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一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這一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這一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在韓國,有這樣一個家族,在其長達三百多年一直保持著中國的傳統習俗。不僅如此,在這個家族中家譜是用漢字書寫出來的;除夕他們家家貼對聯;元宵節點燈籠等,這個家族就是韓國田氏家族。

在韓國田氏家族可是一個大家族,在其三百年的歷史裡,家族成員遍布韓國軍、商、文化等各個領域,這裡面包括韓國陸軍總司令、韓國高麗海運株式會社CEO、韓國檀國大學校長等。


田氏家族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家族?他們為何保持著中國的傳統習俗?



這一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既然生活在異國,卻保留著中國的傳統,那一定是祖先來自中國,田氏家族也是如此。田氏家族來自河北邯鄲的雞澤縣風正鄉,早年跟朝鮮有生意的往來。


公元1637年田家28歲的田好謙前往朝鮮島上索要債務,結果不知道什麼原因田好謙被清軍抓住了。雖然最後釋放了他,但從此之後田好謙就流落在朝鮮。


雖然田好謙流落到朝鮮,但是憑著能寫得一手好字,他很快被兵營選中。在兵營中田好謙保留著中國的傳統禮儀,當時朝鮮士兵吃飯時舉止很粗魯,唯獨田好謙很恭敬。最後田好謙被舉薦給了朝鮮國王,由於田好謙確實有才能,於是他被朝鮮國王任命為為朝鮮通政大夫、龍驤衛副護軍。



這一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在朝鮮雖然田好謙身居要職,每天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還娶了妻子。但是他天天思念家鄉,每逢佳節,他都會帶著兒孫們到海邊,向著家鄉的方向跪拜祭祖,淚流滿面。臨終之際他對床邊的子孫們交代,「我們的老家在中國廣平府風正村,等世道太平了,一定要回去認祖歸宗。」


此後韓國國田氏立下祖訓,「我們的根在中國,我們的老家在廣平府風正村(河北邯鄲的雞澤縣風正鄉),我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要求韓國田氏宗親的墓碑都用漢字刻上「廣平府田氏」,以志根脈所在。


公元1706年,田好謙的次子田會一利用出使中國的機會,他在吏部的幫助下找到了當時中國田氏家族兩名中了舉人的家族成員。由於田會一出使的時間即將結束,於是他把一本朝鮮田氏家族譜留給了這兩名舉人。



這一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此後,中韓兩國的田氏家族終於有了一點聯繫。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兩國的親人沒能實現現實見面。直到本世紀初,中韓兩國的田氏家族才能相見。


2004年11月13日,流落韓國長達367年的田氏家族和中國的田氏家族終於在韓國現實見面。2106年韓國田氏宗親會會長田光鉉深情地說:「崇尚祖先的精神,對田氏家族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個財富。我們找到了我們的根,我們不會忘記中韓根深一族的事實。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379年,但這點不會改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座帝王陵找了789年未找到,唯一知道位置竟是只動物但還死了
有一座帝王陵,四十萬人瘋狂盜掘未成功,結果被幾位農民意外發現
一口棺材掉進大海,歷時28年漂了三千公里,竟然回到出生的地方
此人死後,當天五名女子追隨自殺,魯迅撰文紀念三十萬人為其送行
近代最傳奇的大師,畫蝦舉世無雙,93歲還想娶22歲的小姑娘

TAG:十三姨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堅持中華傳統習俗,始終牢記一條祖訓
這家族流落韓國379年始終牢記祖訓,堅持中華傳統習俗
中國此地70年前一半堅持獨立,一半擁戴中國,如今成三流國家
一個平凡的家族,為一個民族英雄守墓800年,堅持至今
44歲朴樹近照,堅持本心甘當中國窮歌星,80後都欠他一張CD
英一女子中頭獎1534萬英鎊 堅持要分閨蜜一半
中印同時引進一防空系統:中國放棄了,印堅持30年
二戰結束後,這名德國兵拒不投降,居然堅持了14年
加拿大一婦女28年前夢見一組數字,堅持買了28年終中獎
梁武帝在歷史上毀譽參半,但他定了一條規矩國人堅持了1500年
建始一七旬老人12年堅持做一件事 用舊了9面國旗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蒼朮 | 第 159 天
一門老手藝,他們一家人堅持了400年
一小國在四大強國夾縫中生存,卻堅持了將近60年
他18年堅持日拍一張,直到死亡前一刻,留下6697張照片
全球第四軍事大國,在這戰爭中只堅持了42天,也讓中國意識到了問題
二戰中各國投降的時間 最強國家堅持了40天 最弱國家一天不到
堅持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藁本 | 第141天
2016中國科幻季:劉慈欣,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