都可能發生。這個災難具體是什麼並不重要,但是在災難面前,人的反應卻都能看到相應的體現。而且,越是在這種危機,越是在這種災難的背景之下,我們再看這樣的故事,就更加為它增添了一些凄美的色彩,或者說一些美好但是易碎的傷感吧!

當然了,你也可以不用想那麼多,就只把它當作一個愛情故事去看。愛情在這兩個人之間,是那麼地簡單,那麼地單純,又帶有某種神秘主義的色彩。這沒什麼不好,僅僅從這兒看的話,這個電影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電影。

只是如果大家能夠再多想一點的話,可能可以更多地品味出一些味道吧。

那麼,你在追求,還是在等待什麼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從現在開始,我將追尋《你的名字。》
我們都是漂泊者,你追尋的是什麼?
你愛的不是他,是童年的追尋
永遠都會追尋夢想的星座,真的好了不起!
情人節特篇:當我們在吵著談戀愛時,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
這九個未解之謎都是人們一直所追尋的,你知道嗎?
歷史追尋:最悲慘的皇帝,到底是誰?
陳辰:我不是明星,我只追尋自己的本心
你所苦苦追尋的,真的值得嗎?
動漫屏:苦苦追尋,只為捕捉到你的眼眸
昔日秦始皇苦苦追尋的原來是它。現在卻有人得到了。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對此甘於平庸,但像你我這樣的人,是要去追尋不一樣的偉大,如果你等著他們理解你,那你就真的完了
追尋龍的足跡第一期:龍,不止是想像!
給人留下無限遐想的微型刺青,你追尋的夢就在這個錢幣里
我們追尋的不過是另一個人的愛
杜蘭特:知道有無數人希望我搞砸,但我在追尋籃球本身的快樂
應勤邱瑩瑩:執著於處女情結的背後,我們追尋的到底是什麼?
沉睡千年的巫族,一朝蘇醒,猛然間他們在追尋什麼!丨靈異
從青澀到沉穩,我還在追尋著時尚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