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1869-1938)為近代「海上畫派」的重要畫家。他原名德璋,號瑤笙,原籍安徽新安,移居江蘇泰興,後寓居上海,是一個兼擅花卉、翎毛、走獸、山水、人物的全能畫家。他先後執教於江蘇常州藝術學校、蘇州草橋中學、上海中國公學及北京清華大學,後以職業畫家身份流寓上海,以賣畫為生。因其在多地擔綱教職,故桃李滿天下,現代有名的學者、文學家或藝術家如胡適、葉聖陶、顧頡剛、吳湖帆、鄭逸梅等名流均曾受其教澤。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畫猴


程璋曾在民國時期的海上畫壇名重一時,所繪花卉、走獸尤其受到追捧,所以現存作品中,就數量而論,花卉、走獸最多,山水次之,人物則再次之。在其走獸中,尤以畫猴多且精。據不完全統計,就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及民間所藏程璋作品中,畫猴作品便有數十件,占其傳世作品的絕大部分。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松猴雪景圖》,紙本設色,109x53厘米


程璋早年跟隨楊潤之研習傳統國畫,又精通博物之學,熟悉西畫中的透視與陰陽向背之理,故其走獸翎毛,兼工帶寫,鮮活傳神。所繪靈猴,各具情態。或冥坐沉思,或攀枝戲耍,或望月長嘯,或低眉俯視。其所渲染之群猴,多集結于山間茂林,或寒夜,或雪景,一種滄桑之感,躍然紙上。就不同的構思而言,程璋所畫猴,又多具文人情思,一類作品是寫古人詩意,如作於1925年的《江猿吟翠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描繪三猴棲息於枯樹上,寒月映照,江流潺潺,作者自題曰:「江猿吟翠屏」。此句來自於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之一:「彩雲陰復白,錦樹曉來青。身世雙蓬鬢,乾坤一草亭。哀歌時自短,醉舞為誰醒。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詩情與畫意相得益彰。程璋將杜甫所描繪的詩境,以畫筆加以詮釋,所謂畫為無聲詩,據此或可概見;作於1923年的《松猴雪景圖》(廣東省博物館藏)描寫三猴於雪松上駐足觀望,飛瀑流泉,寒氣襲人。作者題識曰:「山胡擁蒼翠,雪嶺遏餘暉。每念家山好,臨風欲振衣。癸亥春暮,擬易慶之,新安瑤笙程璋」,其題詩似來自於宋代詞人蘇轍的《山胡》:「山胡擁蒼毳,兩耳白茸茸。野樹啼終日,黔山深幾重。啄溪探細石,噪虎上孤峰。被執應多恨,筠籠僅不容」,其意境亦有神似之處。文中所言「易慶之」,為北宋花鳥畫家易元吉,以畫猿猴著稱,有《猴貓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和《聚猿圖》卷(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傳世。但就畫風而論,程璋畫猴與易元吉並無明顯的傳承之處。在一件作於1920年的《山猿圖》中,程璋也提及:「易元吉好搜奇訪古,經年居山中,寫獸之妙,世無與倫」,很顯然,他是將其作為師法的主要對象。或者只是私淑其藝,並未傳移模寫,故在程璋畫猴中,幾乎找不到易元吉的影子。在另有一件《猴石圖》(廣東省博物館藏)中,程璋也題寫:「擬宋人法」,但此畫也與宋人(如易元吉等)無直接關係。清代中後期以來,畫壇流行「仿某某法」之署款慣例,程璋生當晚清民國時期,或者沿襲了清人風尚,古風猶存矣。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江猿吟翠圖》,紙本設色,149x80厘米


另一類作品則以猴子自況,寄託懷鄉之感,如《松猿圖》題識:「蜂雀翻飛花片舞,松雲荏苒清猿閑。飄零白髮無家客,畫里猶自念家山」,一種家山情懷,盡現筆底;同樣的情懷在《飛泉猿嘯圖》(1925年)、《山猿過溪》扇面(1928年)、《封侯圖》(1930年)、《雲海山猿》(1932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藏)和《松猴圖》(1936年)中也表露無遺。程璋分別在五畫上題識:「流泉聲夾寒猿嘯,恍憶天都雲海中」、「記得吾鄉黃海境,山猿騰擲過溪來」、「每憶吾鄉雲海里,山猿騰擲下煙蕪」、「偃松滴粟菟絲紅,鳥語猿啼疊嶂東。何處採幽能有此,故鄉黃海白雲中」、「浮嵐濕翠碧山幽,知在天都最上頭。攸里猿啼和鳥語,松濤細硃闇颼颼」。「天都」是黃山的主峰,而程璋是安徽新安人,故常常將黃山、黃海、天都作為家園的代稱,據此可看出其濃烈的思鄉之情。而且這樣的題識和畫境在程璋不同時期的作品中反覆出現,且有程式化傾向,反響出遠離故土、客居在外的遊子的故園之思。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雲海山猿圖》,紙本設色,137.6x69.3厘米


「猴」與「侯」諧音,故在中國吉祥文化中,畫「猴」往往具有「封侯」的寓意,在程璋的猴畫中也不例外。除上述《封侯圖》外,作於1932年的《封侯圖》便是典型例證。程璋所繪兩隻猴子懸於松樹之上,右側一個碩大的蜂窩,幾隻大峰盤桓其上,「蜂」「猴」正好成為「封侯」。作者題詩曰:「秦封漢爵當年事,圖畫今猶藉此題。寫罷莞然成獨笑,人生遇合似鴻泥」,點明「封侯」之意。當然,作者有時則將「楓樹」與猿猴並畫一圖,也為「封侯」之意。如作於1933年的《封侯圖》便是將楓樹與猴子相映成趣,並題句曰:「碧山初暝嘯夜月,紅樹正寒啼曉煙」,其意境與前圖無異。有意思的是,在吉祥祝福的寓意之外,程璋也藉助畫猴婉轉表達譏諷時政之意,頗具漫畫涵義,如作於1927年的《楓猴圖》(廣東省博物館藏),除了一以貫之的「封侯」外,作者題句云:「國事不可謀,山中有活侯」,顯然表達了對當時執政者的憤懣與嘲諷。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猴石圖》,紙本設色,134.7x67.5厘米


民國時期由墨緣堂出版的《程瑤笙畫冊》影印本,時人許超在序文中稱「其畫動物也,無不畢肖其狀。技至此,可謂神矣」,從以上畫猴諸作中,無不印證此點。而在1939年,浮玉山人張太素題其《雙猿松影圖》詩曰:「松風謖謖空青落,濤聲浩然日色盪。岸頭落木啼蝯衣,諸山應署飛泉鳴。山方空谷皆有聲,大峰小峰返照明。攀振松枝作長嘯,一山一松月影皓。天風高處入春冥,猿棲鶴唳山鬼憑。下視百丈人跡絕,東方欲白閃寒星。先生寫此高妙絕,林壑秀美鍾奇郁。山水幽勝入神境,琴落奇石領清韻」,其畫猴之意境,也通過其詩得到傳播。更重要的是,在名家雲集的上海灘,程璋所繪製的包括畫猴在內的翎毛走獸受到藏家的追捧。據筆者考證,程璋翎毛走獸的潤例,以四尺整張為例,在1922年是四十四元,1927年是八十八元,1930年是九十六元;而當時盛極一時的「三吳一馮」中,吳待秋山水,1925年是七十元,1927年是九十元;吳湖帆山水,1930年是一百六十元;馮超然繪畫,1930年是100元。程璋的作品基本與他們持平。但這一時期吳昌碩花卉中堂是二元(1924年)、齊白石的花卉是十二元(1921年)、黃賓虹的山水是24元(1923年)、張大千的山水是十元(1928年),程璋則遠遠高出他們數倍。這說明程璋繪畫的價格在當時是處於主流畫家地位的,據說當時甚至還出現過排隊競購其畫的盛況。



海上畫派,程璋的猴趣



程璋《山中老猴圖》,紙本設色,135.5x33.5厘米


世易時移,過了近一個世紀,程璋的繪畫已經很少有人再談及,而當時相形見絀的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等人則成為畫壇上的不倒翁,至今仍成為學界和藏家力捧的對象。這顯然是與其繪畫本身的格調、創新性和歷史地位休戚相關的。雖然程璋最終沒能在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中沉澱下來,但他所精心繪製的猿猴題材繪畫,確乎可稱得上是易元吉以來中國畫壇的開拓者。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的精彩文章:

看不夠的大師:黃胄作品欣賞
國畫大師李苦禪大寫意老鷹
清代畫家張之萬作品欣賞
修行人七種福報

TAG:書畫文玩古玩國畫字畫 |

您可能感興趣

海洋畫派作品欣賞
擅畫墨龍的海上畫派代表黃山壽
知識:海上畫派
趙之謙書法,海上畫派的開創者,真正的書畫雙絕
上海畫派的首領人物
欣賞:黃土畫派
清代國畫家,海上畫派名家之一楊伯潤
嶺南畫派大家黎雄才國畫作品欣賞
京津畫派的代表陳半丁繪畫作品集
海派與嶺南畫派的起源
長期被「京津」碾壓的「海上畫派」有望補漲
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嶺南畫派的「失蹤者」——國畫大師黃獨峰
長安畫派的領袖,最具爭議的畫家之一,畫作撼人心魄!
被稱為民國畫聖,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中國傳統國畫革命派!
嶺南畫派創始人,嶺南畫派三傑之陳樹人作品欣賞!
中國畫-關山月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
新金陵畫派作品欣賞
他才是上海畫派的首領人物!
長安畫派何海霞作品